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经济》2005,(1):9-9
据法制日报报道,国务院新闻办2004年12月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04年12月22日起施行。司法解释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和侵犯著作权罪的起刑标准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为3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蒋易轩 《大观周刊》2012,(44):83-83
在知识经济时代,商标权已经成为国家、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权利。我国目前主要采用民事和行政措施保护商标,但效果有限,只有完善相关领域内的刑事立法,才能更为有力地打击犯罪行为。通过分析我国《刑法》第213至215条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罪等罪名,指出我国目前在商标权刑法保护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3.
《出版发行研究》2005,(2):59-59
1.广州市雅诗兰黛化妆品有限公司名称侵权案。2.深圳温鸿家私实业公司和宏辉皮具厂假冒“路易威登”注册商标案。3.深圳东莞一团伙假冒美国思科技术公司注册商标案。4.上海松江区一窝点假冒“阿迪达斯”注册商标案。5.扬州苏鳄服饰公司假冒“鳄鱼”注册商标案。6.南京“9·26”特大侵权盗版案。7.Guthrie(顾然地)犯罪团伙跨国销售侵权复制品案。8.辽宁省“7·15”特大盗版光盘案。9.北京中新联公司和天津民族光盘公司盗版微软公司产品案。10.宾丝丽雅公司专利维权案。中国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公布2004年侵犯知识产权的“十大案件”…  相似文献   

4.
从《刑法》角度探析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刑法第 329 条分 2 款规定了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其第一款规定:"抢夺、窃取国家所有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三款规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规定的其它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司法解释,本条第一款规定了本罪罪状及基本法定刑,第三款规定了本罪与其它犯罪发生想象竞合时的处理原则.对于司法解释所确定的罪名,刑法理论上也没有太多异议.  相似文献   

5.
话中有画     
“十六大会议主题及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备受世界瞩目。” 报名采访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记者达1371人,大大超过了采访历次党代会的记者人数。 “这是国内获准出售的罚没假冒商品惟一的注册商标。”  相似文献   

6.
法律解释具有依附性,但是法律解释不只是对立法者原意的解读。法官判决需要法律文本给予支持,但是法官不只是依据法律文本的判决机器,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历史视域对法律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规范性法律解释同样如此,在本体论的法律解释学看来,规范性法律解释对法律文本进行解释时不可能不创造法律——"立法",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最高司法机关的规范性司法解释可以任意造法,它需要一定的限制——对法律文本的的规范性司法解释要限定在程序法方面。  相似文献   

7.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中"亲友"的含义存在不同的解释。"亲友"概念的法律界定是本罪认定的关键。为了准确认定本罪,必须对本罪的罪名进行相应的修改。  相似文献   

8.
孙瑞灼 《今传媒》2009,(11):103-10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9年5月26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媒体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生产、销售假药、劣药,仍为其刊登假药广告,将被以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的共犯追究刑责.(5月27日<中国网>)  相似文献   

9.
非法出版物是指未经国家批准的出版单位出版的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出版物,以及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未经批准擅自出版的出版物.其范围涵盖了盗印的合法出版物,内容涉黄、迷信的非法出版物等十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非法出版物解释>)的解释,非法出版物犯罪涉及的罪名包括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侮辱罪,诽谤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传播淫秽物品罪,非法经营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等.其中,行为人既实施了非法复制发行他人出版物,又实施了销售非法复制的出版物的行为,罪名如何适用,是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本文拟结合以下几个案例,对非法出版物犯罪罪名适用中的几个争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档案广角     
《湖北档案》2013,(5):1-1
5月3日,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明确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解释》共计二十二条,首次明确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食  相似文献   

11.
刘凯  赵思思 《大观周刊》2012,(39):305-306
《刑法修正案(八)》增设第133条之一醉酒危险驾驶罪,争议颇大:醉酒危险驾驶罪是过失犯罪还是故意犯罪?醉酒驾驶出现致人伤亡结果时,处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法》115条第一款)或交通肇事罪(《最高法关于交通肇事案件具体应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是否合适?醉酒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是否正当?本文通过对醉酒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分析和与相关罪名的比对、分析,试对以上问题作出粗线探析。  相似文献   

12.
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8月31日公告公布了《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法院对涉及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名誉权案件的审理规范。该司法解释已于同年9月15日起正式施行。 这项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规定,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当事人以转载者侵害其名誉权向  相似文献   

13.
正在拟订的司法解释最大的亮点在于规范职务犯罪案件的量刑。针对职务犯罪案件存在适用缓免刑比例偏高的问题,将明确不得使用缓免刑的具体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在拟订一份有关渎职犯罪的司法解释,以明确此类犯罪的入罪和量刑标准。8月28日,《中国新闻周刊》从有关方面获悉该消息。据消息提供人士分析,该司法解释出台后,将为惩处官员渎职提供更具体的法律依据,客观上也会加大惩处官员渎职力度,解决渎职犯罪惩处过轻问题。近日,先是哈尔滨发生"地面塌陷""桥梁侧翻"事故,随后延安境内发生特大交通事故,形形色色的事故背后往往有涉嫌失职、渎职官员的"黑影"。"渎职犯罪是‘不揣腰包的’腐败,如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最高法院对“强奸幼女罪”做出了一个司法解释:“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行为人确实不知对方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言辞激烈地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从实践上看,这一解释可能有利于某些特殊群体的犯罪和非法行为。  相似文献   

16.
王妍  季凤建 《大观周刊》2011,(34):55-55,179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7条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刑事诉讼程序过程中,刑事被害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89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一审宣判前提起;没提起的,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法院于去年8月31日公告公布《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已于9月15日起施行。这是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以来,最高法院在总结5年来审判实践基础上针对审理名誉权案件中提出的一些如何适用法律问题所颁发的又一件重要司法解释,主要内容同新闻工作有关。这件司法解释有个重要特征就是注意到新闻工作的特殊规律,划清正当的新闻报道和名誉侵权的界限,有利于保护新闻报道的正常进行。表明我国年轻的”新闻侵权法”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8.
质疑图书注册商标□刘文1993年底,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别出心裁,为其出版的“布老虎”丛书申请了注册商标,此举在出版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较大反响。随后,不少出版社亦纷纷步其后尘、仿而效之。对图书注册商标究竟应作何评价?业内人士普遍看好,认为它能体现出版社...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21,(1):64-74
"深度伪造"违法信息的法律风险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深度学习和信息伪造双层次技术结合导致违法信息的算法传播。基于282份网络违法信息传播的裁判文书反映的结果和相关司法解释的分析,可知司法实践中已普遍将传播数量作为入罪标准。随着算法推荐、算法歧视、网络爬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伪造"违法信息算法传播入罪存在诸多司法适用困境。具体而言:单纯"深度伪造"违法信息传播数量并不具有刑法法益侵害性;"深度伪造"传播数量易达至入罪标准,降低入罪门槛;现有技术无法剔除异常传播的数量,计量认定过于宽泛化。为解决"深度伪造"违法信息事实认定方面的司法困扰,本文在规范体系下提出算法传播入罪风险的破解路径。主要包括:"深度伪造"违法信息算法传播行为应具有刑法法益侵害的现实性;"深度伪造"违法信息算法传播数量关联结果与现实危害后果应具有等价性;"深度伪造"违法信息算法传播计量事实的认定应符合相对确凿性,适用优势证据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的婚姻以家庭本位主导,现在逐步向个人本位发展,这很深刻地体现在了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随之引起的各种纠纷也需要法律的介入干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颁布的,也无疑是对自由化趋势的附和。实施半年多以来,关于婚姻法解释(三)大多的争议慢慢退去,但对于夫妻财产部分的条文的争议有增无减,随着具体案件的判决,也让更多人在婚前关注和这一规定相关的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