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01979年9月14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吴晗、袁震夫妇举行的追悼会现场,挂满了吴晗生前好友送的挽联、挽诗、挽词,其中一幅挽诗写道:“《罢官》容易折腰难,忆昔《投枪》梦一般。《灯下集》中勤考据,《三家村》里错帮闲。低头四改《朱元璋》,举眼千回未过关。夫妇双双飞去也.只留鸿爪在人间。”  相似文献   

2.
1931年6月到1933年2月,瞿秋白、杨之华夫妇经由冯雪峰介绍,隐居在上海南市紫霞路68号谢家.谢家即谢旦如、钱云锦夫妇家.在这期间,瞿秋白撰写和翻译了大量的各种文章,包括较有系统地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理论与苏俄文学作品,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奠基者之一.杨之华也开始学习翻译(这些译稿经过瞿秋自修改,现已收入<瞿秋白文集>),并"破例"创作了几万字小说<豆腐阿姐>等.更重要的是瞿秋白、杨之华夫妇与鲁迅夫妇的交往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正>吴晗(1909—1969),浙江义乌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吴晗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副市长等职,对明史研究尤为精深,主要著作有《明史简述》、《读史札记》、《胡应麟年谱》、《朱元璋传》、《海瑞罢官》等。吴晗的一生,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众多精深宏富论著,也是历经多年寻书、读书而自然结下的累累硕果。一、少年时代:废寝忘食的"蛀书虫"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曾经涌现出一批夫妻二人均从事过新闻工作的夫妇报人.笔者对此作了梳理、总结并简单分析. 最早的夫妇报人应该是梁启超和李蕙仙夫妇.梁启超是维新时期著名的报刊宣传活动家,他以<时务报>为宣传阵地,发表<变法通义>等数十篇文章,鼓吹变法救亡.他的文章文笔畅达,感情充沛,使该报历久不衰,梁启超也因为在该报上的宣传而轰动朝野,成为一代知名的报人.梁启超夫人李蕙仙是礼部尚书李端的堂妹,身出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受当时康有为、梁启超所鼓吹的维新变法思潮的影响,李蕙仙主张妇女解放,并参与办报,是我国早期的女报人之一.1898年中国第一份妇女报纸<女学报>在上海创刊,该报宣传变法,提倡女学、女权和妇女参政,并且其撰稿人和主编全部是女性,李蕙仙是<女学报>的主笔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达州市达川区沿河乡7村6组村民卢某夫妇在新疆务工,其女儿也跟随在新疆生活。今年,女儿该上学了,夫妇两到当地学校去咨询上学情况,按当地要求需提供夫妇的结婚证、身份证、户籍证明、务工缴纳社保等资料。但由于长年在外务工,经常变动地方,夫妇两的结婚证、当地户籍证明等资料遗失。女儿上学资料难提供齐全,夫妇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前世所遗珍宝为数众多,历代士大夫阶层皆有赏玩古董之雅好.西晋张华"曾收藏天下奇秘","由是博物洽闻,世无与比".宋代欧阳修撰成<考古录>,"辑三代鼎彝,长而明之",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也嗜古成癖.著名的<金石录>就是在对古器物:把玩咀嚼"中写成的.记述南宋杭州土俗民风的<都城纪胜>一书"诸行"中,出现专门买卖"骨董"的商市,"如七谓之'骨董行',浴堂谓之'香水行'是也."  相似文献   

7.
王世襄致叶瑜荪 瑜荪先生: 愚夫妇于九月中旬应邀赴美,参加拙作(英文版)<明式家具研究>首发式并在几个博物馆讲学,10月底才经港返京,以致两次来函,迟迟未复,请鉴原.  相似文献   

8.
石康,作家、编剧.生于1968年,北京人.大学在联大航天工程学院电子系读计算机软件专业,研究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读技术经济专业.1993年起写作至今,著有长篇小说<晃晃悠悠>、<支离破碎>、<一塌糊涂>(合称"青春三部曲")及<在一起>、<激情与迷茫>、<心碎,你好>;随笔集<鸡一嘴鸭一嘴>、<北京姑娘>;电影剧本<大腕>、<北京风情画>、<新摇滚青年>、<普通生活>、<英雄时代的终结>等.  相似文献   

9.
曾有"译界泰斗"美誉的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两人合译的中译英名著,从古代文学到现当代文学,不下百馀种.有<诗经><离骚><史记><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唐宋诗歌文选><宋元平话小说选><资治通鉴><长生殿><牡丹亭><聊斋选><儒林外史><老残游记>等.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翻译的<红楼梦>,最终于1974年完成并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可谓译坛"绝唱".并被认为是迄今最达意的英文译本,在国外获得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0.
去年十月下旬,我赴湖州参加"皕宋楼暨江南藏书文化国际研讨会",在会上有幸拜见了同来参会的来新夏先生夫妇. 来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目录学专家.我因刚读完来先生的新版的学术随笔集<邃谷师友>(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8月版),相信透过这些文字,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来先生.  相似文献   

11.
在<方志敏文集>里,我们看到方志敏的早期作品<呕血>、<我的心>、<同情心>以及白话小说<谋事>分别发表在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上面.其实在<觉悟>副刊上还发表了一首方志敏的散文诗<哭声>,这首诗比上述作品发表的还早.  相似文献   

12.
一 现代游击队员的形象我们一点也不陌生,在小说中、电影里经常可以见到,比如<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地下游击队>、<桥>、<地道战>等.贺绿汀创作的<游击队之歌>更是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3.
一月五日 星三 腊月初七日 晴寒如昨 王剑英来,与之论<古今人表>(<汉书>)著者之意在通古今、别善恶.或以缺今人,非原书者,非也.今人即<纪>、<表>、<志>、<传>所别.  相似文献   

14.
史量才(1870至1934),祖籍南京,生于上海.1912至1934年主持<申报>,1929至1934年主持<新闻报>.1912年,三十二岁的史量才买下<申报>.接手后大力进行改革,延揽人才,实行企业化经营.<申报>在史量才主持期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办流通图书馆和业余补习学校,出版<申报丛书>、<申报年鉴>,编绘<中国分省地图>、<中华民国新地图>等.  相似文献   

15.
浙江档案馆新的查档阅览厅于7月份开始接待用户.在宽敞明亮的阅览大厅开辟了无密级的现行公务文件、资料开架阅览,提供给用户自己查阅.开架阅览的资料主要有:<国务院公报>、<浙江政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浙江省法规规章汇编>、<劳动工作文献选编>、<社会保险工作文件汇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浙江年鉴>、<浙江经济年鉴>、<浙江统计年鉴>、<浙江省文史资料>、<黄埔军校同学录>、省级先进(劳模)名单、浙江省各市县地方志等.  相似文献   

16.
一个心愿 我在北京大学西语系法国文学专业就读时,老师就重点介绍了普鲁斯特和他的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以下称<追忆>),读过这部巨著的片段,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部巨著有七卷小说组成,长达200万字,书名分别是:<在斯万家那边>、<在少女们身边>、 <盖尔芒特家那边>、<索多姆和戈摩尔>、<女囚>、<女逃亡者>、<重新找回的时光>.  相似文献   

17.
王铭珍 《北京档案》2004,(10):46-47
"护国寺,旧称崇国寺,元僧定演建也"(<顺天府志>).崇国寺金已有之,元兵入燕京时,该寺被火焚毁.事后,"元世祖时赐号崇教大师,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别赐地大都,乃兴建兹寺",至今已有717年的悠久历史.此地为元丞相托克托的故宅,昔日在干佛殿内就供奉有托克托夫妇的塑像.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2010,(6):8-8
曹可凡(1963年7月27日-),东方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上海慈善基金会形象大使. 江苏无锡人,生于上海.199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87年相继在上海电视台及东方电视台主持<我们大学生>、<诗与画>、<快乐大转盘>、<共度好时光>、<舞林大会>等栏目及各类文艺晚会.1995年正式调入东视担任职业主持人,主持<共度好时光>、<飞越太平洋>、<综艺晚会>等栏目以及多台大型文艺晚会.  相似文献   

19.
2005年5月各城市畅销杂志上榜率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读者>、<知音>、<故事会>、<家庭>、<青年文摘>、<人之初>、<爱人>、<家庭医生>、<女友>、<小说月报>等10种,这些刊物发行量都在百万份以上,可谓是期刊界的佼佼者,他们的卖点值得我们去研究.杂志的卖点就是能抓住目标读者的消费心理,吸引目标读者的眼球也就是杂志的主导思想.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上榜杂志的主导思想,也就是他们的卖点.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需要新闻周刊而产生新闻周刊的时代.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新闻周刊开始在中国媒体市场上崭露头角,除了历史较久的<瞭望>,新生了<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深圳周刊>、<新民周刊>、<中国新闻周刊>、香港的<凤凰周刊>等一批有影响的新闻周刊,在以关注情感化、实用化的文化生活类为主导的期刊市场开辟了一条新路.今天,我们不能说中国已经进入新闻周刊的时代,因为还没有一份周刊能够同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等相提并论.但是新闻周刊的发展已开始形成自己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