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告状行为,多发于幼儿阶段,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由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处理,可以影响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会对幼儿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并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在幼儿园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多是集体活动,他们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冲突,出现一些问题。但由于幼儿知识水平低,生活经验贫乏,各种心理过程,特别是认知过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独立性等还很差,依赖性较强。因而,他们对周围所发生的事件不能进行完整的、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应付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或他们周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 幼儿语言故事是讲给幼儿听的,它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简洁明快的语言,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理解力和对美的感受力,陶冶幼儿的心灵。 从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发现,小班幼儿(3岁左右)对他们喜爱的语言故事可以聚精会神地听,对不符合他们兴趣的则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表现出“听不懂”、“听不进去”。幼儿园小班阶段是幼儿生活的转折点,是他们获取知识、萌发兴趣、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3.
三、游戏和学习的分化 1.上课和游戏本来,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精神食粮。要是不让幼儿做任何游戏,那么就不能期望他们的心理会健康发展。入学以后,他们一下子跨出了幼儿的行列,但幼儿的特征并未完全消失。因此,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仍同以前一样以游戏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速度、特点与倾向。”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肯定的评价。幼儿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来自于成人,特别是他们信赖的老师。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尊重、适宜的评价幼儿,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并着眼于为幼儿提供更适于他们需要和发展的帮助与引导。  相似文献   

5.
教学观点在幼稚园中,幼儿不能清楚表达意见是常见的困扰,不能好好倾听别人说话更是一个大问题。这种情形不时发生在幼儿和幼儿之间、幼儿和老师之间,或是幼儿与家长之间。尤其是一些语言表达有障碍的儿童(例如:聋哑、自闭……),更需要旁人耐心地去关怀、了解他们的想法。要让幼儿能够和别人有良好的沟通,必须做到: 1.正确表达意见:当幼儿因为意见不能被了解或接受而紧张、愤怒时,或许别人也正为不了解幼儿的意思而焦虑不安呢!因此,如何让幼儿能将所  相似文献   

6.
指导思想 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爱活动等特点,但对于一些危险的事情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更难以避免危险,保护自己。特别是大班的幼儿,他们将要上小学,在社会中迈开自己独立生活的第一步。为了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培养他们对危险环境和产生危险现象的预见性,提高排除困难、保护自己的能力,我们把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  相似文献   

7.
一、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 象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他们还不能理解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因而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应该贯穿在幼儿的游戏、学习和日常生活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在他们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幼儿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  相似文献   

8.
由于幼儿的数量不断增加,公立幼儿园人满为患,许多民办幼儿园也参与到幼儿教育这个市场来了,由于利益的驱使民办幼儿园小学化越来越严重,幼儿的社会教育越来越偏重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忽视了情感、习惯、社会性等的发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忽视幼儿的社会教育。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将来的品质和道德素养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将对祖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幼儿早期的社会教育不可低估,要对幼儿加强社会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和性格,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要发展幼儿社会行为,使他们从一个无知的自然人成为一个懂人事,适应社会生活的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增加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各幼儿园都设立了大大小小的饲养角,供幼儿定期观察和饲养;但这并不能满足每个幼儿的要求,不能满足幼儿每时每刻观察小动物的欲望。有条件的,在家里饲养是再好不过的了。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培养,像我园大班苗心惟、马万里两位小朋友,在春天到来时,他们的妈妈就给他们买来了几只小鸡,让其天天给它喂食、照顾起居,观察每一点细小的变化。实践说明,这样的饲养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0.
徐静 《考试周刊》2014,(4):185-186
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他们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因此,作者通过本次调查,希望找出家长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方面的问题,引导他们更深层次地认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找寻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幼儿不是成人的缩影,他们生理方面尚未发育完善,因此体育活动的种类和分量不能与成人相同。必须充分了解幼儿期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机能的一般规律,来安排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和分量。幼儿的骨骼由于矿物质含量少,所以不够坚硬,肌体纤维细弱,因此力量小,不能做过重的工作,并应注意正确姿势的培养。幼儿的神经系统易兴奋也易疲劳,表现为好动,不能持久,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劳动或运动中易产生疲劳。幼儿的掌、腕、指骨尚未骨化,因此不能  相似文献   

12.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时刻牵动着父母、老师和许多人的心。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由于幼儿的数量不断增加,公立幼儿园人满为患,许多民办幼儿园也参与到幼儿教育这个市场来了,由于利益的驱使民办幼儿园小学化越来越严重,幼儿的社会教育越来越偏重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忽视了情感、习惯、社会性等的发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忽视幼儿的社会教育.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将来的品质和道德素养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将对祖国未朱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幼儿早期的社会教育不可低估,要对幼儿加强社会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和性格,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要发展幼儿社会行为,使他们从一个无知的自然人成为一个懂人事,适应社会生活的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4.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通常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原因之一是他们还没有接受和掌握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如何帮助幼儿清楚、准确地理解规则要求,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呢?  相似文献   

15.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通常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原因之一是他们还没有接受和掌握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如何帮助幼儿清楚、准确地理解规则要求,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呢?  相似文献   

16.
屈瑞芳 《考试周刊》2015,(22):187-188
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符合客观规律,不能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发展相背离,拔苗助长式教育教学方法只会使幼儿产生厌学心理。只有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尊重幼儿才有利于幼儿健康发展,才会使整个教育充满生机与朝气。尊重幼儿,就要学会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尊重幼儿,就要学会耐心、认真地聆听他们的声音,认识他们的世界;尊重幼儿,就要正视个体的差异,给他们自由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的后果,由此诱发危险因素,且对突发事件不能做出准确地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而且应该通过优化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无论掌握什么知识都要靠看、听、练。幼儿年龄小、思维具体,观察则是他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乌申斯基说过:“儿童不会观察,就不能学会思考,就不能积累超明确的物体观念。”大自然是幼儿进行观察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幼儿经常地、直接地观察和照顾动植物,可以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求知欲、观察力、思维力和语言  相似文献   

19.
理解和支持     
一、理解幼儿的认识,尊重幼儿的想象。我们认为教师不能对幼儿的"认识"不予理睬或简单评判,而应耐心倾听,从幼儿的视角出发,理解、尊重他们的"认识",支持  相似文献   

20.
《指南》艺术领域指出: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一面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每个幼儿都希望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增强自信心。《指南》背景下的幼儿艺术作品评价方式,将探寻如何借助作品欣赏介绍法、电子照片展示法、个案追踪研究法等评价方式,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的想法,理解幼儿独特的艺术感受、表现和创造,借助评价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并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活动拓展与提升他们的经验,促进幼儿潜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