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努力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孟群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自治区的面积占全国面积的64.3%,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维护56个民族的大团结,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的繁荣和幸福,而且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少数民...  相似文献   

2.
一、民族地方初中体育中注入民族舞蹈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155个,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自治旗)。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达到44个,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6%。而吉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4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已形成自身体系和特色,至1988年全国民族院校已培养出各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15万多人。1950年,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为1.285人,占大学生总数0.93%,1988年,上升为175,400人,已占全国大学生总数6.1%,比建国初期增长97.6倍。不仅有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还有了少数民族研究生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教育的发达与否,关系到民族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与经济的繁荣,也关系到民族的团结与政治稳定,因此发展民族教育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甘肃省是我国多民族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省,尤其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为缓慢。所以,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对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步伐,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甘肃省各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85.6万多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3%,共有已识别的少数民族43个,居住在占全省总面积38%的土地上。其中人口较多的  相似文献   

5.
●板块一 知识要点精讲(一 )我国的少数民族及其分布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 ,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 56个。在中国 ,由于汉族以外的 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 ,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1 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 ,在全国总人口中 ,汉族人口占92 % ,少数民族人口占 8%。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大杂居 ,小聚居 ,相互交错杂居。汉族集中地区也有少数民族聚居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  相似文献   

6.
至2005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3294019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8.49%;独立设置的民族中学(含职业中学)131所,民族小学159所;中等职业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6.13万人;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在校生7.36万人;学前阶段少数民族在校生23.65万人,占全省总数的34.2%;全省少数民族专任教师135094人,占教师总数的38.51%。全省民族教育体系得到建立和健全,为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省有1475.6万少数民族人口,居全国第三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8%,列全国第五。少数民族覆盖全国所有少数民族类别,有55个,其中17个为世居民族。我省…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拥有11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其余5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912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7.5%左右。尽管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不大,但是,他们在国家事务中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在客观上主要有三方面重要因素:民族自治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几乎全部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名贵药材、热带作物及畜牧业基地均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边境90%的地区为少数民族所居,许多民族跨境而居。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上使少数民族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防以及四个现代化建设舞台上扮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56个民族中,有55个是少数民族,人口约7000万,仅占全国总人口的8%,但却居住在占全国面积62.5%的广大区域。我国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名贵药材资源、热带作物以及畜牧业基地,绝大部分,有的甚至全部分布在这占国土面积62.5%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特点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但是,目前大部分民族地区的资源尚未得到开发,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至今还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9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经济开发战略的重点将转移到这些地方,届时将需要大批各级各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与控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汉族人口占了总人口的91.96%,少数民族占8.04%。自1949年全国解放以来,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逐年增大,由1953年的5.9%,增加到如今的8.04%,特别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少数民族人口的绝对数已达九千多万。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变化,与我们党和政府推行的民族政策以及民族人口政策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一贵州是一个有916万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0%以上,少数民族居住地,占全省总面积的55%以上。大量的地上和地下资源也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培养民族人才,发展民族教育,乃是开发贵州,振兴贵州经济,使贵州腾飞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柬埔寨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有二十多个民族。吉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最早定居在柬埔寨的古老民族之一。少数民族有占族(亦称占族越南人,集中于磅湛、等省)、普农族(集中于北部高原地区)、傣族(集中于西南边区)、库依族(集中于北部磅同省境内)等。另外,还有几十万华侨和中国血统的的柬埔寨人。根据我国大量古籍文献记载,柬埔寨民族起源于我国古代云南省境内的昆明族(即吉蔑族)。从两汉至唐朝初叶我国云南省住的一些少数民族陆续南迁,进入印度支那半  相似文献   

12.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教育的持续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社会进步。抓好民族  相似文献   

13.
一、我省省情决定了举办民族寄宿制教育的必要性众所周知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山区省份。农业人口占 80 %。高原、山地占全省面积的 86%。共有48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3 7.85 % ,有 1 3 3 3 .96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数位居全国第三。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高山深谷之中 ,其聚居地也是我省最为贫困落后的地区。全省 48个国家重点扶持县中 ,自治州之中的县或自治县就占3 4个 ,占 70 . 83 %。全省尚未实现“普九”的 5 2个县中 ,自治州之中的县或自治县就占 3 4个 ,达 65 .3 8%。其余 2 2个未实现“普九”县中 ,少数民族人口也占较大比…  相似文献   

14.
位于我国西南西北的云、贵、川、藏、陕、甘、宁、青、新等西部九省区,拥有2亿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3%)和5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5%),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对其开发利用,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在这里居住着50个以上的兄弟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种类的90%以上。拥有人口近5千万,约占全国少数民族入口总数的66%,占西部九省区人口总数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素质低是造成民族基础教育落后的直接原因。因此,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不仅关系到在职民族师资队伍的稳定、提高,同时更关系到民族基础教育的质量的提高,关系到我国2000年“普九”工程的顺利实现。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作为我国大学生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对其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人才的培养,更关系到民族团结稳定的大局和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文章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出发,结合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教育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西部开发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个传统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范畴 ,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指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广西 5个民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 5个多民族省份 ,陕西、山西省和重庆市也被划归西部之内。约占国土总面积 68%左右的西部地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 ,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约占 3 3 % ,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78%。除高山、畲、黎、朝鲜、赫哲等少数几个民族以外 ,我国其他 5 0余个少数民族的主体或其相当部分的人口 ,都主要分布在广大的西部地区 ,占全国民族总数的 92 7%。那么西部开发与民族教育关系如何 ?如何根据二者关系研究和规划…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教育公平具有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里,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北地区,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西北地区就有45个。他们分属于14个民族自治州和26个民族自治县,人口约1512.17万人,占西北地区总人口的18.4%。长期以来生产力水平普遍偏低,与经济迅速崛起的东部沿海地区存在着很大差距,虽然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很多,但教育滞后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世界贫困差距就是知识差距”,西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涉及少数民族群众…  相似文献   

1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政治制度。实践证明,这项制度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因而是完全正确的。截止到1990年底,我国共建立了159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和124个自治县(旗)。55个少数民族中有45个实行了区域自治,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7%,民族自治地方的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民族团结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仅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谈几点认识。一、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少数民族在校生和教师数均以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大幅度增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程度有很大提高。四十多年来,各类学校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造就了一代新型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队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成为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为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