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 设P为△ABC内任意一点,P到三边BC、CA、AB的距离依次为d_1,d_2,d_3,记DC=O,CA=b,AB=c,求证:a/d_1 b/d_2 c/d_3≥(a b c)~2/2S_(△ABC).(IMO-22)  相似文献   

2.
定理 P为正方形ABCD所在空间任一点,则 PA~2 PC~2=PB~2 PD~2。 (*) 证明 设P到平面ABCD距离为h,到边AB,BC,CD,DA距离分别为d_1,d_2,d_3,  相似文献   

3.
在△ABC中,记三边长BC=a,CA=b,AB=c,角A、角B、角C的平分线长分别为t_a、t_b、t_c,△ABC的外接圆半径与内切圆半径分别为R与r(下文均用此记号),笔者在文[1]与文[2]中分别证明了: ∑1/t_a≥1/R 1/2r (1) ∑1/t_a≥2/3~(1/2)∑1/a (2)当且仅当△ABC为正三角形时,(1)、(2)两式取等号(这里∑表示循环和,下同). 本文将给出较(1)、(2)两式更强的不等式,即 定理 在△ABC中,有 (∑1/t_a)~2≥(∑1/a)~2 (1/2r)~2 (3)当且仅当△ABC为正三角形时,(3)式取等号.  相似文献   

4.
一个几何不等式的加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文[1]曾提出并证明了以下命题:设d_1,d_2,d_3分别为△A_1A_2A_3内任意一点P到边A_2A_3、A_3A_1、A_1A_2的距离,A_2A_3=a_1,A_3A_1=a_2,A_1A_2=a_3,则中等号当且仅当△A_1A_2A_3为正三角形,且P点为其中心时成立.同时,笔者提出如下猜想:在条件同(1)式中的条件下,有取等号条件同(1).此猜想已有人给出了证明,这儿,我们再给出(2)式的一个加强式及其简捷证明.定理设d_1、d_2、d_3、分别为△A_1A_2A_3内任意一点P到边A_2A_3、A_3A_1、A_1A_2的距离,△表示△A_1A_2A_3面积,则当且仅当△A_1A_2A_3为…  相似文献   

5.
将四面体的每一组对棱之间的距离(即公垂线的长度)叫做四面体的一个“宽度”。本文主要由一些引理得到了关于四面体“宽度”的两个不等式。命题一设四面体ABCD的三个宽度为d_1,d_2,d_3,体积为V,则有 d_1d_2d_3≤3V, (1)当且仅当四面体的各对对棱相等时,等号成立。为证命题,先看如下两个引理。引理1 若四面体的体积为v,其一组对棱之长分别为a,b,此组对棱间的距离为d,夹角为a,则有 V=1/6abdsina, (2) 引理 2设四面体体积为V,六条棱长的乘积为P,三对对棱成角分  相似文献   

6.
定理 在△ABC中,3~(1/2)(sin~3A sin~3B sin~3C)≤3 cos~3A cos~3B cos~3C. (1)等号当且仅当△ABC为正三角形时成立。  相似文献   

7.
1981年,高灵得到不等式(1):a′(-a+b+c)+b′(a-b+c)+c′(a+b-c)≥4(3ΔΔ)~(1/2).本文给出一个加强.定理 a,b,c,a′,b′,c′与Δ,Δ′分别表示两个三角形 ABC 和 A′B′C′的边和而积,则a′(-a+b+c)+b′(a-b+c)+c′(a+b-c)≥4(3ΔΔ)~(1/2)+2((ab′)~(1/2)-(a′b)~(1/2))~2等式当且仅当ΔABC 与ΔA′B′C′均为正三角形时成立.应用如下两条引理立得:引理1(2)符号如定理,则  相似文献   

8.
定理⊙O_1和⊙O_2外切于 P,其直径分别为 d_1、d_2。若 P_1、P_2为两圆外公切线的切点,则切线长是这两圆直径的比例中项,即 P_1P_2=d_1d_2~(1/2).证明:如图1,连结  相似文献   

9.
命题设max(A,B,C)<120°,点P是△ABC内的费马点(即△ABC内满足∠BPC=∠CPA=∠APB=120°的点),BC=a,CA=b,AB=c;△ABC的内切圆半径为r,点P到三边BC、CA、AB的距离分别为r_1、r_2、r_3,则有a~2r_1 b~2r_2 c~2r_3≥1/3(a b c)~2·r (1)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BC为正三角形。证明:记PA=u,PB=v,PC=w;△ABC、  相似文献   

10.
在平面几何中,要判别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通常用如下简单而重要的定理1:定理1如果一个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一条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l)d=R直线l和该圆相切;(2)d>R直线l和该圆相离;(3)d<R直线l和该圆相交.但是,直线和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是否也有与定理1类似的结果呢?通过研究,我们分别有如下判别定理:定理2如果一个椭圆半短轴长为b,焦点F_1、F_2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d_1、d_2,那么:(1)d_1d_2=b~2且F_1、F_2在l同侧直线l和椭圆相切;(2)d_1d_2>b~2且F_1、F_2在l同侧直线l和椭圆相离;(3)d_1d_2…  相似文献   

11.
把等式a~n/b~n=c/d写成a/b·a/b…a/b=c/d即可知,它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是存在线段d_1,d_2,…,d_(n-1),使得 a/b=c/d_1=d_1/d_2=…=d_(n-1)/d。例1.过△ABC的顶点A作其外接圆的切  相似文献   

12.
文[*]给出欧拉(Euler)不等式的一个加强R≥2r/9(a b c)(1/a 1/b 1/c),①其中a、b、c表示三角形三边长,当且仅当三角形为正三角形时等号成立.  相似文献   

13.
《数学通报》2000年11月号问题1283:P 是正△A_1A_2A_3外接圆上任一点,P 至A_1A_2,A_2A_3,A_3A_1的距离分别为 d_1,d_2,d_3.问:当 P 变动时 d_2~1 d_2~2 d_3~2是否为定值,d_1~4 d_2~4 d_3~4是否为定值,说明理由.上面问题的供题人在《数学通报》2000年12期给出的解答长达2000多字,而下面的解法  相似文献   

14.
首先,我们规定:a、b、c为正数。 (a~2+b~2+c~2)/3~(1/2)表示三个正数的幂平均;(a+b+c)/3表示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abc)~(1/3)表示三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有(等号当且仅当a=b=c时成立)不等式②是高中三册P62定理2的推  相似文献   

15.
八·设当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时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顺次为d_1,d_2,d_3,d_4, 求证:1/d_1+1/d_2=1/d_3+1/d_4 证明: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以太阳作焦点的一个椭园,今设其极坐标方程为:  相似文献   

16.
196 1年 ,在匈牙利举行的第三届国际数学竞赛中 ,有一道由波兰命题的三角形不等式证明题 :已知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 a,b,c,面积为 S,证明 :a2 +b2 +c2≥ 4 3S,(1)并求出在什么条件下等号成立 .这就是著名的魏琴伯克 (Weitzenbock)不等式 (1919年 ) ,等号成立的条件是此三角形为正三角形 .后来 ,Finsler(1937年 )又将它加强成2 bc+2 ca+2 ab- a2 - b2 - c2 ≥ 4 3S.(2 )本文将 (1)左式缩小 ,建立如下的定理 :在△ABC中 ,如上所设 ,有2 ab+c2 ≥ 4 3S,(3)等号当且仅当△ ABC为正三角形时成立 .根据三角形面积的不同的表达形式 ,下面给出几…  相似文献   

17.
问题1 P 正△A_1A_2A_3的内切圆⊙O上任一点,P 至 A_1A_2、A_2A_3、A_3A_1的距离分别为 d_1、d_2、d_3,问当 P 点位置变动时,d_1~2 d_2~2 d_3~2是否为定值?说明理由.该问题是《数学通报》2006年第11上期的第1637题,作者提供的解答比较复杂,把求 d_1~2 d_2~2 d_3~2分解成多步而且多次运用倍角公式、两角和与差的公式,使其运算量增大.其实求出 d_1、d_2、d_3后直接代入  相似文献   

18.
问题 P为正三角形ABC内的一点,且PA=4,PB=2(1/3),PC=2,求正三角形ABC的边长。 由上述问题,本人想到将其推广到更一般情形:  相似文献   

19.
276.设P是正△ABC内一点,分别作P关于直线AB、BC、CA的对称点C_1、A_1、B_1,并设△ABC、△A_1B_1C_1的面积分别为S、S′,试证:S′≤S。证:如图1,设正△ABC的边长为x,P到三边BC、CA、AB的距离分别为a、b、c,△PB_1C_1、△PC_1A_1、△PA_1B_1的面积分别为S_1、S_2、S_3,那么S′=S_1+S_2+S_3,且因∠A_1PB_1=∠B_1PC_1=∠C_1PA_1=120°,所以 S_1=1/2·2b·2c·sin120°=3~(1/2)bc, S_2=3~(1/2)ca,S_3=3~(1/2)ab。因正三角形内任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等于此正三角形的高,即a+b+c=3~(1/2)/2x,于是S′=3~(1/2)(bc+ca+ab)≤3~(1/2)·1/3(a+b+c)~2=3~(1/2)/3·(3~(1/2)/2x)~2=3~(1/2)/4x~2=S。  相似文献   

20.
如果正整数a、b、c、d满足关系a~2+b~2+c~2=d~2,则a、b、c、d可分别作为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对角线。于是,我们说a、b、c、d是一组长方体数。长方体数可看作是勾股数的三维推广,从这一点就可说明长方体数在立体几何数学中,在第二课堂教学中均具有参考价值。长方体数是不定方程x~2+y~2+z~2=w~2的正整数解。因此,本文从讨论不定方程x~2+y~2+z~2=w~2的正整数解出发推导构造长方体数的两个法则。因不定方程x~2+y~2+z~2=w~2有正整数解。可先假定(x,y,z)=1。因当(x,y,z)=d_0>1时,由d_0~1|x~2,d_0~2|y~2,d_0~2|z~2有d_0~2|w~2,即有d_0~2|w,此时不定方程两边可同时约去d_0,便有(x/d~0,y/d_0,z/d_0)=1。当(x,y,z)=1时,显然x、y、z不可能同时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