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谭祥金 《图书馆论坛》2005,25(6):43-45,125
文章论述了“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是图书馆职业最简明的表述,是图书馆员的基本价值观。分析了“人”、“书”、“找”的地位和关系。  相似文献   

2.
双牌县打鼓坪林场图书室是目前零陵地区最大的一个农林基层图书室,该室有藏书室、阅览室各一个,总面积60多平方米。现有图书2400余册,报刊65种,专职图书管理员一个。82年这个图书室被评为地区先进图书室,图书管理员唐祥海被评为全县优秀图书管理员。该图书室最大的特点是“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做得好。有的书长期无人借,唐祥海同志就把内容简介抄贴在墙上,并走到哪里,介绍到哪里。技术员江永双就在唐的帮助下,通过阅读《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一书,成功地进行了漆树种子育苗试验,获得地区林业劳模奖。林场有七辆汽车,唐就订购了《汽车技术》,供司机和修理人员阅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应改变原有管理规章制度中不利于读者的规定。创新服务模式.让读者平等地获取所需文献,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只要图书馆真正做好“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工作,就能形成社会对图书馆的信赖,从社会的信赖引起社会的重视,从社会的重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是新华书店职工最熟悉的一句话,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够按这句话去做。有的仅仅把它当着对外宣传的口号,不肯去“找”,不会去“找”,使企业失去一次又一次销售机会,丢掉一个又一个市场。为了增强新华书店在多渠道发行中的竞争力,书店的各项...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1980,(2)
最近湖南省图书馆科技部,使用了一种“为书找人”的新办法,即“书刊推荐单”。此法简单易行,对生产科研人员颇有好处,值得大力提倡,特抄录如下: ×××本馆科技部藏有下列书刊:  相似文献   

6.
我们是工会系统的图书馆,藏书近十万册,读者队伍有三千多人。是全市工人的文化学习场所。几年来,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积极为书找人,不坐等借者上门,较好地发挥了藏书作用。一、简化借阅手续,加快图书周转。我们取消了一个窗口专借,一个窗口专还的出纳方法,实行了半开架借阅制度。使用玻璃橱窗式的展览式书架,使读者接近藏书,便于选到满意的图书。存放借阅证的箱匣改成独脚轴承支架,大小五层圆环式的活动台。这样大大节省了候书时间,简化了借阅手续,也减  相似文献   

7.
作为知识传递媒介的图书馆,一直是在读者与书本之间充当桥梁作用。在当前卖书难、买书难的困境中。可否发挥并延伸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读者与作者之间牵起一条纽带,构筑新颖的“为书找人,为人找书”渠道,为缓和这种窘况尽一份力,正成为图书馆面临的新课题。由上海图书馆全国新书展销厅和《新民晚报》新民读书沙龙于5月4日~6日共同主办的首次“学术著作跳蚤书市”,在这方面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8.
在微博没有出生的时代,基本上我们这些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拿到一本崭新的《故事会》之后不会马上翻开看故事,而是非得先把中缝的笑话看完才行。这大概是我们在二十多年前对内容最真实的态度了吧。不过内容虽然很重要,其实就出版来说,它的商业模型本质上无非就是"给人找找书,为书找找人!"了。而基于此衍生出的媒体和观察视角,无一不是为了能够促使它越来越好。我的态度是,作为图书出版圈的媒体,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被遗忘的书     
<德国古典短篇小说选> 歌德、席勒等著,刘德中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2月版, 印13000册.定价1.20元. 我十六七岁时,正值"文革"前期,很爱读书,但书太难找了,结果是碰到什么书读什么书.书来得偶然,当然读得也毫无计划.现在想来,凡是那时碰到的书,都可说与我有点"缘分".<德国古典短篇小说选>就是其中的一本.书中的10篇作品,均作于19世纪,有6篇我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1.
张政烺先生曾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馆任职,他遍读馆藏书籍,并在版本目录学方面取得了极高的学术成绩。他被人誉为"活字典",而且有求必应,为社会各界解决过许多疑难咨询问题。他是"懂得书"的图书馆员的杰出代表,是"为人找书,为书找人"这一图书馆员精神的伟大履践者。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校对教学科研工作的加倍重视,点燃了高校读者对学科馆员的强烈热望.学科馆员工作的重要意义也逐渐被更多的业界人士所认识.本文援引教育学科领域的支架式教学理论,阐明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应给读者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为其营造"有援"的学习环境.文中对学科馆员支架式服务的作用、内容和原则进行了探讨.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985"高校、"211"高校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基于某校"新诗所"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实践,提出弱势学科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应以学科馆员牵头,采用"学科馆员+馆藏纸质资源+Internet资源导航+大型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资源保障模式,并尽力完善"图书馆员-读者"、"读者-读者"之间的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14.
“学科服务大团队”的构想是对当前学科馆员制度的升级,大团队根据我国学科馆员服务现状,参照国外学科服务的经验而构建。它由学科服务团队和学科服务支持梯队两部分组成,由指导组统一协调管理,人员涉及学科服务的方方面面。其宗旨是倾全馆之力,用团队的力量、智慧支持和协助学科馆员的工作,快速提高学科馆员服务的整体水平,为读者提供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优质学科服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法国学者让.马里.古勒莫所著的《图书馆之恋》的主要内容以及所要阐明的思想,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评论,提出了该书对图书馆、图书馆员、读者以及一切爱书之人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敏 《晋图学刊》2008,(3):10-12
参考馆员(reference librarian)与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是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两个专有名词,他们的职责都是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试从他们的历史发展、涵义以及服务对象、方式、内容、模式、素质能力要求等方面来阐述两者的异同与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图书流通管理系统中的失误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图书流通管理系统中发生的借书和还书的失误,是长期以来困扰图书馆界的一大难题。如果处理不当,一方面造成图书馆的图书丢失;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对读者的伤害和误解;还可能造成图书管理人员的责任不清。文章对于引起这些失误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引进学科馆员制度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国内引入学科馆员制度的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研究,从服务对象、服务定位,学科馆员的选拔和培训以及科学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实践方法和措施,以期对高校图书馆成功实施学科馆员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Web2.0技术在图书馆员个人隐性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图书馆员个人隐性知识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在Web2.0环境下,如何运用博客、维基、Rss、Tag等Web2.0技术,有效进行图书馆员的隐性知识管理,以提高馆员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的电子资源日志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指导读更好地利用电子资源是当前图书馆员的一项主要工作,而对基于Web电子资源日志的分析将有助于了解读一些潜在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读服务,因此讨论了对日志分析利用的重要性、可能性和实现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