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极坐标法证明这类问题时,主要利用两点p_1(ρ_1,θ_1)、p_2(ρ_2,θ_2)间的距离公式:|p_1p_2|=(p_1~2+p_2~2-2ρ_1ρ_2cos(θ_1-θ_2))~(1/2)和过这两点的直线p_1p_1的方程:sin(θ_2-θ_1)/ρ=sin(θ_2-θ)/ρ_1+sin(θ-θ_1)/ρ_2。这一公式和方程都可利用坐标互化公式:x=pcosθ、y=ρsinθ代入直角坐标系的相应公式和方程中,结合三角知识得到, 这类问题的证法和步骤是: 第一步,首先按照几何图肜的特点,适当建立极坐标系,并根据题设,设置有关各点的坐标; 第二步,再应用上述公式和方程求出有关线段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解题的角度对气体的性质一章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1 重点——气态方程及其应用 气体性质部分的定律和公式可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_1v_1/T_1=p_2v_2/T_2)和克拉珀龙方程(pV=m/μRT)概括,所以如何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就成为本部份内容的重点。其关键是要掌握住应用这一  相似文献   

3.
p_1/(ρ_1T_1)=p_2/(ρ_2T_2)被称为理想气体的密度方程。它描述某种理想气体在两个状态下,气体密度ρ与压强p、温度T之间的关系。这个方程中的压强、温度和密度都是强度量,没有一个是广延量,因此方程成立与否与气体的质量无关,方程不仅适用于某种理想气体定质量状态变化过程,同样也适用于变质量状态变化过程。 理想气体的密度方程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一样,涉及的物理量都较克拉珀龙方程少,在处理涉及气体密度、质量等问题时,使用比较方便。笔者认为,应该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关于变质量的气态变化问题,可利用克拉珀龙方程,即pV=M/μRT来求解。但涉及该方程的内容在现行高中物理课本内尚未编入,因此,这类问题将成为教学中的一个疑难问题。要解答这类问题,必须借助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即(pV)/T=恒量,或(p_1V_1)/T_1=(p_2V_2)/T_2这就要求将原来变质量的气态变化过程转化为质量不变的过程,循着这一思路,曾有不少解题方法问世,如所谓“包含在内法”、“无形膜袋法”等。但这些方法均甚为抽象,学生感到难于掌握。有鉴于此,笔者经研究找  相似文献   

5.
要解决好浮力的问题,我以为首先要切实理解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ρ_液V_排g,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浸入液体中处于悬浮或者漂浮状态时F_浮=G_物,所以就有G_物=F_浮=G_排,进一步推导为ρ_液V_排g=ρ_物V_物g,ρ_物/ρ_液=V_排/V_物.从推导式中可以看出ρ_物、ρ_液、V_排、V_物四物理量间的关系:1.只要知道物体和液体密度之比,就可以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之比:知道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之比,也可以计算出物体和液体密度之比.2.若条件具备,还可以求出具体的体积或密度.  相似文献   

6.
气态方程的推广式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想气体的气态方程入手,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状态变化前后的质量不变为依据,得出气态方程的推广式;“即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从m个状态变化为n个状态时,变化前,后各状态的压强和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的值之和始终保持不变”。进一步得出玻意耳-马略特定律、盖.吕萨克定律,查理定律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气体定律,在高一化学教材《摩尔》一章中提出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佛加德罗定律,然后在该书第五章的一个习题中,作为提示,提出了气体方程的简单形式(P_1V_1/T_1)=(P_2V_2/T_2);此后在实验教材“CCl_4分子量的测定”中,提出了PV=nRT,然而对其运用仅涉及分子量的计算,课文中一直未提及用相对密度法计算气态物质的分子量。我们应结合物理教学和化学作业,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为核心,系统地进行气体定律应用于化学计算  相似文献   

8.
在气体三个实验定律和气态方程的教学中,对一般水平的中学生来说,在理解和接受上不存在多少困难。但在运用这部分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情况就显得不同了。大部分学生能够解决一定量的气体从状态 f(P_1、V_1、T_1)变化到状态 f(P_2、V_2、T_2)的有关问题,也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定律的条件和熟练地运用气体三定律和气态方程的公式。然而在解  相似文献   

9.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ρ=ep/(1-ecosθ)……(1)中,当01时,它表示有心的二次曲线(椭圆,或双曲线),如果极坐标方程(1)化成直角坐标方程是(x-m)~2/a~2±y~2/b~2=1……(2),下面给出极坐标方程(1)中顶点的极径ρ与直角坐标方程(2)中a、b、c之间既简单又便于记忆的转化公式。 [定理一] 在极坐标方程ρ=ep/(1-ecosθ)中…(1) 当01)时,设椭圆长轴两端点(或双曲线或实轴两端点)的极坐标分别是(ρ_1,0)和(ρ_2,π),则:  相似文献   

10.
1.公式推导物体漂浮时,根据二力平衡,有F_浮=G_物,即ρ_液V_排g=ρ_物V_物g,所以有(ρ_物)/(ρ_液)=(V_排)/(V_物).由上式可以看出,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浸入液体的部分的体积占物体总体积的比等于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比.利用此规律可以直接求得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高一物理第300页所印盖·吕萨克定律实验装置图,从道理上讲是可以的,我曾按教材所述装置进行过多次实验,结果误差都很大,分析其失败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0℃时气体的体积的数值V_0很难测准;第二、用作气体容器的烧瓶,其颈部及以外的玻璃管未能浸没水中,致使容器中部分气体的温度各异。且只要烧杯中水温不等于室温,则由于吸热、散热关系,容器中各部分气体的温度永远不会相同,必将严重干扰实验。改用高一物理第362页的验证气态方程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盖·吕萨克定律效果较好。(若无气态方程实验装置,也可用沈阳  相似文献   

12.
题目 有一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现要测出它的密度.但身边没有天平,也没有量筒,只有两个可以放进石蜡的杯子和一根自行车胎气门芯用的细长橡皮管,还有一桶水和一根大头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石蜡块的密度.(’98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创造思维能力的新颖题.教材中“想想议议”的题目,是应用天平、量简测石蜡密度的.此题测石蜡的密度,却没有天平、量简,显然不能照套用公式法ρ=m/v测密度.这就要发挥联想能力,捕捉所学知识中有密度这一物理量的物理情景.这就想到了当物体漂浮时,F_浮=G_物,即ρ_液gV_排=ρ_物gV_物.于是有ρ_物V_物/V_排ρ液.题目已知条件有水,则ρ_液为已有ρ_物=V_物/V_排ρ_液.题目已知条件有水,则ρ_液为已知.思路至此,虽有点眉目,但V_排与V_物如何测出?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V_排与V_物虽然测不出具体数值,但V排与V_物的比值即V_物/V_排能不能测出呢?V_排与V_物  相似文献   

13.
<正> 柏努利(Bernoulli)方程是流体传动过程中的重要方程。国内大多数化工教材对其数学描述仍然是采用从宏观出发由系统能量守恒导出的表达式:gz_1+u_1~2/2+P_1/ρ+w_e=gz_2+u_2~2/2+P_2/ρ+ΣF ……(1)而国外教材[1].[2]中较为普遍采用的是由微观出发发导出的数学表达式:gz_1+u_1~2/2α_1+P_1/ρ+We=gz_2+u_2~2+P_2/ρ+∑F ……(2)  相似文献   

14.
由平面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的互化公式x=ρcosθ、y=ρsinθ,可得极坐标系中两点P_1(ρ_1,θ_1)、P_2(ρ_2,θ_2)所决定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 K_(p_1P_2)=(ρ_2sinθ_2)-ρ_1sinθ_1)/(ρ_2cosθ_2)-ρ_1cosθ_1)。本文拟应用这一公式来证明平面几何中有关直线互相垂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浮体”问题在《浮力》这一章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中考试题中也屡见不鲜,本文旨在对这类问题作一浅显探讨和小结,希望对解决这类问题有所帮助!如图1,一物体浮在 某种液体中,设其露出部分体积为V_1,没入部分体积为V_2,液体密度为ρ液,试表达此浮体的密度(ρ物).因为F浮=G物,即ρ液gV_2=ρ物g(V_1+V_2),所以ρ物=V_2/V_1+V_2ρ液,设λ=V_2/V_1+V_2,即ρ物=λρ液.结论:浮体的密度等于它所浸入的液体的密度乘以其浸在这种液体中的体积占浮体总体积的比率.  相似文献   

16.
本刊1998年第3期《高中物理综合测试卷(1)》第25题所提供的参考答案T=2T_0(1 μmg/p_0S)是不全面的.它应为T=2T_0(1十μmg/p_0S)或T=2T_0(1十kl/p_0S).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用极坐标系中两点P_1(P_1,θ_1)、P_2(P_2,θ_2)间的距离公式:P_1P_2│=(p_1~2+p_2~2-2p_1p_2cos(θ_1-θ_2))~(1/2)和过这两点的直线P_lP_2的斜率公式:Kp_1p_2=(p_2sinθ_2-p_1sinθ_1)/(p_2cosθ_2-p_1cosθ_1),及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sin(θ_2-θ_1)/p=sin(θ_2-θ)/p_1+sin(θ-θ_1)/p_2 (p_1≠0、p_2≠0)来对部分几何题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18.
一、应用气态方程,从理论上解释说明气体摩尔体积,证明阿佛加德罗定律的正确性,并统一二者。 1.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明: ∵ρV=nRT 规定ρ=1atm T=273.15(t=0℃)——标准状况 当 n=1mol时 ∴V=nRT/ρ  相似文献   

19.
韦红 《物理教师》2002,23(6):14-15
本章研究的是气体状态变化的规律 ,新教材同老教材相比 ,内容及规律的得出等方面有了一些变化 ,但状态参量确定的重要性没变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 新教材淡化三大实验定律 ,简明处理了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 ,突出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新教材上通过实验只是定性地判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 ,T定时 :p∝ 1/V(玻意耳定律 ) ;V定时 ,p∝T(查理定律 ) ;p定时 ,V∝T(盖·吕萨克定律 ) .由此得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满足p∝T/V ,改成等式为p =CT/V ,转化为pV/T =C(常量 ) .这就意味着一定量的气体在状态发生变化时pV/T的值是…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对n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 y~(n) p_1y~(n-1) p_2y~(n-2) … P_(n-1)y~/ P_ny=f(X)(1)其中p_1,p_2…,p_n为常数,若能求出其对应齐次方程的n个特征根,则很容易写出该齐次方程的通解Y(x)的显式表达式。 (i)当方程(1)的右端f(x)=c~(ax)[g(x)cosbx h(x)sinbx]时,其中a、b为实数,g(x)和h(x)是x的多项式,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1)的一个特解y~*(x),从而得(1)的通解为y=r)x) y~*(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