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寿命的长短与档案保管环境及保护技术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我们档案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强,档案的卫生状况得到有效地保障,无疑有利于保护档案、延长档案的寿命。本文主要结合档案的保管条件,与同仁一起探讨档案的卫生。  相似文献   

2.
姚维 《北京档案》2000,(8):29-29
照片档案的技术护理,就是指我们对实际保管的档案中所出现的问题的纠正与处理,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照片档案上存留的一切疵点,使照片档案达到入库保管标准的要求,延长使用保存寿命,使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档案保管期限表是规定档案保管期限的文件,是鉴定档案保存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依据和标准。军队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是军队档案工作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各档案部门开展档案鉴定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实现军队档案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保证。保管期限表编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馆藏结构的优劣、档案寿命的长短、档案价值的发挥。因此,研究军队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回顾其历史沿革,使其更加科学、准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档案保管状况检查是档案保护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档案实体安全、延长档案寿命具有较大意义.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将PDCA循环法应用在档案保管状况检查中的方法,通过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科学、有效地开展档案保管状况检查,分析了档案保管状况检查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如提高档案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档案人员技能培训、运用RFID等新技术提高检查效率等.  相似文献   

5.
本溪市档案行业的依托主体是本溪市档案馆、县区档案馆以及各级各类基层档案室。这些档案部门保存了相当数量的档案,能较好地满足本溪市各项事业的利用。但是,做好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前提是做好档案保管工作,也就是说使档案长久存在,各类载体档案的保存状态良好。因此,本溪市档案行业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档案载体状况,在档案保管工作中积极应用档案保护技术,提高档案载体的保管寿命,做到档案载体前期选用和后期修复双保险,从而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档案保管工作是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的具体性工作,是档案基础业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心任务硝寻采取有效措施延长档案的寿命,保证档案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档案破损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档案破损的原因,并从档案保管、档案利用、档案抢救以及档案数字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以求达到延长其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档案的保管期限即对档案划定的存留年限。确定保管期限是档案鉴定工作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决定着馆藏结构的优劣、档案寿命的长短、档案价值的发挥。科学准确地划分档案保管期限能使保存的档案全面地反映机关的主要职能活动,维护其历史面貌,能使档案保管利用工作发挥更高效益,能使档案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浅析档案用户的心理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保管档案的目的,就是为了今后充分利档案这一信息资源,让它在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充分体现档案具有的使用价值.从这方面而言,保管是为了利用,为了更好地让机关、单位、团体和个人等档案用户充分地利用档案为自身服务,有必要对用户心理需求作一分析,从而更好地开展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10.
知识角     
《档案天地》2014,(4):64-64
正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及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保管工作是整个档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有:一是维护档案实体的秩序状态,使档案在存放和使用中始终有序;二是保护档案实体的理化状态,使其在存放和使用中不受或少受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损害,并尽量延长其物质形体的"自然寿命"。这两条任务同时也是档案保管工作的两项基本内容。档案管理制度有:一是档案管理人员对接收进馆的档案要进行系统地、有规律地  相似文献   

11.
整旧如旧是档案保护中采取的措施到位,既不影响档案原貌又能达到修复、加固的作用。修复到什么程度需要很好地把握,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实际上是在尽量保持档案原貌的情况下,采取一些方法或措施延长档案保管和使用的寿命。  相似文献   

12.
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出台,体现了我国档案界对完善档案保管期限表、解决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存在问题的思想,既符合长期以来档案界关注和研究鉴定问题专家、学者的愿望,也是档案鉴定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笔者认为,在《规定》出台之后,我们还有必要继续探讨我国档案鉴定工作中的问题,以进一步完善档案保管期限表。为此,我们针对新颁布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就"期限表的抽象还是具体""、继续细化保管档次"、"制订《永久保存档案一览表》"、"制定档案保管期限体系"、"确定不同保管期限档案的比例关系"等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电子文件系列讲座之十一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义全 《北京档案》2001,(11):22-23
一段时间内,收集、保管电子档案并提供利用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要长期或永久保存电子档案,则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档案保管部门在管理和保存电子档案时必须要涉及到电子档案存储载体的寿命问题;电子档案所依赖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更新换代问题;电子档案真实性、原始性的维护问题.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制定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否则,任何失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档案库房是存放档案的基地,也是档案保管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要求维护一个良好的档案库房环境,采用先进的管理设备和专业技术手段越来越迫切。众所周知,破坏档案材料、降低档案寿命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生物的直接破坏,即是虫霉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档案保护技术工作,是档案如何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档案保护技术工作,就谈不上档案的永久保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各级各类档案馆(室)的库房建设及库房设备的现代化,为档案保护技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档案的寿命就像人的寿命一样也是有限的。它的内容都是通过一定的载体体现出来的。由于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档案载体也会逐浙老化直到消失。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新型载体档案不断增加,这些档案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各异,寿命有很大的差别。而在影响它们寿命的原因及保护它们的方法上,目前的研究也不是十分成熟,  相似文献   

16.
科技档案是企业档案的主体,2000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有关档案的规范、标准里就科技档案的保管期限问题分别作了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国家档案局10号令的贯彻实施,更让档案工作者对科技档案的保管期限问题有点模糊不清.在笔者从事档案业务工作中,也经常有同行探讨这个问题,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作者梳理了几个有关科技档案、企业档案的标准,结合工作实际,从而探讨出科技档案保管期限的准确界定,在此提出,请各位专家和同行品鉴.  相似文献   

17.
正确看待档案修裱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修裱技术是纸质档案加固的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档案保护中。修裱一般是选择与其原件材料一致的新纸进行整体托裱或局部修补,使档案纸张失去的强度得到恢复,寿命得到延长。经过修裱的档案,如果在后来的保管、利用中又发生老化或者损坏,还可以通过揭裱把支撑档案的托纸或者补纸揭取下来,换上新的材料,以新材料的机械强度继续支持和改善档案原件的强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  相似文献   

18.
对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首先对中外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了比较;其次,论述了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局限,认为:1!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的档次再细、条款再多,仍然存在有“漏网”的有价值的档案。2!在档案保管期限表的选择下,档案是不可能“完整”的。3!档案保管期限表不能解决选择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档案问题;其三,对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有多大,档案保管期限表能不能将档案鉴定的原则和标准融入其中、档案保管期限表能不能解决档案鉴定中的诸多难题等,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档案与建设》2003,(3):46-46
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自然寿命,是档案保管中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档案的安全保管取决于内外部两个方面的因素。(1)影响档案安全保存的内部因素是档案的制成材料,包括载体和显字材料,必须在生成档案的源头阶段就引起重视。对传统的纸质档案,载体要尽可能选用不含酸性残留物质、纤维含量高的高质量纸张,最好选用档案专用纸。在字迹材料方面,应选用碳素墨水、黑色油墨等书写和印制文件,杜绝色带打印,不用铅笔、圆珠笔、复写纸、纯蓝墨水等不耐久的字迹材料。(2)影响档案安全保存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的控制,有…  相似文献   

20.
正档案管理是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以及提供利用的活动。档案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架构与制度职责、管理流程和标准规范以及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等部分。建设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系的目标是让事业单位档案接收从定期采集向实时采集的转变;纸介质保管向纸质与电子同步保管的转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以手工管理为主向自动化管理为主的转变;事业单位档案数据资源由分散自主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转变;事业单位档案利用以进馆查阅为主向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