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大源仙人洞和吊桶环古文化遗址名闻遐迩,出土了目前世界最早的野生稻、栽培稻植硅石标本以及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割穗蚌器等磨光石器和饰纹圆底陶罐.这将浙江河姆渡发现的中国稻作文化提前了五千年,万年因此成为世界稻作文化的发源地.万年的教育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宋至清代就有南溪、石洞、斛峰等24所有影响力的书院.早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万年就创办了县立高等小学,这是万年现代教育之始.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万年教育事业呈现城乡均衡发展的良好势头.万年县如何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万年县教体局局长朱林泉.  相似文献   

2.
2000年4月,在北海听诸贤宏论,获益良多,引发缕缕思考,由西汉上溯5000年、悠悠万年,从合浦越过南岭,远游荆楚、百越、南方稻作、中华文明、世界稻作,神思飘飘,畅想翩翩。现今北海管合浦,古代合浦管北海,当然今之合浦与古之合浦,辖区有所变化,随笔书写《合浦畅想》。一、考古证实“万年中华文明史”有些学者的论文囿于旧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这只是汉文古籍所记的“中原文明史”,未涉及长江、珠江、辽河诸流域以及黄河本流域考古发掘地下文物显示与证实的“万年中华文明史”。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从野生稻培育出“人工栽培稻”。…  相似文献   

3.
米语     
我们所谓的源头,其实就是米。米仿佛是一条亘古至今的河流,呼啸而来,寂灭而去。2004年9月下旬,江西万年县举办"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我去了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仙人洞是个石灰岩溶洞,呈半月形,可容纳一千多  相似文献   

4.
侗族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连地带。侗族是一个有丰厚文化积淀的民族,作为世界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侗族的文化主要是稻作文化。其民间文化事象都蕴含稻作文化内涵。从侗族民间舞蹈中体现的稻作生产、民间宗教信仰、稻作审美精神和民间舞蹈的时空意识,可以破解侗族稻作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5.
河洛文化的原创形态特别鲜明,其蕴涵亦特别宏博与深厚,在其漫长的历史流变中,对各地域文化的发展具有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几年前,一位农业考古学者聊天时对笔者说:“江西的稻作农业,早在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早期,临近鄱阳湖区域的万年仙人洞、吊桶环便已有了稻作农业的发展形式,出现了农耕文明的曙光。但后来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却停止不前,直到北民南移,从中原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江西农业才得以真正勃兴。”对于这段话,笔者玩味不少时间,后来从时空概念和地理环境考察,发现了一些问题,便有了现在的这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稻作文化,不仅包含了对水稻的起源、流变及水稻本身和生产技术问题的研究,还涵盖了由于水稻生产而影响所及的民间生活方式和生产习俗等。水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稻作民族,在漫长的稻作生产中,逐渐在日常劳动、饮食、民居、语言、民间文学、舞蹈、信仰等方面形成了稻作文化积淀深厚的一系列民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样品中发现了大量水稻硅酸体(phytolith)和炭化稻米。形态学研究表明,贾湖古稻多数为栽培粳与偏粳稻,少部分为栽培籼与偏籼稻。该遗址文化层14C测年树轮校正值为8942~7868aBP,这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炭化稻米。这一发现将中国栽培水稻历史提早了一千多年,并把稻作起源地从长江流域推进到淮河流域,这对于我国乃至世界稻作起源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应用植物硅酸体、孢粉分析等古环境研究方法,复原了贾湖先民生活时期该区域的古生态环境,其时年平均气温至少较今高出2一3℃,年平均降水量较今高出150~200mm,属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本文较详尽地分析了古文化与古环境间的共轭辩证关系,阐释了贾湖先民较早开始稻作文化的原因,最后探讨了中国稻作文化起源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古气候和古文化边缘过渡效应的淮河流域或许是我国栽培稻起源地之一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西南少数民族的稻作文化与稻作神话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西南地区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古代三大族群白越、百濮、氏羌迁徙流转繁衍融合之地,除了有傣族、壮族等原始的水稻种植民族外,氏羌系既有由畜牧文化转型为稻作文化的白族、哈尼族,又有由畜牧文化转型为旱作文化的景颇、怒、傈僳、彝族、独龙、纳西、拉祜等族的早稻种植。百濮系的布朗、佤、德昂等族的杂粮栽培中也有旱稻种植。稻作文化孕育了特定的稻作神话,稻作神话便是稻作文化的表徵。  相似文献   

9.
据苗族史诗记载,苗族先民最初在长江中下游完成了从旱作到稻作的转换。由于战争及迁徙,打乱了苗族稻作文化发展的正常进程,继而在西南山区创造、再生出了适应地理环境的农耕梯田文化。苗族鼓社及原始祭祀,紧扣节日和农时节令,围绕稻作生产的各个环节,与稻作农耕活动融为一体,并整合、传承了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及生殖崇拜等文化因子,使稻作文化与祭仪构成了一种互动共生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0.
据苗族史诗记载,苗族先民最初在长江中下游完成了从旱作到稻作的转换。由于战争及迁徙,打乱 了苗族稻作文化发展的正常进程,继而在西南山区创造、再生出了适应地理环境的农耕梯田文化。苗族鼓社及原始祭祀,紧扣节日和农时节令,围绕稻作生产的各个环节,与稻作农耕活动融为一体,并整合、传承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及生殖崇拜等文化因子,使稻作文化与祭仪构成了一种互动共生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对日本稻作文化研究更多停留在广义的层面上,而具体民俗文化方面研究则相对较少,并很少有学者研究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文章拟从年岁时节的稻作祭祀习俗、插秧时节的稻作祭祀习俗、插秧后的稻作祭祀习俗等三个不同阶段入手,对哈尼族和日本古代农村三个阶段的民俗祭祀活动进行梳理,并阐明日本传统文化中稻作祭祀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日本政府层面为保护稻作祭祀文化所采取的保护对策则可以为红河哈尼族稻作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在稻作农耕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稻作文化。这种特有的文化心态,在稻作传播的过程中,通过生命一体感、"和"的精神、天皇观念、祭祀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了日本社会特有的集团意识。给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少数民族旅游业的推动,结合广西少数民族旅游项目,对广西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实证分析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资源,梯田稻作传统景观文化资源,梯田稻作生产民俗文化资源,梯田稻作生活民俗文化资源,梯田稻作精神民俗文化资源状况,并对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整体框架、景观文化产业、梯田稻作旅游活动,住房饮食产业、节事娱乐产业、旅游商品制作产业等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绵亘万年的历史发展,使人类文化宝库的瑰宝琳琅满目;信息时代的到来和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使今日世界文化繁荣昌盛。2003年新年伊始,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同志提出了加强少先队文化建设的要求。建设、研究少先队文化的热潮,使少先队文化这株文化新苗绽放红杏朵朵,引来少先队文化大发展的烂漫春天。  相似文献   

15.
稻作文化是中国基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文明的主轴。同时,东亚、东南亚的稻作文化与中国的稻作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本文采用系统检索、追溯检索和直接检索相结合的文献检索方法,普查了近十年来有关稻作文化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稻作文化研究的进展与前瞻作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16.
稻作文化是中国基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文明的主轴。同时,东亚、东南亚的稻作文化与中国的稻作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本文采用系统检索、追溯检索和直接检索相结合的文献检索方法,普查了近十年来有关稻作文化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稻作文化研究的进展与前瞻作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17.
除菲律宾外,古代铜鼓在泛北部湾地区各国均有发现。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载体,铜鼓成为泛北部湾地区从事稻作生产的各民族两千多年来社会发展、文明交往无法磨灭的历史记忆。它是这一地区稻作民族积极进取、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生动体现,蕴含着这些稻作民族朴素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该地区稻作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价值观。同样,古代铜鼓文化在该地区各国间的传播和发展,亦反映出该地区各国开放吸收、共同创造的文明交往观。古代铜鼓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构建泛北部湾地区认同、推动该地区经济合作持续开展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8.
对红河哈尼族来说,糯米饭不仅是美味食物,而且还是民族精神的支柱。红河哈尼族不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山地梯田稻作文化,成为中国南方稻作文化典范。而且至今仍保留有与梯田稻作相关的祭祀、风俗、礼仪等,其中,糯米祭祀神灵是中国传统的稻作祭祀文化中的古老习俗。这一习俗至今仍然保留在红河哈尼族祭祖、祭山、祭寨神以及与农业相关的祭祀活动中,成为研究我们稻作祭祀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国传统稻作文化升化和现代稻作文化典型的杂交水稻文化,一粒种子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提升了传统农业;其注重实践、团结协作、百折不挠等丰富的精神内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具有重大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0.
稻作文化是中国基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文明的主轴。同时,东亚、东南亚的稻作文化与中国的稻作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本文采用系统检索、追溯检索和直接检索相结合的文献检索方法,普查了近十年来有关稻作文化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稻作文化研究的进展与前瞻作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