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大学生体质状况与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的关系,为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从南京大学等11所院校共抽取研究对象2 783人,其中男生1 410人,女生1 373人。体质测试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生活方式调查采用《生活方式自评量表》。结论:江苏省大学生生活习惯表现参差不齐,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男生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高脂、高盐饮食、忽视安全;女生不良生活习惯主要包括高糖饮食、体育锻炼少;体育锻炼与身体成分、体质综合得分均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种变化中出现了许多与时代进步相违背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将对现代生活方式中出现弊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休闲体育对纠正现代不良生活习惯、促进健康中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北方民族大学部分在校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现状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大学生体育生活习惯、体质状况、体育消费、体育锻炼情况、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之间关系、宗教信仰对培养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等方面。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文章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试图为促进宁夏高校大学生形成积极生活方式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教育与生活方式的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林匹克教育是北京奥运会筹办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使奥林匹克教育在我国青少年中取得实效,应将其与生活方式的改善结合起来,以促进广大青少年纠正不良的生活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奥林匹克教育改善青少年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观念上培养关爱生命、和谐发展的人本观,在操作中全面开发体育运动的教育潜能,同时在体育运动的实践中加深以奥林匹克价值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健康检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长沙市高校480名在职高级知识分子(副高以上职称)的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许多高级知识分子有不良生活习惯:熬夜人数较多,睡眠时间较短;不注意饮食习惯;缺乏科学的体育锻炼。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高校知识分子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健身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对全体国民,渗入社会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新媒体以其随身便携性、社交交互性、信息融合性、广泛的用户群和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这些特点成为大众在健康信息获取方面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应当加强健康健身知识的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大众的健康健身和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7.
健身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对全体国民,渗入社会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新媒体以其随身便携性、社交交互性、信息融合性、广泛的用户群和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这些特点成为大众在健康信息获取方面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我们应当加强健康健身知识的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大众的健康健身和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状况与生活方式相关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生活方式以及两者相互关系,对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共104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生活方式的调查和体质状况的测试。生活方式调查采用《生活方式自评量表》,体质测试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显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习惯表现参差不齐,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各种不良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运动不足,饮食结构不尽合理,应激控制能力欠缺方面;同时,体育锻炼与身体成分、体质综合得分均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林月红 《精武》2011,(A1):57-59
研究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有利于了解目前学生的普通生活方式,有利把握学生的健康基数。本文对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以及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为高职院校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状况存在正相关性,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评价等级越高,健康状况越好,等级高低之间的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体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之基础,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之方舟。校园体育文化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行为、体育价值观念等,对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大力开展,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出现许多现代文明病。本文主要探计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此促进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和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天津市4所高校抽取的大学生进行生活方式及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旨在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有32.25%的学生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男生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略高于女生;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递增;大学生体重增长显著,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体质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龙振宵 《精武》2006,(10):16-17
瑜伽是一门修身养性的科学,因其提倡健康而自然的生活方式而深受人们所喜爱。很早以前,瑜伽保持着十分神秘的面孔,它的哲学思想、生活方式都由瑜伽修行者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给一代又一代的弟子。随着社会的发展,瑜伽已演变为时尚生活方式之一。瑜伽修行者认为,人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才可能拥有健康的思想。而健康的体魄来自适度的修习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正确、健康的饮食习惯。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摒弃以前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享受健康的生活带来的乐趣吧。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解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以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自编大学生生活方式问卷,随机调查了1586名大学生.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处于中等偏差状态.从不同群体大学生生活方式特点看,存在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上比女大学生好,尤其是在营养膳食、身体锻炼、生活态度这3个维度上;而女大学生则在生活嗜好维度上表现比男大学生好.存在年级差异,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方式好于高年级学生;存在专业差异,文科学生在生活嗜好维度上显著好于理科学生;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生活方式在身体锻炼、生活嗜好和人际关系等3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即生活方式越健康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生活方式7个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生活嗜好、人际关系、压力缓解、生活态度、学习因素、身体锻炼、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哈萨克族牧民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对他们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对生活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等地的哈萨克游牧民进行田野调查及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饮食方面,哈萨克族主食以肉、面、奶为主,很少吃蔬菜,饮食大多以牛、羊奶,酥油等奶制品为主。伊斯兰教对哈萨克族的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有诸多影响。结论:哈萨克族牧民身体抵抗力差,体质脆弱,身体健康水平低下,容易患各种疾病;加之牧区经济和医疗条件的限制,严重影响了哈萨克农牧民的身体健康。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提高牧民的教育卫生水平,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注重文化价值层面的原生态保护,形成区域间合作的民族生态体育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牧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师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观,对师生的生活质量、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对人的素质的影响是全面的、潜移默化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近些年来,我们把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内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是教育,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进一步深化我国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要使奥林匹克教育在我国青少年中取得实效,应将其与生活方式的改善结合起来,教育广大青少年纠正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奥林匹克教育改善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就应在观念上培养他们尊重自我、关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操作中要全面开发体育运动的教育潜能。在体育运动的实践中加深以奥林匹克价值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改变陋习,健康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让我们的生活改变了许多,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讲,这是一个重新审视自己,培养自己新生活的时期。各大媒体的宣传和民众的警醒都将影响促进我们生活习惯方式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陋习呢?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专家研究运动的抗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体育科研》2006,27(2):64-64
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适度的运动能够预防一系列生活习惯病,最近日本专家的一项研究进而表明:运动不仅对预防肥胖和高血压有显著作用,而且能够预防癌症中出现比例最高的大肠癌和近20年来死亡人数增加4倍之多的乳腺癌的发生。负责此项研究的是日本武库川女子大学生活环境系的内藤义彦教授,研究报告是他在大阪成人病中心对约8000名、年龄在35- 69岁的男性进行了长期(最长的6年)的健康追踪调查后得出的。此项研究首先对不同工作姿态下人们患结肠癌(大肠癌的主要类别)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高校学生的体质现状。高校学生体质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娇气、家长的纵容和老师的忽视,此外存在学校领导对体育的认识偏差和社会主流生活方式的错误导向。为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应加强硬性管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改变学校领导意识,提升学校体育地位;改变原有生活方式,培养绿色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