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苏雪林是五四时期女性新文学作家的代表者之一。由于诸种原因,她在这一时期的新文学创作并没有得到如冰心等同时代女作家那样足够的重视与发掘。具体说来,可分为"女高师"时期、赴法留学时期和归国后短暂的"《语丝》时期"三个阶段。这些创作均具有比较明显的"五四"特点,对于重构苏雪林作为五四女作家的身份和她的新文学创作的整体性及全面了解苏雪林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渊源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苏雪林与散文名刊《语丝》、《现代评论》的关系,深刻影响了她的自由主义文学观和散文批评观的形成。苏雪林对二三十年代散文作家、散文流派的批评,在理性和史识中不乏美学的敏感和尖锐,更偏重对文体与风格的考察。苏雪林对“文学批评”作为散文体式之一的认知和对文学性“自传”的提倡,则有着五四后中国学术发展和自叙传文学兴盛的背景。  相似文献   

3.
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中,一大批才华卓越的知识女性登上了文坛,她们为中国女性文学和新文学的崛起,作出了开拓性的奉献。在灿若群星的女作家中,苏雪林就是其中光芒闪烁的一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不久,她来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国文系读书,与黄庐隐、冯沅君同在一个班。颇具民主意识的系主任陈中凡,聘请了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前驱来授课,如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陈衡哲等,两年女高师的学习生活,使苏雪林深受新文化的熏陶,这对她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①她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诗歌、短篇小说、议论文等,但在文坛上真正产生比…  相似文献   

4.
隽语·雅趣·真意——论苏雪林散文审美的三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雪林是“五四”以后作家与学者双栖的才女。她的散文 ,语言简隽 ,清新明丽 ;情趣盎然 ,灵性飞动 ;依情阐理 ,哲思涌流 ,构筑了语——趣——理三个审美层面。  相似文献   

5.
苏雪林是五四时期涌现的女作家、学者,同时又是研究新文学的先行者。尤其是她对新文学的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最系统的、最客观的,她的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这一学科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庐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致力于女性写作的作家,她的作品绝大多数与女性有关,对女性悲愁、哀怨命运的咏叹是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庐隐是在“五四”时期登上文坛的,五四运动爆发时她刚好20岁,她从1921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她的第一篇小说《一个著作家》到1934年因难产去世,短短的十三四年间,她一直以一位“五四”时代女性的切身经历和体会,书写女性的生存窘境、灵魂的痛苦与挣扎。她的笔端流淌着五四女儿们一串串凄切哀婉的故事,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悲哀的女儿国。庐隐是五四女性悲歌的咏叹者。她把从悲哀中求索到的人生的本质以及各种悲…  相似文献   

7.
“五四”一代女性作家群.在“五四”探讨妇女解放的舆论启发下,创作了一系列描写妇女生活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知识女性形象,展现了这一时期妇女的觉醒和精神面貌。这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史中的人物形象。开创了文学形象塑造上知识女性的先河。而且在当时。在今天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探讨“五四”时期中国女性作家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对于今天已经获得解放的妇女在人生的道路上仍具有相当深刘的认识作用。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的苏雪林与冰心齐名,当时有"冰雪聪明"之说。早年的苏雪林与冰心在对自然的皈依、对母爱的宣扬以及散文创作和女性意识上,都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但相近却非相同,她们的思想和创作又呈现出个性化的风貌,表现出"五四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的苏雪林与冰心齐名,当时有"冰雪聪明"之说。早年的苏雪林与冰心在对自然的皈依、对母爱的宣扬以及散文创作和女性意识上,都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但相近却非相同,她们的思想和创作又呈现出个性化的风貌,表现出"五四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苏雪林出生在中国旧式封建家庭,从小生活在徽州家庭文化氛围之中,徽州文化对苏雪林的早期文学创作,对她成为五四文坛有影响的作家,都有很大的作用。实现徽商在思想文化上顶尖辉煌的胡适和苏雪林的交往,是同为五四新文化中人表现出来的一种乡土文化情结,胡适的点拨不能不对苏雪林的文学评论产生深刻的影响。苏雪林家居雄奇秀丽的黄山脚下,得名山之毓秀灵气,苏雪林呤咏黄山之散文文采精妙,心思豪放,抒情强烈,如画如诗,不仅是对美丽大自然的热情讴歌,也是对故土游子情怀的深情流露,当她以百岁高龄重返故土重上黄山之时,这种浓浓的乡情被抒发得淋漓尽致。苏雪林的黄山画同样表露了这种厚重的故乡情。  相似文献   

11.
五四女作家和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一样不否定上帝的男性身份,但在女性经验下,她们更易于用母亲形象或女性形象表征她们对上帝的体验。苏雪林、冰心的创作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她们一方面用上帝慈爱的"父亲形象"对抗中国家族宗主社会中威严不可侵犯的父权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凭借自己的女性经验彰显上帝的女性和母性形象,寻求觉醒的女性所信靠的力量。五四女作家笔下上帝形象的特征折射出文化交流与对话中中国知识女性的独特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五四"的一代学人、作家、评论家苏雪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出走与回归、"恋母"与"寻夫"、叛逆与顺从之间挣扎跌宕,几经徘徊.我们从她的人生经历和诸多作品当中可以洞见女性的命运与时代背景及文化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苏雪林留法初期即陷入伦理困境之中,爱情婚姻挫折、家庭受难及自身的无力救援都被她内化为“不孝”的道德罪恶感。苏雪林的困境为天主教徒对她的救渡提供了契机,而她之所以能够最终逾越东西方文化的壁垒,除了新文化对于宗教价值的认同之外,还在于她从东方人伦的角度发现了天主教的信仰价值,她不但将西方的基督之爱解读为人伦之爱,而且还将圣母的形象误认为母亲的形象。苏雪林的基督教皈依因其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而具有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庐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致力于女性写作的作家,她的作品绝大多数与女性有关,对女性悲愁、哀怨命运的咏叹是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庐隐是在“五四”时期登上文坛的,五四运动爆发时她刚好20岁,她从1921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她的第一篇小说《一个著作家》到1934年因难产去世,短短的十三四年间,她一直以一位“五四”时代女性的切身经历和体会,书写女性的生存窘境、灵魂的痛苦与挣扎。她的笔端流淌着五四女儿们一串串凄切哀婉的故事,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悲哀的女儿国。庐隐是五四女性悲歌的咏叹者。  相似文献   

15.
苏雪林作为第一代"五四"女作家,对母亲形象的书写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吃苦耐劳、隐忍坚韧的母亲形象。"五四"女作家们在书写母亲时,尽力挖掘被文化遮蔽的真实性,展示母亲在生活中真实的生存状态,这些多元的母亲群落的存在,成为中国现代文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作为典型的"五四"女儿,苏雪林必然带着那个时代不可磨灭的烙印,本文以《棘心》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析苏雪林眼中的母亲形象,解析其母对其一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五四时期最先觉悟的社会成份。中国的知识女性,在整个妇女界是最先觉悟的阶层。“五四”小说中知识女性形象反映了中国知识女性在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同时,对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表现了极大的关注。“五四”落潮后,知识妇女的生活与思想出现了激烈的动荡,她们心灵发展的历程记录着“妇女解放”途中知识女性反抗当时社会、批判自身弱点的艰难曲折的历史,在个人的心理因素同社会环境的不断冲突中,由“个性解放”走向社会革命的路途。性爱与母爱的冲突——知识女性心理的矛盾性“五四”时期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中心冲突是觉醒的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对立和冲突,反映在“五  相似文献   

17.
在“五四”文化大背景下,冰心、陈衡哲、凌叔华、苏雪林等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初次打开心灵镣铐,关注童心世界。她们时而从诗意和哲理的角度赞美儿童世界、关怀儿童的成长,时而隐匿起成年人的身份去细心体察儿童的内心世界,时而着重抒写渗透着童心的女性世界。在对童心世界的歌唱中,“五四”女作家开拓了现代女性文学的一个基本母题,有力反叛了封建父权文化,并在其中寄寓了她们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失望与对美好人性的热烈期盼  相似文献   

18.
论梅娘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娘是1940年代沦陷区的一个代表作家,她的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本认为她的女性意识是不断变化的,经过了最初的爱情社会价值论到后来的爱情本质论的转变;她在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等方面与“五四”学有密切联系,但她在探讨女性意识时具有更多的现实感和复杂性,尤其是对爱情本质的思索超越了“五四”。  相似文献   

19.
苏雪林凭借成名作《绿天》和《棘心》,赢得了“闺秀派女作家”的声誉,运用精神分析学说中“梦文本”与“潜文本”相关理论,指出苏雪林早期散文创作集《绿天》的伪“女性气质”。通过对《棘心》的创作意图、创作手法和美学风格的分析,指出苏雪林早期创作与“闺秀派”不仅相去甚远,而且呈现出阳刚、雄壮之气。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文学初期的女性小说作者的成名作和成功作品都采用"自叙传"的写作方式。庐隐作为自叙体写作的代表作家,更是以她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倾诉了"五四"时期中国女性意识的青春期迷惘的感情。通过作品中女性内心世界情感诉求,印证了"五四"时期知识女性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在探索自身解放之路中的迷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