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半工半读”是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要保证“半工半读”的培养质量,教学改革是关键。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在积极探索“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对课程体系构成、教学实施计划、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
周济部长强调,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支持工学结合的有效开展,积极推进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是今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长远目标。本文提出高职教育实施半工半读,实训基地建设是前提,课程建设是保障,“学分银行”是有效途径,并就如何依托“学分银行”实施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和重点。文章通过对这种培养模式的几个关键环节的阐释,使各地在建立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和重点。文章通过对这种培养模式的几个关键环节的阐释,使各地在建立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中职学校半工半读实践作为校企合作背景下海南职业教育的一种新育人模式,创新和发展了海南中职学校的办学实践,初步形成了“海南模式”的半工半读制度。其突出特点是抓住了三个关键环节:招生、半工半读、就业。要健全“海南模式”,需各级政府给予指导,各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要重点建立: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构建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立完善保障与评价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7.
职教通讯     
各地各校积极开展半工半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天津市:在总结20世纪50年代开展半工半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半工半读的办学体制,完美支撑半工半读的配套制度,积极进行新形势下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试验。一是紧贴经济发展设置专业。二是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三是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宁夏水利电力工程学校在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中所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利弊关系并提出自己对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半工半读制度对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与劳动相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探索的主要模式有“三段式”教学模式、订单培养模式、产教一体化模式;制度保障有灵活的分学制、基于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相似文献   

10.
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打破传统学科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双证书制培养模式及其他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最终目的是使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各类技能型应用人才,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技工学校学生中实施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不仅是解决家庭贫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经济困难,更重要的是贯彻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是落实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是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一项战略任务。在技工学校学生中实施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是技工学校加强针对性培养的需要,是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需要,而且也是全面提升教学能力与社会发展同步的需要。技工学校如何实施半工半读教学,更好适应快速发展社会乃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一个迫切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实施“半工半读”制度的基本条件、途径、方法和效益,介绍了济南市历城职业中专在“工厂化”模式下实施“半工半读”制度的369框架。  相似文献   

13.
动态     
《教育与职业》2007,(16):111-111
上海五部门推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重庆“准入制”规范中职半工半读;广西规范中职“半工半读”办学模式;山东高职干部挂职本科院校;山西中职学校生源范围扩大首次招收退役士兵;成都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实行相同学费标准;  相似文献   

14.
半工半读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减少盲目性,很多高职院校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该文旨在通过高职生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促进学理深入,从而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增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青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职业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部大力提倡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职业院校普遍采用。但目前这种办学模式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如何推进校企深层融合。实现企业利益与学校利益的“共赢”,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目标。青岛市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改革上有着良好的基础。近两年来。又在推进此模式的纵深发展、横向发展和规范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新的、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半工半读是当代一种重要的职业教育模式,它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行工学交替、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效的职教模式。本文就中职校服装专业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模式,介绍了半工半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现实意义、实施方案及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职业学校开展半工半读实践提高了学生自我认可度,有效促进了职业学校自身发展,企业获得了优秀员工,培养了学生自力更生的能力。但是同样在“工”与“读”对口程度、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政策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今后应当从提高认识、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和强化政策支持等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半工半读职教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培养模式。本文以上海石化工业学校的实践为案例,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职教培养模式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凭借地缘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积极探索、研究职业教育的规律,与多家规模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和人才订单培养协议,逐步形成了计划双纲、管理双轨、教育“双师”、效益双赢的“四双”半工半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珠三角”地区开展半工半读中职教育,可以使更多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学到知识技能,顺利就业,缓解山区落后的经济与教育状况。研究“珠三角”地区中职教育半工半读的陈村模式,并从质量观、经济观与生命观的角度全方位地探讨陈村职业学校扶贫式半工半读模式的界定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