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统文化的发展本应是通过不断的变化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然而传统故事经久不变的解读理念却不能适应现代德育与多元的文化发展.用现代的眼光看来,传统故事中的道德思想存在"神"化、阶级利己主义和个体"义务"论、悖论等特点.因而传统故事的理性诠释需要突破"一元"的解读局限,并通过师生双方多角度的"追问"与反思故事中的道德行为,认识道德的本真,领悟故事中的道德智慧,进而发展师生双方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2.
运用故事法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适应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调动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可以通过轻松有趣的故事掌握抽象的道德概念。文章概述了故事法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和优势,故事法的应用途径以及应用故事法所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有一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故事法在我国道德教育实践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故事法可以从亚里士多德、赫尔的德性论伦理学中寻找支撑,这种伦理立场也决定了在故事法之外还应辅以其他德育方法。从故事法的作用机制看,学生对道德故事的理解有一个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心理环节。为此,在运用故事法时,教育者应认识到学生在提取故事主题等方面的主动性,明确故事发挥作用的主要环节,借助高质量的儿童故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故事法的效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德育》2008,(5):1-1
“故事法在我国道德教育的实践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故事法可以从亚里士多德、赫尔的德性论伦理学中寻找支撑,这种伦理立场也决定了在故事法之外还应辅以其他德育方法。从故事法的作用机制看,学生对道德故事的理解有一个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心理环节。为此,在运用故事法时,教育者应认识到学生在提取故事主题等方面的主动性,明确故事发挥作用的主要环节,借助高质量的儿童故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故事法的效用。”  相似文献   

5.
故事型德育模式为提升学校德育实效开辟了新的理论分析视域及实践操作原则。以故事的本体论价值为依托,与故事的文化属性相契合,故事型德育模式特别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内在统合性,既保证了德育实效,又拓宽了对德育实效的理解,更提升了德育实效的人性境界。故事型德育模式不仅仅是一种德育操作方式,更是一种以叙事文化信念为内核的德育范式。其基本的理论品味自起始之处便超越了纯粹的德育方式层面,着眼于德育方式及实践操作原则对学生的精神结构、心灵秩序及未来可能意义世界的深层价值。其具体建构策略包含三个层面:学校德育方式的故事型建构、师生关系优化的故事型建构、课堂德育情境的故事型建构。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价值地位贬抑、地域基础消解以及道德观念弱化等问题。传统文化所遭遇的困境,也必然影响着现代德育。针对德育的现代化困境,批判仅是前提,而寻求应对之策才是最根本的目标。要超越现代化传统文化之困境,德育必须运用马克思具体总体性的历史视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用好学校隐性课堂;立足学生现实生活,稳定现代德育根基。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有重要比重,其社会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它不可忽视的地位。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是进行好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本文作者紧扣故事法在高中语文中的运用分别从故事法的内涵、优势所在和主角所在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故事这一新兴的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广泛应用,而将数字故事运用于小学德育领域也是学生德育的新方向。以数字故事在德育中的应用为例,对在德育中如何运用数字故事提出了见解并总结了部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故事"是传统叙事文学的核心。施蛰存在小说里对"故事"十分用心经营。作为一个站在现代和传统的交汇点的作家,他把现代和传统都融入到了"故事"里。在《塔的灵应》《黄心大师》《夜叉》《魔道》这四篇故事性很强的小说里,他对古代神佛故事和志怪故事进行了重写,从古代文体资源里写出了现代,从神佛小说里写出了人性,从志怪小说里写出了人心,并在叙事手法上表现出了前卫的姿态。施蛰存没有完全剥落传统的色调,展现出了作为一个"兼容"的海派作家的气质。  相似文献   

10.
在长期的中小学班级德育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实效性一直是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唯有德育对象的深度参与和真正感受,并不断地改进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才能达到深刻、彻底的德育效果。本文探讨的德育中的故事法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这里的故事法是指巧妙运用优秀而简短的故事,通过特定手段去感染学生内心、改变深层理念和内在需要,实现其生命健康成长和思想品德升华的一种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现代德育由传统德育演化而来,保留了传统德育中的精华,加入了创新品质等现代性的特点。现代德育是一种促进德育主体现代化,以培养主体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和任务的现代性的德育。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可以通过传统道德教育多样化、传统道德教育主题化、传统道德教育节日化和传统道德教育特色化开展传统道德教育;通过幼儿合作和分享活动、在活动中张扬个性、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来提升传统道德文化教育;通过家园合作将传统道德教育和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3.
从伦理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现代西方德育思想在知性德育与生活德育、个性教育与人格教育以及规范德育与创造德育等方面已渐渐走向整合,在这一运思趋势下,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目标分层、对话模式以及“知行统一”的修养方法、“德得相通”的德育心理机制都显示出了其愈久弥新的智慧探索品质,是我国现代德育创新的重要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中西方道德并存,传统、现代与未来道德并存,人们存在深刻的道德实践困惑,为此关注新形势下主体道德实践智慧是时代的必然。道德实践智慧以道德归因、判断与情感为基础,以道德行为方式为归宿。借鉴中西方文明成果,新形势下主体道德实践智慧需要有助于人的发展困境与现代德育困境的超越,需要结合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需要有解决个体自助与互助、竞争与合作、识别与选择的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传统伦理价值和西方宗教伦理价值在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人性以及道德理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归纳出各自伦理价值的不同特点。作者希望在传统伦理价值与现代经济伦理之间找到某种共同点及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狼来了”的道德故事蕴含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价值逻辑,这一价值逻辑是人们长期以来的道德信仰与道德核心的反应,是道德建设的基础.现代社会中,对“善恶有所报”信条的抛弃、不健全的社会制度、有局限的认知水平是造成“狼来了”的道德故事逐渐失去道德教育效用的主要原因.再立道德信仰、完善社会制度、提高认知水平是“狼来了”的道德故事失效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小波的小说是一种超越传统模式的现代先锋叙事文本,它以鲜明的现代艺术形式表达了强烈的后现代意识,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叙事(元小说叙事、新历史叙事、反乌托邦叙事)基础上的,以超越羞耻心文化姿态对传统禁区进行现代解构并充满智慧游戏和理性思辩的智性文学.  相似文献   

18.
广西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包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资源的广西本土化部分、少数民族道德文化资源和红色革命道德文化资源。广西传统道德文化资源为广西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持、智力资源和价值导向。从高校道德教育上来说,广西传统道德文化资源有利于促进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野的拓展和理论提升。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社会组织,也是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天然实体.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在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道德经验,它们对现代家庭教育极具启示:耕读传家的家训有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孝亲忠君的家训有利于感恩品德和责任意识的养成;惩戒性规范教育有利于提升抗挫折能力;道德教育强调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子成人的道德理想主义尤其应当成为现代家教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向本真德育回归是现代德育的重要使命。德育价值的实现必须以人的天性伦常和天理良心为根本和依据。孝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根源、基础和元德,现代学校教育应以孝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石和切入点,构建德育的新模式。这是回归本真德育的关键所在,也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