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小琴 《成才之路》2012,(24):111-92
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科学的、高效的课堂导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那么,怎样的课堂导入才算是精彩的呢?怎样的导入会提高孩子的兴趣呢?针对这些疑问,我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一、课堂导入的方法1.音乐导入法在教学新课时,先播放一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歌曲,使学生兴趣盎然,唤起他们的想象,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导入方法。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执教《白杨》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了一首歌《小白杨》,这首旋律优美动听的歌曲打动了学生和所有的听课教师。欣赏完歌曲后,孙老师介绍这是一首受到人民子弟兵热烈欢迎的军旅歌,再介绍了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却受到了人们的赞美,从而导入课文,让学生进行质疑。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对大西北的白杨树和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唤起了他们内心深处丰富的想象力,自然会对这篇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片断呈现 【教学片断1】苏人版“举世瞩目的成就” 导入环节: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教师呈现问题:①中国人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当家作主站起来的?②我国现在正处于怎样的新时代?③《走进新时代》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过了怎样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学片断呈现【教学片断1】苏人版"举世瞩目的成就"导入环节: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教师呈现问题:①中国人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当家作主站起来的?②我国现在正处于怎样的新时代?③《走进新时代》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过了怎样的奋斗历程?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学生个别作答形式,尽管教师不断启发、诱导,学生还是懵懵懂懂,这一环节共耗时15分钟。  相似文献   

4.
一、导入新课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  在社会课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教师巧妙地导入新课是创造良好教学气氛的基础,就像演员亮相那样,能迅速吸引“观众”,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的求知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或提出问题寻求解答,或创设情境激起想像,或运用对比引导思维,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中华民族的摇篮》时,可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长江、黄河是我国境内的两条大河,那么为什么人们把这两条河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这个问题紧扣课文…  相似文献   

5.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来设计课堂导入。初中生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所以教师最好以形象直观的事物导入,如音乐、插图、多媒体等。比如在讲授"走近父母"的内容时,笔者让全体学生先朗读孟郊的《游子吟》,然后听歌曲《常回家看看》,用一诗一曲导入新课,优美的歌曲加上感人的诗歌,使学生们兴致倍增,很快从中感悟到了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体会到了应如何去孝敬父母。  相似文献   

6.
管金荣 《河北教育》2006,(10):40-40
一、激发兴趣导入 激发兴趣导入是通过猜谜、歌谣、讲故事、游戏、表演、演示、实验、设置悬念等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而导入新课。例如学习《蓝树叶》这一课,我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上课铃声响过后我问学生,树木随处可见,你告诉老师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很自然地回答是绿色的,我话锋一转说,今天我们要见识见识蓝色的树叶。话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注意,马上投来疑惑好奇的目光,开始了新课。而《鹅》、《雨》等课文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比较合适。《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这样的课文用让学生戴头饰表演的方式导入较生动。《让我们荡起双桨》、《游击队歌》等课文的学习用录音带伴奏唱着歌曲导入较容易激发激情。总之,开篇一旦有了趣味性就能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7.
李年艳 《成才之路》2012,(30):27-27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通过运用歌曲、利用生动的课前交际、形式多样的新课导入、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借助音乐,渲染气氛在课前可以播放与课题相关的歌曲或音乐,以便渲染气氛。例如,在教《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这一内容时,课前播放歌曲《永远是朋友》。学生踏着歌声走进教室,轻松愉快地准备上课。课结束后,教师在收拾教具、整理资料时也可播放与课题有关的歌曲或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离开教室或做下一节上课前的准备。二、借助音乐,导入新课使用音乐导入新课,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开了好头。例如,在教《众人划桨开大船》这一内容时,我边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边和学生同唱,唱完后…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中如何导入新课,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要巧设导语,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巧妙提问导入法、猜谜导入法、温故导入法、歌曲导入法,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让他们迅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正>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成为摆在小学英语教师面前的十分严峻的课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抓好两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英语(一)采取新颖的导入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1.歌曲导入例如:在教授"Amy likes Barbie dolls."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先引入歌曲We like toys.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轻音乐缭绕的氛围  相似文献   

11.
(教师课前播放《捉泥鳅》歌曲,请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一、游戏导入,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了解摩擦力 师:同学们,刚才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培养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呢?我作了一些尝试。 1 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教一首新歌时,以故事导入,很能吸引小学生。有些歌曲可以编成童话故事,历史故事,还可以把有些歌曲的创作背景作为故事讲给学生听。如教《卖报歌》前,就可讲述聂耳在上海街头碰到贫苦报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李丹 《成才之路》2011,(1):80-80
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常常过于注重它的深刻严肃而忽视了它的丰富多彩,往往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退缩、回避的情绪,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音乐却能轻易地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欣赏音乐,激发新课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如果以适宜的歌曲作为新课的导入,往往能够达到语言描述所难以企及的效果。如我在讲岳麓版历史必修(Ⅰ)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就选用了《秦始皇》这首歌作为课前导入。  相似文献   

14.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教师而言,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根据青少年比较喜欢流行歌曲的特点,把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一、巧用歌曲,闪亮登场,出奇制胜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歌曲导入新课,能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的状态进入角色,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我在讲《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这一课题时,先播放歌曲《十六岁的花季》:吹着自在…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如何导入新课.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导入,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到新课上,就能顺利地将学生导入到下一课程的学习中去。英语学科导入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常见的导入方法有:话题导入、歌曲导入、实物导入、图片导入等方法。如果导入方法适当,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在《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复习式导入、直观演示式导入、比较式导入等方式导入新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一、心动——开启学生情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学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开启学生的情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激趣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可播放歌曲《英雄赞歌》。教学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可采取激情导入,唤醒学生的兴趣:每个人都有一个美丽的童年,它珍藏在我们的记忆里,那里有山、有水、有白云。童年就像一段浓缩的历史,记录着我们儿时的酸甜苦辣;童年就像一个沉淀的童话,充满了奇特的想象。那鲁迅的童年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  相似文献   

18.
<正>一、通过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只有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其课堂教学效率才会高,教学结果才会理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与课堂产生共鸣,让他们能够触景生情,积极走进课堂,参与教学.比如,我在教学高一《集合与函数概念》这一章中"函数及其表示"这一知识点时,  相似文献   

19.
一堂课的好坏,以及教师能否按质按量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关键在于教师是不是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一条具体措施。那么,教师如何“导”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学习呢?一、要重视课堂的导入课堂导入好比是戏曲的开场白,歌曲的前奏,舞蹈的揭幕朗诵词。一个成功的、引人入胜的导语,可以引导学生直取课文中心,也可以直接展示课时目标;可以酿造师生和谐的氛围,也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可…  相似文献   

20.
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而兴趣是“乐学”的起点和动力。学中只有对学习发牛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尝试运用激趣“四法”,动之以情,可以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所“晓”之理。1.导入法——一石激起千层浪精心设计课堂起始,创设一种融融的意境,铺垫一份厚厚的情感,为明理作充分“预热”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尝试采取了故事导入、歌曲导入、悬念导入、妙语导人、设问导入等方法。如讲《尊敬教师》一课,为了唤起学生尊敬教师的情感,上课伊始,教者为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