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专科学校基础课程的改革正在深入地进行。在改革的进程中,对基础课程设置的问题,出现了两种值得商榷的倾向,第一种倾向强调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强调基础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沿续本科院校的一套模式,照搬照套,或者是“压缩饼干”式的相似本科形。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文献法、专家咨询法,对体育的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观点展开研究.通过对体育课程传承文化命题的解构,提出体育课程内文化的工具存在转变为文化的主体存在的观点,摒弃体育课程的工具意识与机制,使体育课程回归于文化.尽管这对体育课程与文化关系是一种学理的探讨却无疑有着突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当代课程的文化底蕴与品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颖  郝德永 《教育科学》2002,18(5):25-28
在传统的课程理论探究与课程发展实践中,关于课程与文化关系的问题,始终遵循着这样的命题与逻辑:课程作为文化承传的工具。这样的命题与逻辑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造成了课程的文化自主性与建构性缺失的弊端及后果,使课程只是作为社会法理化文化的一种工具存在。多年来,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主体性、个性、主动性、自我建构性和创造性的漠视与抹杀就是这种工具化的课程理念与实践使然。因而,转变教育观念、模式、机制与方法,必须以转变课程的文化观念、角色与品质为前提和基础。为此,本文以课程作为文化、课程作为教育学化了的文化、课程文化的教育学性品质为切入点和主题,探讨当代课程的文化底蕴与品质,以便使课程由单纯的文化工具存在转变为独特的文化主体存在,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4.
在以往历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文化被社会文化冲刷严重、文化自觉意识薄弱、课程文化主体存在被文化工具存在的吞噬造成了当今课程文化主体性的缺失,针对当前的现状,对课程文化主体性的建构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细致分析和深层挖掘,目的在于深入课程文化主体性的本质层,探寻课程文化主体性的本真存在,真正实现人的本体回归。  相似文献   

5.
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目标所设计的实施课程方案的载体,它包括教科书、练习册、教师用书以及教学软件等,其中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在学校教育中,教材不仅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也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人类文化和知识的工具。教材建设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具有重大意义和巨大价值。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便是新教材的开发和编写。本次课改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正在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工具,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朱晓瑜 《现代语文》2005,(12):55-5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作为个性主体的参与和体验.参与和体验是课程实施的起源性机制,个体如果不参与课程,课程就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课程运行中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凸显学生个体在课程运行中的地位、作用,使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更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无论是主体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还是研究性学习,都不谋而合地把主体参与作为它们各自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一方面,学习是个体心理过程,主体参与把群体活动转化为个体活动,因而主体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另一方面,主体参与使教学从抽象走向具体,从而使课堂和谐而富于生命力。职业教育更注重实效性、应用性,所以,主体参与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就尤为重要。要把主体参与落到实处,教学中就要注重它以下三方面的特性:一、主体参与的自我建构性主体参与强调学生对活动的亲自性、卷入性,它表征着学生个体对课程实践的一种态度与…  相似文献   

9.
时下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是: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程改革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注重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强调一种共建共享的课程文化,强调课程的民主性。  相似文献   

10.
正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培养语文素养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贯彻让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和实践性。语文作为一门母语课程,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扇认识人类文明的窗户,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语文学科在促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学校体育课程传承文化功能的对话和解构,明确提出学校体育课程内文化的工具存在转变为文化的主体存在,成为自律、自为的体育教育文化这一理性。思考彻底摒弃体育课程的工具意识与机制,使体育课程回归于文化。同时,通过阐释开发体育课程潜在意义或获得新的意义;通过阐释不断丰富人性内涵、拓展理解体育教育深度,并寻找出一务将学校体育课程与现代文化相融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强调以学生亲自动手的方式开展自然科学教育已形成一种潮流,在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的科学课程改革方案和我国当前正在逐步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都被列为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最关键,最基本的要素。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应如何适应社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析对话教学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话教学正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亮点,同时也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在目的观上强调学生生命个体的完整生成,在课程观上强调将教材视为师生对话交流的中介,在师生关系上强调教师与学生应形成一种“我—你”取向的主体间性关系,在评价观上强调一种“生成”取向的评价方式,旨在改进教学活动以及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实体”到“关系”——论我国当代课程与文化的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课程与文化是一种关系性存在,是一种双向建构的关系。当前,我国课程文化存在的问题在于课程远离生活文化、课程缺乏建构性、课程与文化对流不够。我国当代课程与文化的定位应把握住当代课程内容与文化的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和历史使命,主要策略是从过去的远离生活文化走向开放与整合实现课程与文化的开放,强调文化与课程的创新,走向文化与课程的整合,完善法定性文化与文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论班克斯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途径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克斯多元文化课程改革的途径有四种:贡献途径、附加途径、转换途径和做出决定与采取社会行动的途径,这四种途径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课程要体现多元文化的理念;目前的课程向多元文化课程的改革必须要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必须能使学生形成多元文化社会所必备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中,要增加活动课程的比例。  相似文献   

16.
课程编制是指为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它包括确立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阶段。课程编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文化以及学生个体的变化而变化。课程编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但以往关注的重点往往在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等,而对学生的性别差异关注的不多,特别是女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独特性更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女性主义者强调对女性的理解和尊重,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是以男性为主体的,存在着对女性的歧视和不尊重,强调对教育体制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力图从对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和教育主张的介绍中寻求其对课程编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开。开发校本教材.日益得到重视.正在开辟着教育的新途径。校本课程是课程的一种。以校为本.强调课程全部的活动。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己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  相似文献   

18.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技能,而是一种文化。数学教学也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技能的教学,而是一种文化的渗透。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让学生在探索和研究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9.
缔造取向课程实施的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其取向主要有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缔造取向三种类型。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蕴涵着富有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它秉持人本主义的经验课程观,强调对实施主体的人文关怀,关注“实然”的课程问题,主张对话与合作的主体交往方式。课程实施走向缔造取向,从学校内部来看,需要重建学校的价值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一、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转变教育改革应当以课程改革为先导和主旋律。但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意味着内容的更新、完善与平衡,课程的指导思想及思维方式改革尤其具有决定意义。对当代学校体育课程而言,更为重要的改革则在于体育课程对其体育文化母体态度的转变。体育课程对体育文化是机械认同,还是批判匐新;是作为体育文化的“工具”存在,还是作为体育文化的“主体”存在;是静态的“复制”体育文化,还是动态的“生成”体育文化,不同的选择表示着截然不同的体育课程范式。因而,从这一层次来看,我们对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及理论探究亟待反思。首先,我国学校体育的课程发展与体育文化之间仅仅呈现出“工具——实体”性关系,即课程仅仅是作为体育文化的工具而存在,或仅仅是作为发挥体育文化的某项生物功能而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