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京国民政府政治视野中的西南边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中国实现了由传统王朝国家政治体制向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的跨越,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治形态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西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而其在南京国民政府政治视野中的地位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不同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重要性的认识变化较大。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认识的变化,是传统与现实多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的体现。南京国民政府虽然认识到边疆的重要性,但其政治视野的中心是重塑统一的中央政治权威与一党专政的政治目标,其对西南边疆重要性认识的演变是其政治目标在具体社会政治变迁过程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边疆研究是推动中国边疆研究从传统边疆史地研究向现代专门化学术研究转型的主导力量,也是大学参与边疆开发与建设的重要体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边疆研究为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救国方针下各种相关具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深化了人们对边疆社会的认识,推进了大学相关学术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中国化进程,也为当代中国边疆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边政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作为传统与现代间的过渡形态,既有晚清以来的边疆问题的遗存,也有诸多现代政治因素在内,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为中心,围绕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边疆形态,边疆认识,民族与国家观念,治边方略,边政理念,边政机构,边政内容,边政得失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疏理,为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清代在边疆观、民族观、边疆方针、边疆政策、边疆管理机构等方面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治边政策。民国时期的边疆概念,包括地理边疆、政治边疆、文化边疆等多层含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在治边思想、边疆政策及边疆治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内容,包括民族平等主张,边疆内地化的方针,推行民族同化,培植各民族自治能力,发展边疆经济、文化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空间逐渐成为了地缘政治博弈的新舞台。网络时代地缘政治一系列的新变化也使得我国西北边疆安全增添了网络地缘政治这一不确定性因素,西北边疆安全已成为中国网络地缘政治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中国的网络地缘政治战略模式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强化"网络国土"与"网络边疆"意识,理性看待网络地缘政治对包括西北边疆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的挑战与机遇,构建以信息权为先导,以陆权、海权、空权、天权为基础,建立陆、海、空、天、网五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地缘政治战略体系,掌握地缘政治的"网络权",占领网络地缘政治时代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6.
顺治时期,西北边疆的宗教政策具有双重性。一是顺治朝鉴于全国政局与西北形势,因地、因时、因事制宜,在西北边疆实行"柔远抚绥"的宗教政策,具体内容为注意尊重其宗教信仰、接受宗教使臣朝贡、册封和赏赉宗教贡使等,表现出对西北边疆宗教的管理具有政策上的宽松性、制度上的随意性、方式上的多样性等特点。二是西北边疆民族势力的宗教政策与顺治朝明显不同,是通过政治、经济与法律手段大力推广宗教,主张政教合一。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中国腹地人口剧增,西南边疆相对于西北边疆自然环境更为优越.边疆地区所谓的“闲置”态势成为缓解生存空间的主要方式与选择.在明清王朝缺乏整体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系统规划的背景下,西南边疆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过渡开发.大理地区历史上是云南边疆较早得到开发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明清以降,是历史时期中央王朝开发的黄金时期.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明清时期国家统治力量的深入及强化,在腹地人口剧增的双重影响下,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直视、反思与应对是后历史时期当有的态度与行动.  相似文献   

8.
与北洋政府时期相比,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在编写旨趣上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本文拟从“三民主义”政治理念的主体取向来说明其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政治意识是不能在学生思想意识里自发产生,必须通过外在的手段“灌输”给学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教育上一个突出的变化是“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的历史叙事中,边疆治理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经典议题。在我国传统社会时期,边疆治理是一元化的治理体系,精英主义色彩浓厚。边疆治理能力主要体现为边疆防卫能力、民族关系处理能力、边疆秩序建构能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现代化浪潮以沛不可挡之势席卷边疆地区,边疆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急遽嬗变,公民权利意识和利益意识逐渐觉醒,民主政治思想开始萌生。时代演变和社会变迁给传统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当代边疆治理体系应该由一元化治理向协同共治的转型;当代边疆治理能力的重构,不但要完善边疆秩序建构能力,更要提升推动边疆发展的能力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五个着力点,进而努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心理意识、价值意识和法治意识,是新时期赋予大学育人目标和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两大活佛,两大系统的关系对近代西藏政局乃至中国的边疆形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1927-1933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又完成形式上的全国统一,但国内战乱未息,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不断升级,英国仍利用“西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在这种形势下,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及强化与达赖、班禅两大系统的政治联系,努力协调两系统的关系,以加强对西藏地区事务的管理、维护领土主权和国家统一.针对达赖、班禅两大系统关系,国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又是如何演变的?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有何影响?本文拟在已有成果基础上,主要依据已公布的国民政府档案,结合相关文献,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 ,中共中央对南京国民政府性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 ,曾把南京国民政府当成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权或民族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究其原因 ,主要是 :党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能力较差 ,共产国际的影响以及南京国民政府阶级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是党内连续出现三次“左”倾错误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60年代,由于帝国主义的染指、干涉,加剧了西北边疆的混乱与纷争,民族分裂势力引发的边疆危机开始显现并扩散。清政府坚持军事平叛与外交谈判、经济开发三者相辅相成的对策,并以新疆建省,以巡抚制取代军府制,有效化解了危机,确保了在晚清70余年时间内,西北边疆未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分离出去。其根本原因,在于自清初以来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大一统"思想影响深刻,深入人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各民族产生强烈的内聚力,而边疆的动乱违背了各民族的共同意愿,损害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必然会遭到大多数民众的排斥与唾弃。  相似文献   

14.
周家华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5):72-74,88
民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演革是以官治和自治两种基本模式的相互排斥和结合为主轴进行的,经历了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前后期三个阶段。北洋政府时期,确立了省、道、县三级制的地方行政制度,开始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现代化历程,但不稳固。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建立起了一套从省到邻、闾的严密的地方行政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后期推行“新县制”,建立地方自治与国家行政相结合,自治与保甲制度相结合的新县制。但囿于国民政府本身政权性质、经济极度困难,“新县制”最终没有摆脱失败的厄运。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独具特点:一为高教制度的立法化与规范化;二为高教实践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梳理了民国南京政府教育部实行的高校学业竞试概况,实证调查和归纳了当今我国普通高校学业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民国学业竞试制度对当今高校学业制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民国成立后,廖仲恺历任广东军政府、护法军政府、广东省政府、大元帅府、国民政府财政要职,致力于统一财政、整顿财税,开启了南方政府和以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基本制度,推动了中国财政建设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南京国民政府在对庙产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与佛教界发生了诸多磨擦和冲突。有些磨擦和冲突经过多方协调,基本得到解决;有些磨擦和冲突由于比较复杂,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也未能完全化解。  相似文献   

19.
政治参与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整个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时期。江苏作为国民党政权能够真正掌控的地区之一.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等研究方法,通过丰富的史料,对民国江苏民众团体政治参与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历史考察,大体总结了民国江苏民众团体政治参与的若干特点,大致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