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枫 《情报探索》2012,(1):20-22
分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F(经济)类的修订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的正式出版,各图书馆都面临着《中图法》(第4版)向《中图法》(第5版)过渡的问题。怎样完成新旧版本使用的顺利过渡而又尽可能不影响到读者查找图书,成为各图书馆编目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制定了工作细则,从而实现了两个版本之间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3.
杨玺 《情报探索》2012,(10):125-127
《中图法》的类目设置直接关系着图书馆图书的归类情况.文章分析了《中图法》第五版“H31英语”类的修订特点及问题,并对英语考试等级划分、设立交替类目和完善注释方面提出了修改建议,以期今后对该类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尚雷 《情报探索》2014,(4):120-122
分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的类目变化情况,对其中U类(交通运输)的修订特点进行分析,将其类目设置与第四版进行对比,并指出图书馆标引人员在查找交通运输类相关资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4版与第5版中G250类目的比较,梳理该类的修订情况,从《中图法》第4版G250类目设置上有缺陷、社会发展和图书情报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修订原因,并对G250类目的继续修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第3版相比较,详细准确地给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修改统计数据,并就统计结果进行了充分的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除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档案事业)类的核心期刊。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体系,列出了73个学科  相似文献   

8.
邓维维 《情报探索》2014,(11):127-131
根据图书分类工作实践,从历史沿革、列类原则、标记符号、类目设置等方面对《四库分类法》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进行了比较研究,总结了两部分类法之间的相同与差异。对《四库分类法》提出跳出《四库全书》,在现有古籍的基础上设置类目,添加详细易懂的类目注释,提出电子版、网络版分类法等建议;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类分古籍的类目设置提出类目加细,影响较大的专著设置专类,并针对中华文化文史哲不分家的特点多设置交替类目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注法治中国,共享和谐社会”是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宗旨。随着“共享”在报刊、电视和网络等现代传媒上频频使用,人们意识到我们现在正步入一个“共享时代”。“共享”在《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五版)中释为“共同享有”。这个词应该来自图书馆界的“资源共享”。1973年国际图书馆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图法》第五版修订后的经济类目设置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实践出发探讨了第五版经济类型文献归类的局限性,对规范并有效运用《中图法》五版经济类型文献归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同步辐射光和反射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丙烯酸甲酯9.0~15.5 eV能量范围的真空紫外光电离和光解离.实验测量丙烯酸甲酯的光电离质谱和解离碎片离子m/e=86(C4H6O+2), 85(C4H5O+2), 59(C2H3O+2), 58(C3H6O+), 55(C3H3O+), 42(C3H+6), 31(CH3O+), 27(C2H+3), 和15(CH+3)的光电离效率曲线.并利用量子化学从头算(G3),计算碎片离子的能级,推测它们的解离通道.计算的电离能和出现势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结果表明,丙烯酸甲酯的光电离解离通道以单键断裂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2.
利用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的方法研究了甲基丁烯醇(C5H10O)在9.0~15.5eV的真空紫外光电离和光解离过程.通过测量光电离效率曲线,得到了C5H10O的电离能和主要碎片离子的出现势.通过对实验和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了母体离子可能的光电离解离机理.母体离子的解离通道可以分为2类:由C5H10O+直接发生键断裂的解离和经由过渡态的解离.确定了C4H 5+和C3H 5+离子的过渡态和中间体,其反应势垒与实验解离能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13.
高致病性禽流感正在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 发病急,传播 快,致死率高,对养殖业可造成致命性的打击。在1997年香港禽流感事件中,H5亚型高致病 性禽流感病毒因其首次突破了种间障碍,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虽然该事件无法与以往的人流感的大流行或禽流感的大暴发相比,但却拉开了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并致人死亡的序幕 。不幸的是,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自2003年12月在韩国首次暴发以来,目前已遍及亚洲十 余个国家及地区,并在越南和泰国发生了人类感染并致死亡的事件。我国自2004年1月27日 在广西报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来,至今已在十余个省市陆续发生,形势非常严峻。 因此,对禽流感病毒的种间传播及致病机制、流感病毒的分子变异机理、新 型流感病毒的预测、禽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及人用疫苗的研制等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 迫在眉睫,为从根本上控制和防治禽流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同时叙述了人感染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发病情况和日常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潘懿  蒙振亩  黄宝学 《大众科技》2012,(8):176-177,171
使用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5株)、禽流感H5+H9(Re-5、Re-2株)二价灭活疫苗对百色市林下鸡场灵山土鸡开展免疫,免疫后采样检测H5、H9抗体水平。结果表明,1次免疫与2次加强免疫抗体高峰值分别在免疫后45d、60d,60 d后1次免疫鸡群抗体开始衰退;1次免疫H5+H9二价苗比1次免疫H5单价苗H5抗体衰退速度较慢;H9抗体滴度普遍高于H5并且衰退速度慢;二次免疫的抗体水平普遍高于一次免疫,抗体水平与免疫次数呈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玉  许昌泰 《现代情报》2010,30(10):23-25
目的:对我国科学院生物医学部部分院士(n=30)进行个人绩效评价,探索H指数与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与科学家的关系,为研究计量学相关课题提供依据。方法:借助美国Thomson Scientific公司研发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由"作者"及"地址"的检索途径分别检索出中国科学院部分院士在2000-2009年间所发表的文章,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每位院士的H指数,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国科学院生物医学部30名院士的H指数2~31,中位数11;每人被引频次11~5693,中位数415;篇均被引次数1.38~16.89,中位数4~56。在所选取的30名样本中,有7位院士的H指数达到了赫什提出的"如果在从事科研工作20年后,H指数能达到20,就能够算的上是一名成功的科学家了"这一标准。结论:H指数与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具有一定相关性。我国科研人员的H指数与世界著名科学家有一定差距,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所选数据库有关,同时也与我国整体科研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许晓刚   《科技风》2014,(6):51-53
为研究吸附气体小分子的石墨烯紫外光谱,可以能够灵敏准确的测量出石墨烯吸附的气体小分子的种类。本文采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的基组上优化了吸附CO,H2O,CH4气体分子的石墨烯的稳定结构。采用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的基组上计算了吸附CO,H2O,CH4气体分子的石墨烯的稳定状态下的电子结构。基于Gelius模型,算出其紫外光谱。这为通过光学手段研究和制备高灵敏度的气体小分子探测器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禽流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主要引起禽类流感。1997年首次证明禽 流感病毒(A/Ho ng Kong/156/97)H5N1亚型可感染人,其后在我国内地、香港及荷兰等地又至少发生了5起禽 流感病毒的人间感染。目前,禽流感病毒正在我国及亚洲部分地区肆虐,已造成很大的经济 损失和社会影响,禽流感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新发传染病。本文拟就禽流感病毒的基 因特征、致病性及特异检测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吴为民 《现代情报》2015,35(2):165-168
利用文献和书目数据调查法,对《中图法》专业英语的分类研究和分类实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专业英语的分类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存在诸多问题。根据组配分类技术,本文提出专业英语宜"入H31,并采用组配编号法",组配级次宜选择专业名称对应的类号等级;对于超过四级类号的专业,宜以四级类号为上限。  相似文献   

19.
吴润珍  傅亚祝 《情报探索》2013,(12):129-131,135
将《中图法》第五版TP类的修订与第四版进行比较,认为第五版通过调整类目体系、规范类名、细分类目、更新术语、改进注释、停用过时类目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类目的深度控制.通过实例分析了《中图法》第五版TP类的修订内容,指出修订后的TP类在类目设置、类目结构上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甲氧苄啶胶囊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三乙胺(70:3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3nm;流速为1.3ml/min。结果:该方法在0.008mg/ml~0.08mg/ml范围内,小檗碱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3.106E-08x+4.980E-05,线性相关系数r=0.9999,回收率为99.8%,重复性实验RSD=0.31%(n=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该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