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潮汕“讲古”的历史演变及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对潮汕传统民间艺术--讲古艺术进行探讨.对潮汕讲古艺术的概念界定、内容题材、表演形式、历史概况、文化功能等进行研究和概述.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前30年的潮汕文学,是抗战以来潮汕大众文学的延续和发展,它将潮汕大众文学推向一个高峰。其发展的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都以工农兵文学尤其是农民文学为特色,是翻身农民的纯真感情和政治热情相结合的结果,也是潮汕民间通俗文学形式与革命文学模式的有机融合。尽管这些创作成果是在文学的审美意识基本缺席的状况下取得的,仍不失为现当代潮汕文学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标。  相似文献   

3.
潮汕善堂,是卓具潮汕本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间慈善机构。它存恤孤苦、救灾赈灾,修桥补路、服务公益,收尸埋骨、恤死善后,祀神祈福、慰祭孤魂,在潮汕地区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积极社会功能。但从管理的现代视角看,大多数善堂在人员管理、资金来源、服务内容、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不足,制约着其慈善影响力的发挥。要促进潮汕善堂与现代慈善接轨,需要从善堂自身建设和政府引导支持两方面下功夫,以更好弘扬这一民间慈善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潮汕文化是在古闽越文化基础上,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俚僚畲蛋等族文化而形成的。这是湖汕文化的本质特点。本文就根据这一主要论点,粗略地概括了潮汕文化在结构、形式、发展及影响方面的一般特点,说明其作用及其应具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隋樾 《文教资料》2010,(15):64-65
潮汕商人的成功离不开“人和”这一要素,更离不开当地文化对其待人处事方式的影响。本文从文化角度浅析了潮汕文化中三个最显著的代表元素——侨批、潮汕话和功夫茶,对潮商建立人际网络、进行商务沟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工夫茶是我国茶艺的古典流派。潮汕工夫茶传承古代工夫茶的固有精华,并历经千余年的不断积累、扬弃和发展。最终“定居”于潮汕地区,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潮汕工夫茶”,在中国茶艺之林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7.
潮汕文化是一种以南海之滨的潮汕地区为主体的地域性群体文化,以古越文化为原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各种文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本文就潮汕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位置及其演变历程、区位和文化特色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潮汕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但又不同于以地域为绝对特征的如齐鲁文化、荆楚文化等地方文化。潮汕文化由遍布海内外的潮人——本土1000多万,世界各地又1000多万创造出来,经过长期传播与发展,及与海洋文化的交流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  相似文献   

9.
<正>“担凳仔,听古仔”,茶楼内,凉亭外,或是街口的大榕树下,听讲古人说书,曾是广府人茶余饭后的重要娱乐活动。所谓粤语讲古,其实是一种用粤语说书的艺术形式。说书艺人被称为“讲古佬”,他们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广州话版”的再加工,在说书过程中,用到大量本地民间成语、谚语或俗语等,注重粤语的韵律性和节奏感。“讲古佬”只需手持醒木和折扇,精彩“古仔”便能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0.
美在距离中产生。郭启宏是潮籍作家,这一点使他与其他潮籍作家有共通的命脉;但郭启宏青年时代便离开了潮汕,求学广州,然后分配到北京,旅居京华数十年之久,这使他与潮汕本土作家拉开了一段距离。如果说,潮汕本土作家表现潮汕民众的生活,常因“身在此山中”而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那么,郭启宏则因作为置身于潮汕本土之外的潮籍作家,能够在一定距离之外来审视、反省与描绘潮汕人民的生活,他更能在潮汕与外地(特别是北京)的反差中,获得许许多多的感悟(参见《潮人·后记》),  相似文献   

11.
潮汕地区历代私家藏书是潮汕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潮汕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积淀,是一种成熟文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明代通俗小说主要来源于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较多地表现了城市市民阶层文人的思想和世界观,具有较多的"江湖"气息;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传统深远的影响,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知识分子"以德抗位"、"以才抗位"、"以情抗礼"的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13.
潮汕地区近年来发展缓慢,与人才相对匮乏不无相关,当地相对滞后的人才观念是造成这种现状的直接原因。潮汕文化的劣根性是导致产生这种人才观念的主要因素,只有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政策推动、宣传发动等手段,推动潮汕文化的创新,才能进而推动当地的人才观念的更新,从而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实现经济的振兴。  相似文献   

14.
在清朝初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先后出现过两次闽粤人民移居泰国的高潮。随着华人的出国,尤其是潮汕人的出国,妈祖信仰开始在泰国传播开来,其传播时间至迟在清乾隆年间。潮汕华侨称所崇拜的妈祖称"七圣妈",妈祖信仰体现出既保留中国宗教传统又部分与当地宗教文化融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王小波的小说是一种超越传统模式的现代先锋叙事文本,它以鲜明的现代艺术形式表达了强烈的后现代意识,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叙事(元小说叙事、新历史叙事、反乌托邦叙事)基础上的,以超越羞耻心文化姿态对传统禁区进行现代解构并充满智慧游戏和理性思辩的智性文学.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故事法曾经为道德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脱离现代生活的故事内容、沉闷的讲述方式、严肃的课堂氛围使传统的故事法陷入了窘境,无法适应现代德育的要求。据此,作者提出相关对策,用现代化的故事、现代化的步骤和现代师生情感场来改革传统故事法,用一种现代的故事法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正> This paper is a study of Dahl's story "The way Up to Heaven" in terms of plot,structure and style,showing his unique mastery of the traditional story-telling techniques and the remarkable narrative fineness of the story by discussing how the incidents are built up and how the story develops and ends.  相似文献   

18.
"三言二拍"个体文本中头回与正话组合成的"葫芦格"结构,是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凸现,也是其作为话本小说的结构特色之所在。它包含了六种类型——同向契合型、尾部偏离型、异向背反型、殊途同归型、真包含型以及错位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