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熊洁 《现代语文》2007,(4):76-76
《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初中阶段要求每个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文学名著。语文教学实践也使我们深刻领悟到:学语文的根只有扎在丰富的课外阅读,特别是中外名著的沃土中,吸取精华,加以升华,才能有所收获。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使每个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让书籍成为中学生永远的朋友。  相似文献   

2.
王燕英 《考试周刊》2011,(70):55-56
学生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延伸,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内容和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必须做到质和量的统一,既要求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要求,量化了学生背诵优秀诗文的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可见,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抓手和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和课外阅读要注意的方面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薛彩玉 《教师》2010,(20):38-38
阅读是人们获取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小学阶段阅读的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而目前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不高,造成了城乡小学生作文水平悬殊的这一令人担忧的现象。要让学生完成这些课外阅读量,老师必须加大指导力度,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享受语文,提升语文素养。为此,本校开展了“让书香飘满校园”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平台,使学生享受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甜头。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高中语文老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既要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的量,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努力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益,不折不扣地完成课外阅读的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明确地提出小学课外阅读不少于145万字的要求。这让我们感受到了课外阅读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性。然而,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课外阅读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实际中。因此,要真正让农村孩子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提高课外阅读实效,就必须努力解决好农村小学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从课外阅读活动中获取更多的语文营养。  相似文献   

8.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水平。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还要读“好”书。然而仅仅靠语文课本当中的几百篇文章、几十万字的阅读量是绝对达不到要求的.也是达不到我们的训练目的的。所以为了使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水平.就要把目光转向课外阅读.并为学生在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之间。做好过渡.结合起来.使得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者都不偏颇。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作用,但农村小学生条件有限,课外阅读量不多,这自然影响了农村孩子学业质量的提升,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课外阅读获取营养,使学生获得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阅读,把读书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阅读,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丰富而有益的课外阅读,陶冶身心,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课外阅读是形成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对课外阅读加强指导,才能保证阅读的高质量和一定的阅读量。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注重课内阅读并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通过听、说、读、写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夯实学生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新课标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并提出阅读速度的要求,这是对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次突破,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就会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3.
课外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条件有限,课外阅读量不多,对提升其语文素养产生了一定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让学生从课外阅读获取营养,积累语言素材,因此农村语文教师除了在课堂中传授知识,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通过开展图书活动、推荐书目等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逐步提升其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阙剑秋 《语文天地》2014,(32):53-5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但目前的语文教学却出现了弱化课外阅读的现象,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语言表达材料贫乏。笔者旨在实践中通过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培养习惯、教给方法、推荐书籍等举措,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消除语文教学存在的弱化课外阅读的现象,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但目前的语文教学却出现了弱化课外阅读的现象,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语言表达材料贫乏。笔者旨在实践中通过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培养习惯、教给方法、推荐书籍等举措,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解决语文教学存在的弱化课外阅读的现象,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大语文观角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硬性要求。本文针对普遍存在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质差"的现状,提出"大语文观的树立是落实学生课外阅读目标的前提"的观点,论证了教师树立大语文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为保障语文教师尽快树立大语文观,把课标提出的课外阅读目标落到实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减负"成为教育急切需要落实的要求,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进行认真的探析反思,直面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困境,极力倡导让课外阅读回归阅读主体。课外阅读和语文学习不可分割,它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学好语文的一条重要途径。打破课堂内外的壁垒,课外阅读教学就会成效显著。我们要努力让每周一节的校本阅读课成为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新课标要求,课外阅读俨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加强个人与外界的联系。语文教师应重视课外阅读教学的作用,加强阅读教学训练,扩大学生阅读量。本文简要探讨了现阶段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符合当前时代发展要求的课外阅读优化策略,以期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吕叔湘先生曾指出,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益于课外阅读。可见,开展课外阅读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所在。因此,有人说语文教学的“不尽如人意”,学生语文素质差、语文能力难以提升,其根源在于缺少课外阅读,这不无道理。新一轮的课改明确提出了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要求,每一个阶段又有具体的目标。显然,把加强课外阅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入口,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了。怎样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产生阅读的兴趣,这是十分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那么如何能够让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得到有效开展呢?本文从兴趣出发,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从氛围出发,营造学生课外 阅读氛围;从内容出发,丰富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阐 述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