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敏 《档案时空》2015,(1):13-14
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而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下令改组湖南省政府,张治中接替何键担任省政府主席,则标志着湖南政府抗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张治中在湘期间,秉承联共抗日方针,在中共湖南地方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进行抗战准备.  相似文献   

2.
刘鹤 《兰台世界》2012,(22):86-8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得到强化,民族意识空前高涨,民族地区亦不例外。民族地区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踊跃组建各种各样的宣传团体,进行抗战宣传,激发了民众的民族意识。我们可以从战时湘西的情况管窥一斑。一、组建假期抗战宣传团体,开展抗战宣传1937年底,在新任省主席张治中的支持下,湖南成立了  相似文献   

3.
正张治中多年追随蒋介石左右,处在众多文武高官注目之中。张治中是蒋介石的心腹。他明知蒋终必失败,但却忠心耿耿,甚而为其吹喇叭抬轿子,"讴歌谀颂"提高蒋的威信。蒋介石对张治中也不薄。"淞沪之战"后,张屡递辞呈,蒋不批。最后准了还要他先履新(大本营管理部部长)后再走。抗战中的长沙文夕大火,给长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张请求"严予处分"。蒋宽恕了张,枪毙了长沙警备司令酆悌等三人,只给张一个"革职留任"的处分。1949年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宣布下野,准备和谈。张治中处境尴尬,特务毛森声言"准备用手枪对付他!"张治中拟返回西北。蒋介石再三挽留:"我既然决定下野,以后就要谈和,你怎么能走?你应该听我的话!"  相似文献   

4.
他,中等身材,双眼皮,大眼睛,长脸形,宽眉头,两眼炯炯有神,若再穿上当年国民党军官官服,人们会呼之欲出:张治中!日前,笔者有幸采访了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的儿子张一纯.  相似文献   

5.
严农 《新闻世界》2005,(8):56-56
1945年8月26日,蒋介石派张治中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一起乘专机到延安云迎接毛泽东。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张治中、赫尔利等同机到达重庆。至此,曾发生了几段插曲。  相似文献   

6.
1938年11月,湘主席张治中拨款三千元,将长沙《力报》搬迁邵阳,称邵阳《力报》;1939年夏,《力报》总经理张稚琴(张治中的秘书)在桂林创办一家《力报》,称桂林《力报》。邵阳《力报》1940年5月被薛岳查封,雷锡龄、戴哲明等即在衡阳筹办《力报》,同年7月1日创刊,称衡阳  相似文献   

7.
刘晏的财政税收思想与其他理财者不同,其他理财者采取的是竭泽而渔,只顾要钱,不管民众死活;刘晏深谙放水养鱼之道,扶植生产并在税收上兼顾民众利益,让民众也得到好处,取利时决不能超过民众容忍的限度。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的南京汤山温泉别墅里.蒋介石与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将军已经进行了一天的密谈。  相似文献   

9.
引子 1948年6月20日,宁夏省主席马鸿逵母亲去世,蒋介石为了笼络马鸿逵,请时任西北行辕主任的张治中代表他前去吊唁.借此机会,张治中携夫人、女公子及少数随行人员,莅临宁夏.马鸿逵对张治中的到来表示热情欢迎和感谢,非常客气,陪游陪宴,参观水利工程,攀登贺兰山阙,观看骑兵马术.数日之内,除了守灵时间外,几乎形影相随. 易君左先生时任兰州和平日报社长,作为随行人员,此次随张治中来到宁夏.他通过近距离观察,对马鸿逵有了较深印象.随后易君左写了一篇名为"西北二马"的文章,记叙他到西北后认识的两位西北边疆的风云人物:即时任宁夏省主席的马鸿逵和青海省主席马步芳.易君左为什么要写"西北二马"呢?他认为:"这两人在国内乃至国外人士的印象中都有点别致,说好说坏的都有,总之,他们是当代政治舞台上另一种典型."他通过个人的感观和直觉,比较细致地刻画了两位西北大佬的为人处事.  相似文献   

10.
章晓雯 《兰台世界》2014,(5):138-139
刘晏的财政税收思想与其他理财者不同,其他理财者采取的是竭泽而渔,只顾要钱,不管民众死活;刘晏深谙放水养鱼之道,扶植生产并在税收上兼顾民众利益,让民众也得到好处,取利时决不能超过民众容忍的限度。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28日下午3点45分。毛泽东一行乘坐美军军用飞机,在张治中及赫尔利大使的陪同下,徐徐降落在重庆九龙坡机场。  相似文献   

12.
1949年11月.熊向晖接到周恩来的邀请,来到中南海。当他走进勤政殿时。看见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原国民党高级官员也在里面。这些人见熊向晖走进来,惊诧莫名,张治中问:“这不是熊老弟吗?你也起义了?”周恩来哈哈大笑.说:“他可不是起义,他是归队。”当时谁也不曾想到.周恩来的宴请其实是一着妙棋——启动熊向晖向蒋介石发起攻心战,节奏、火候掌握得分毫不差,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3.
10月28日工人日报一版披露:陕西省红旗水泥制品厂党委书记张治中对揭发他错误的工人崔永明进行打击报复,违反党章和宪法。报道说,中共陕西省委临时纪委在中共中央纪律  相似文献   

14.
子牛 《中国广播》2010,(12):14-16
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在上海世博会报道中,从对台湾广播的节目定位出发,注重发挥广播的特色与优势,以别样的形式报道世博会,采取多种形式请台湾民众参与世博会,对增进两岸交流、融洽民众感情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飞 《档案时空》2008,(3):16-18
张治中是蒋介石的高级幕僚、嫡系将领,因为他坚决抗日,并主导参与多次国共和谈,故有"和平将军"之称.他虽然手握重兵,却始终没有与共产党军队直接作战.  相似文献   

16.
陈媛媛 《青年记者》2022,(3):105-106
抗战时期,爱国报人邹韬奋面向整体文化素质有限的普通民众积极开展情感动员.在报刊宣传实践中,为唤起民族主义情感,坚定民众团结抗战的决心,他采取了以"惨"唤情、以"恨"聚情、以"史"诉情的情感动员策略积极调动民众的抗战决心与士气.事实证明,其情感动员确实对民众的认知、行动与心态产生了实际的功效,助力了中国抗战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环境中,沉默的螺旋并没有消失,因为民众不仅是简简单单地对孤立恐惧,也是在正确性模糊的情况下,或者自身对这个认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沉默或者避开原始话题,讨论原罪的根源也是民众会采取的一种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8.
杜俊华 《兰台世界》2012,(28):95-96
抗战前夕,重庆爆发的特大旱灾对经济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政府、民众和慈善团体采取了许多措施进行灾害救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者们对此也有一些研究成果发表.但是学界的研究偏重于对慈善团体的救灾和政府的工赈救灾,而对此时颇具特色的电影募捐救灾探讨较少.在当时,为了争取广大的国内外民众对旱灾救济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政府采取了颇具特色、民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电影来加强宣传,本文拟以当时丰富的报刊档案资料对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12月12日,《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结束,据说,民众通过网络、传真、信件等方式反馈各类意见共48643条。由于采取的不具任何程序约束力的“征求意见”的方式,民众的意见融入最终的改革方案的可能性尚无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20.
新疆的曙光正在升起1946年6月6日,国民党统治下的新疆省政府进行改组。改组后的政府主席由蒋介石派赴新疆的西北行辕主任张治中兼任;副主席为阿合买提江、包尔汉,两位副主席都是维吾尔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