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为例,对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信息互动进行具体分析,探讨现今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信息互动具有的规律,进而对突发事件中政府的信息互动机制加以改善,以更好地为社会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互动问答平台的信息检索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网络互动问答平台进行了介绍,构建了一个基于网络互动问答平台的信息检索模式。该模式阐释了网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一般过程,对于互动问答平台上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进行了序化和梳理。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日益频发的突发事件和互联网络影响力的提升,网络媒介对突发事件日益关注。网络的及时性、交互性和信息海量性与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公共性、复杂性的交互作用,进一步点燃了网络舆论激情。通过话语互动过程,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得以充分表达。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却不得不面对多元化、情绪化和群体极化的公共理性困境,并指向公共理性这一价值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利用信息提取工具包GooSeeker中的抓取规则编辑器MetaStudio和页面信息抓取工具DataScraper等分工合作,挖掘突发事件的网媒报道数据,获得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散点图。利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拟合法,获取各种舆情数据的拟合函数,并以近年来的突发事件作为相关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根据各网络舆情的函数特征,其演化模式可分为突发型、连续型和复合型等,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揭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和演化规律,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实时应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5,(17):39-43
本文以人民日报及其官方微博对"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的报道为例,阐述了报网互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传播策略。微博的及时、互动和全媒体,报纸的专业、深度和权威,在报网互动中实现优势互补,对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和应急处置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报网互动是报纸等传统媒体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与线下融合传播的P2P模式的一种路径,也通过报纸与微博的"双向议程设置"、"影响力共享"等,将报纸和微博的内容生产能力和信息表现优势进行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6.
朱颖 《中国出版》2024,(6):28-33
政务微博是政府发布官方信息、提供公共服务、收集民意的主要平台。惠农政策信息通过农业农村管理机构的官方微博向外传递,微博传递信息的具体模式对惠农政策信息传播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信息结构、用户互动、传播内容三方面对微博平台的惠农政策信息传播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社会网络视角下,信息传播结构和信息互动形式以及信息传播内容分别形成了信息传播结构相似的惯性行为模式、信息用户积极互动的情感互动模式以及信息内容以官方信息为主的责任担当模式三种惠农政策信息传播模式,这三种模式对应生成了惠农政策信息传播的本体效能、节点效能和标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网络天生就是自由派”。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结构,信息单向流动变成了双向沟通。网络也从最初的信息传播工具发展成为传播内容的原发地,成为信息聚合与传播的集散地。与传统纸质、电子媒体相比,网络因其全时、无界、互动等特点,在突发事件传播中成为社会舆论演变的主导力量,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传媒的“轴心”。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会在第一时间上网,将自己的见闻以文字、图片或音像的形式发布出来。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媒体中.网络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的即时播报或准即时播报,在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中占得一定的先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大众知晓信息、作出反应。网络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不仅具有多媒体的优势,还具有“超链接”的特点,通过链接和新闻聚合(RSS),在网络媒体之间、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形成充分的互动.在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9.
樊文涛 《新闻世界》2013,(4):197-198
本文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分别对突发事件与媒体互动研究、微博对突发事件的作用与影响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归纳了学者对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影响模式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指出了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及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常规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往往藏匿于海量的网络信息之中,这些信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非常规突发事件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直接影响事件的发展过程.本文以非常规突发事件从酝酿到爆发再到演化为生命周期,探讨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过程以及针对网络舆情所进行的应急管理,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与微博信息的爆发性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信息流是突发事件监控预警中重要的信息来源,通过研究信息流的爆发特性可以及时的了解事件发展的状态.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对新闻渠道和微博两种渠道的信息爆发性模式进行了分析,对28起突发事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两种渠道的信息爆发模式上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渠道在信息爆发模式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与突发事件类型有关,而且与突发事件的等级有关.进而对两种渠道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博信息演化过程快于新闻报道.结论对于突发事件监控预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面临着社交媒体上信息过剩与优质信息匮乏并存;面临如何处理遇难者生前在网络上的信息的尴尬;传统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如何在社交媒体时代更具竞争力;突发事件报道面临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伦理的冲突等新问题。今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发展方向和可尝试的路径:媒体突发事件报道应该对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进行核实;谨慎公开遇难者生前的网络信息;传统媒体应该在内容和渠道两方面上努力,寻求突破困境之路;突发事件报道应更多地聚焦于突发事件本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网络空间治理是现代化治理课题的应有之义,识别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及演化路径,对化解网络舆情、净化网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信息生态理论,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csQCA)对2018-2022年间发生的40个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案例进行分析,考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及演化的必要条件及各因素组合方式,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组态下的代表性案例进行过程追踪分析,进一步探索网络舆情信息生态系统中各信息因子组合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及因果机制。【结果】信息敏感度、网民参与度、技术硬环境是影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演化的必要条件,网媒报道量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演化具有重要影响。【结论】根据分析结果,应从做好监测预警工作、规制信息人行为、畅通多元沟通渠道出发净化网络舆情信息生态。  相似文献   

14.
鄢睿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121-122
随着网络媒体参与到公共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使得突发事件的传播变得迅速而广泛.同时,网络媒体颠覆了突发事件原有的传播模式,突发事件的舆论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态势.本文探讨了网络媒体中公共突发事件的传播模式的转型,总结出突发事件网络传播中以网络媒体的传播为先导的循环交互模式,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吴瑶  韦妙 《青年记者》2012,(30):76-77
微博基于独特的传播模式,在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的公共性突发事件中,发挥的不只是传播信息如此单一的作用,而是担负了多方位的角色。微博作为新的信息源、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新的互动平台,为议程设置功能提供了新的选择。而议程设置在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高科技筑就的先进信息网络,使得信息传递异常迅速,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反应与互动也十分及时。在当前网络环境下,政府只有积极提升公关处理能力,坦诚面对公众,才能更好应对突发事件,在公众面前树立威信。2010年8月14日,河南省温县公安局副政委范永祥驾  相似文献   

17.
洪燕 《新闻世界》2013,(12):108-109
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面临着全新的信息传播格局。在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新媒体促成了其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信息传播空间的拓宽以及公民与媒体互动的实现,但是同时,新媒体也加剧了突发事件传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电视媒体做好电视与网络互动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形成协同效应,互相支持优化功能并扩大彼此的影响力。利用网络资源延伸新闻价值 如果说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为单向.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模式为互动,那么,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模式将发展为多动。  相似文献   

19.
透析人内搜索的创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诗敏 《今传媒》2009,(12):108-109
人肉搜索最早诞生于猫扑网络社区,表现为网络社区成员之间的、网络社区成员与普通网民之间的互动模式,通过大规模的网民参与和互动推动实现信息共享,从而顺畅搜索过程。  相似文献   

20.
微博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巧家爆炸案"微博信息传播呈现出突发期、扩散期、消退期、回现期和长尾期五个阶段,各阶段的不同特征与效应,对于认识突发事件与微博传播的本质性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要挖掘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各阶段的特征,从信息传播和社会互动的视角,探索突发事件在微博平台中的传播规律及价值功能,为突发事件处置提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