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堂教学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而不再是灌输者。要把传统的师道尊严彻底的抛弃掉,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把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个非常宽松、融洽、和谐、民主、自由、愉悦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探求、质疑、讨论、交流、释疑,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而不再是强行接受知识的机器,要让课堂时时充满“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思维等紧紧地吸引住。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时时充满磁性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堂教学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而不再是灌输者。要把传统的师道尊严彻底的抛弃掉,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把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个非常宽松、融洽、和谐、民主、自由、愉悦的环境中自觉主动地探求、质疑、讨论、交流、释疑,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而不再是强行接受知识的机器,要让课堂时时充满“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思维等紧紧地吸引住。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时时充满磁性呢?一、课堂教学内容要走进学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建构…  相似文献   

3.
于坤 《考试周刊》2010,(22):122-123
身为一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英语课: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有条不紊”地授课,而学生则在下面认真地听讲和记录,但就是缺乏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自然就不高。因此,我认为,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让课堂充满激情,真正有“激情”的英语课堂.不仅仅要求教师充满激情地教,学生也要充满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4.
一、培养自信,让课堂“活”起来的心理支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时刻要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放在首位。只有使学生充满自信,才能使其课堂上充满激情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一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却无精打采,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应充满“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牵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在增强化学课堂吸引力时的四点见解。一、创设和谐气氛,培养创新意识教与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无拘无束、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他们才能自由参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  相似文献   

6.
张大慧 《教师》2012,(5):61-62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学生自尊、自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永远充满“磁性”,活力飞扬。  相似文献   

7.
张坤 《河南教育》2005,(9):40-40
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很少动口动手,一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却无精打采,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而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应充满“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牵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一、创设和谐气氛,培养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无拘无束、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他们才能自由参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氛围里,学…  相似文献   

8.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 ;把创造力还给教师 ,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这是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那么 ,教师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转变教育观念 ,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 ,使全体学生想学、会学、学好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我国教育源远流长 ,有很多优秀的教育传统。但也有许多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观念。在教师角色定位上 ,传统的观念是“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上 ,教师是教学的主宰 ,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扮演着“记者…  相似文献   

9.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呢?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会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就会使课堂充满灵气与活力,使学习事半功倍。其次,课堂教学要注意活跃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因循守旧,人云亦云。再次,要讲究提问艺术,课堂提问要保证问题的质量,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过于深奥,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有话可说。这样,课堂才能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表明:“情感是最好的学习催化剂”。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充满信任,他们才会更加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课堂中,当学生勇敢地举起手时,教师力求回以微笑,当学生回答精彩时,要给他报以掌声。即便对于那些问题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应用机智的语言鼓励他,让他“体面”地坐下,要使学生带着满足回到学生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沉浸在高尚的师爱之中,让学生都有一个健全的人格,生活在希望之中。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呢?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会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就会使课堂充满灵气与活力,使学习事半功倍。其次,课堂教学要注意活跃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因循守旧,人云亦云。再次,要讲究提问艺术,课堂提问要保证问题的质量,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过于深奥,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有话可说。这样,课堂才能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2.
自然、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每一位学生学习数学的理想境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广阔的课堂学习空间,充足的课堂学习时间,合理的课堂学习团队,科学的课堂学习层次,以更好地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更好地有目的地引领学生探究,使学生探索的兴趣得到张扬,探索的思维得到启迪。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激情、充满生命、充满精彩,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快乐、充满喜悦、充满幸福。只要让我们用真情、用关爱、用欣赏来构建数学"生命课堂",那么自然、高效就在你的眼前。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发展和成长。要保证课堂的质量,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就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教师要有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情感和体验,使课堂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使课堂变成富有个性化发展的创造过程,使课堂充满快乐、充满生气、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一、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发现中探索“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方发挥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真正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活跃、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满自信,让课堂始终充满乐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都是每一位教师应认真考虑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传统的”满堂灌”到后来的“满堂问”,学生总是跟随老师的指向,学生的主体思想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课堂上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不懂只能装懂。教师要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的思维”活”起来,给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课堂充满思维的挑战。没有思维的挑战,就不会有艰辛的探索和潜心的研究,思维的火光就不能闪现,学生就得不到成功的愉悦。可见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起来是现代教育对每个教师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蒋军 《教师》2019,(10):56-57
在新时代的教学环境下,如何将童趣与小学课堂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快乐的童年学习到课堂中的语文知识,这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入思索的话题,也是新时代教学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课题。文章从教师、课堂、思维三个方面论述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打造充满童趣的小学语文课堂,在交流互动中让学生们喜欢上语文,真正地使小学语文课堂成为放飞童心、充满童趣的课堂,让课堂成为生活的课堂,成为生命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主渠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这是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作为一位音乐教师,如何使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让音乐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所谓“生命课堂”,就是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即学生能依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同时在教师的积极鼓励引导下大胆想像,展开求异思维,重视思维过程的展示,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知识、智力、情感、人格意义的构建过程。那么,教师如何在新的数学理念的指导下,充分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真正充盈学生的内心世界,让生活的阳光洒满数学课堂,让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数学课堂“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笔者以为: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深深体会到 ,呆板枯燥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趣味索然 ,昏昏欲睡 ,过分紧张又会出现师生情绪不融洽的课堂气氛 ,学生噤若寒蝉 ,一言不发 ;而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 ,学生情绪高昂 ,思维活跃 ,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教 ?我认为一个好教师一定是充满智慧的 ,他的教学也是充满智慧的教学。聪明的老师 ,会努力创设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一、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 ,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心态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学生的学习态度好坏 ,是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