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学教师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运用工作压力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对362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严重,成就感较高,女教师情感枯竭水平高于男教师,差异极其显著(p<0.01);2.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有显著的相关;3.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结论: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并不严重,成就感较高,女教师情感枯竭水平较高;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考察融合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来自北京市、厦门市、中山市的367名融合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发现: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显著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融合教育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显著影响其职业倦怠.融合教育教师的社会支持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融合教育...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中学教师职业压力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4所中学的180名教师进行测试,探讨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教师职业压力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躯体化、强迫、抑郁是中学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相关显著。中学教师面临的主要压力来源是工作负荷、职业期望和考试压力。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提出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工作要求—资源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分析,考察了几种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差异,并探讨了工作条件与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工作要求对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维度有显著的影响;工作资源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均有比较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斯佩克特工作满意度量表(JSS)和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杭州市江干区两所中学的100名教师进行测试,探讨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并不显著。2.中学教师的社会支持有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国家常模。3.不同工龄、不同婚姻状况者的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差异。4.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社会支持程度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预测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723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研究了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回归预测情况。结果表明:教师工作压力与其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呈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中的工作负荷、学校组织氛围、角色控制等维度对职业倦怠中的情绪衰竭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工作压力中的角色控制、学校组织氛围因素对职业倦怠中的非人性化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工作压力中的角色控制、待遇和社会地位对个人成就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必须关注教师,帮助他们消除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统计的方法,探索幼儿园女教师学历、月收入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以及工作家庭冲突、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幼儿园女教师的学历、月收入对她们的职业倦怠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并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并有较强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学教师工作压力与积极完美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调查了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状况,旨在探讨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与完美主义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与完美主义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教师的完美主义对工作压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在不同层面的具体表现,然后探析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包括社会层面加强支持、学校层面优化管理、教师层面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当前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章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95名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低成就感、情绪衰竭、去个性化,职业倦怠各维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二,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两个维度与SCL-90各个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低成就感维度与SCL-90的躯体化、强迫症状和恐怖三个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第三,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和去个性化维度能显著正向预测SCL-90各维度及总分,低成就感维度能够显著负向预测SCL-90的躯体化、强迫症状和恐怖维度。从上述发现得出如下结论:(1)中学教师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在低成就感方面最为严重;(2)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因此,可以通过降低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环境是影响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关乎教学的质量及教师的发展。对七所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环境因素能通过三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通过职业压力的中介作用;通过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通过职业压力与教学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因此,良好的社会、工作与生活环境有助于减轻英语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学效能感,进而避免或减轻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学效能、应对效能与职业枯竭的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是职业枯竭的高发人群,探究高中阶段教师职业枯竭的现状与内在作用机制,进而研究应对方法,对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有重要意义。我们对29所高中阶段学校763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建构教师教学效能、应对效能和职业枯竭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教学效能主要以应对效能为中介作用于职业枯竭,同时直接作用于职业枯竭中的非人性化因子;应对效能区别于教学效能,直接作用于职业枯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和应对效能,有利于修正教师的职业枯竭。  相似文献   

13.
对安徽省395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3.5%的教师有严重职业压力,43.8%的教师有轻度职业压力;有轻度、中度和重度职业倦怠的教师比例分别为18.2%,7.8%和2.8%.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4.
导游是给游客旅游过程提供讲解和生活服务的助人行业从业者,研究显示导游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现象。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影响结果不一致。工作应激、人格、社会支持能够预测职业倦怠。职业倦怠能够预测导游的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未来将从整合的角度,探讨付出回报、工作需求一资源、工作投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918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社会支持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枯竭、职业承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枯竭与职业承诺之间起调节作用。据此,本研究提出教育建议:降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枯竭感,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提供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以某沿海省份6所高职院校的421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压力问卷和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倦怠整体水平不严重,个人成就感维度的性别差异显著,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教龄在组织去人性化维度上差异显著。在组织去人性化、情绪枯竭、科研耗尽感三个维度上,未婚教师得分显著低于已婚教师。工作压力维度上,性别在工作无乐趣维度上差异显著,教龄在职称评聘维度上差异显著。2.工作压力各维度均能够预测工作倦怠及其各维度。结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倦怠程度并不严重,工作压力能够较好地预测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来自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3所城镇小学、1所希望小学以及8所乡镇村小的361名教师样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处于中等水平;(2)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在性别、学校类型、教龄等上存在显著差异;(3)教师职业倦怠与其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1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考察幼儿教师工作压力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探讨心理资本和工作倦怠在其中的序列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工作倦怠、生活满意度两两显著相关;(2)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但分别通过心理资本、工作倦怠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序列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研究结果提示不仅要重视缓解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降低工作倦怠,还要从提升幼儿教师心理资本、发挥个体资源的保护性作用等途径缓解工作压力对幼儿教师生活满意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灾后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变量学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县灾区221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灾区不同年级的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差异;灾区不同年级和任教年限的教师自我效能感存在着显著差异;灾区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灾区教师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进而得出结论:灾区教师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能够预测教师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在教师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整体职业倦怠水平不高。(2)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在性别、婚姻状况以及职称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副教授与讲师倦怠水平相对较高。(3)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