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命的斤两     
今年2月4日,上海同济大学研究生亓培玉,同新婚不久的妻子杨雪在家乡安徽省阜阳市西湖镇泉河河坝上散步时,遇到一名身穿工商制服的人从警车上下来当着杨雪的面小便。亓培玉嘴里嘀咕一句“真没修养”,便被四名歹徒一阵猛打,直到把亓培玉打进水中溺死,还往水中扔泥块。  相似文献   

2.
以前,如果问一个人,你学会怎样学习了吗?也许他会满头雾水,人们也很难作出什么评判。今天,如果有人问我:“马克思是哪一年死的?尼罗河有多长?黄  相似文献   

3.
怀念     
一天,儿子在电视中看到已故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年轻时驾驶帆船的画面,他仰脸问我:“那人是谁?”“约翰·肯尼迪,以前的美国总统。”“现在他在哪儿?”“他死了。”“他不是还在比赛帆船吗?”儿子目不转晴地直视我的眼睛,好像要看出我是否在戏弄他,“他真的死了?他的一切都死了吗?他的脚也死了吗?”他一脸严肃,使我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4.
爸爸的工商制服 (原文 )河南中牟县直一小六二班赵迪我的爸爸在工商局上班 ,单位规定要穿着制服工作 ,所以爸爸几乎整天都穿着制服上下班。有一次 ,爸爸在一个普通的烧饼摊上买烧饼 ,由于穿着工商制服 ,所以很显眼 ,甚至连路过的行人都惊奇地打量爸爸。摊主一眼就看见了爸爸的工商制服 ,他想 :工商局的人可是得罪不起呀 !上次收了一个工商局的一块钱 ,那个人差点儿把我的烧饼摊儿给掀了。算啦 ,这次我不要他的钱了 !爸爸对摊主说 :“买四个烧饼。”摊主说 :“给您五个。”爸爸说 :“我要四个。”摊主说 :“多给您一个 !”爸爸说 :“多少钱 ?…  相似文献   

5.
锤子的故事     
有一个人想挂一张画,他有钉子,但没有锤子。邻居有锤子。于是他决定到邻居那儿去借锤子。就在这时候他起了疑心:要是邻居不愿意把锤子借我,那怎么办?昨天他对我只是漫不经心地打招呼,也许他匆匆忙忙。也许这种匆忙是他装出来的,其实是他对我不满。什么事不满呢?我又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是他自己在多心罢了。要是有人向我借工具,我立刻就借给他。而他为什么会不借呢?怎么能拒绝帮别人这么点忙呢?而他还自以为我依赖他,仅仅因为他有一个锤子!我受够了。——于是他迅速跑过去,按门铃,邻居开门了,还没来得及说声“早安”,这个人就冲着他喊道:“…  相似文献   

6.
一天,朱哈问老婆:“死人与活人有什么区别?”她说:“一个人死了,手脚都冰凉。”在冬季的一天,朱哈上山打柴,他手脚都冻得冰冷。他想起老婆说的话,认为自己已经死了。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个人 ,他总爱穿一身深灰色制服 ,即使到了初夏也不摘下那顶黑色鸭舌帽。年近半百的人 ,走起路来还像二三十岁的小伙子。每天早晚 ,都能看见他提着个公文包 ,急匆匆地从咱家楼下那段窄小的几十米长的水泥路上走过这个人就是我的爸爸。不过很难让人说清他是属于哪一类型的人 ,诸如“精明”、“能干”、“果断”之类的词用在他身上都不太合适。有时 ,我简直觉得他糊涂透顶 ,不信 ,我说几件事给你们听听。一次 ,我问他时间 ,问了一遍 ,他像没听见 ;第二遍 ,来了一个“嗯 ?”第三遍 ,说了个“什么 ?”直到我吼出第四遍 ,他才慢慢吞吞地拿…  相似文献   

8.
1.思想渐渐开满了奇异的花朵诗人臧克家有句话说得很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王小波就是这样一个“人死了,还活着”式的人物,虽然他自己未必愿意充当这样的人物标本,可毕竟由不得他了,死者没有发言权,只有苟活者在此喋喋不休。  相似文献   

9.
军中趣事     
将军与士兵克里茨将军到前线观察,他刚到前线,敌方狙击手射出的子弹就打掉了他制服上的一颗钮扣。将军大惊失色,扑倒在地。而随他而来的官兵们却无动于衷。将军生气了,他对离他最近的一名士兵嚷道:“你为什么没想到去把这该死的狙击手消灭掉呢?”“报告将军阁下,”士兵挺了挺胸脯,“因为我担心敌人会换上一个枪法更准的狙击手。”对手是谁决战前夕,中尉对他的士兵们说:“伙计们,我们现在要一个对一个地干了。”一个士兵说:“长官,您能告诉我我的对手是谁吗?也许我能和他很好地达成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协议。”坚持到底德国士兵问军官:“请问中…  相似文献   

10.
消息称,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生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我先是一惊,接着便是巨大的阴影压在我的心上。一种怪怪的感觉在荡漾,是惋惜,是伤心,是同情?我不清楚。但当我看到有人拍手欢庆时,我愤怒了。我质问那人,你在做什么?他笑着,吃了一惊,又笑了,说:“看你那傻样,我高兴呗。”“死了人,你还高兴?你有病啊!”“又不是你死了,是美国人。”“美国人怎么了?他们是科学家!”我觉得他什么都不知道。“我知道,但他们还是美国人啊!美国人搞霸权主义!”他理直气壮地说。“啊?”我吃了一惊,比刚听到消息时还吃惊。因为恨霸权主义,所以恨…  相似文献   

11.
近来网络上有句流行语“感谢室友不杀之恩”,貌似有几分调侃,但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惊心动魄!出于职业习惯,我试着去探寻这调侃背后的心理痕迹。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很小的时候,遇到激怒他的人或物,就会说“让他死!杀了他!”家长也会配合孩子:“好,好,打死它!”再装模作样一番,孩子便会破涕为笑,就此罢休。其实,孩子内心并不是真的要对方死,他也许还不能真正理解死是什么,他只是希望对方在他的世界里消失,这叫“婴儿式的愿望”。成人如果对谁恨得咬牙切齿,就会想“我要整死他”,但一个心智健全的成人通常不会这么干,他的理智不允许,他只是在心理上过把瘾而已。  相似文献   

12.
杰克和水手     
杰克住在英格兰的一个小镇上。他从未看见过海,他非常想看一看海。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机会,当他来到海边,那儿正笼罩着雾,天气又冷。“啊,”他想,“我不喜欢海。幸好我不是水手,当一个水手太危险了。”在海岸上,他遇见一个水手。他们交谈起来。“你怎么会爱海呢?”杰克问,“那儿弥漫着雾,又冷。”“海不是经常都冷和有雾。有时,海是明亮而美丽的。但在任何天气,我都爱海。”水手说,“当一个人热爱他的工作时,他不会想到什么危险。我们家庭的每一个人都爱海。”“你的父亲现在何处呢?”杰克问。“他死在海里。”“你的祖父呢?”“死在大西洋里…  相似文献   

13.
孤独岛 《师道》2005,(3):9-9
一个中国教师死了。他见到了上帝。教师问:“我正当壮年,为什么会死?”上帝回答:“你是被人诅咒死的!”“为什么?”“因为你想成为尢所不能的上帝,但是你没有做到。”  相似文献   

14.
《有的人》     
角度之一:“活”与“死”的含义理解。诗人抓住“人生”这一重大课题,用“活”与“死”进行鲜明的对比,先摆出了对两种人生死的评价: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画出徒有躯壳者,只是行尸走肉的可卑、可鄙的丑行: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是对虽死犹生者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热情歌颂、接着摆出了两种人对待人民截然不同的态度,这里诗人无情鞭笞了反动统治者的腐朽和骄横。正因为如此,人民对这两种人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这两种人的人生价值也大相径庭。教学方法与过程:本角度采用赏析法。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破题:“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人?接着提问,这些人怎么样?指名一学生朗诵诗的第一节。然后教师再次发问:为什么诗人说“活”着的“死”了,“死”了的还“活”着?针对“死”、“活”二字。引导学生赏析。  相似文献   

15.
读书与悟道     
杨旸 《山东教育》2004,(21):20-20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过来问道:“请问国王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桓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昕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的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竞如  相似文献   

16.
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中有这样几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虽生犹死”和“虽死犹生”两种人。诗人臧克家将“活”与“死”放在一起进行鲜明的对比,又将它们集中于同一个人身上,看似矛盾,实则一致,含义深刻隽永,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此例属于对比和矛盾两种修辞格的兼用。  相似文献   

17.
抬起头来,心里还有些不踏实,说真的,我还不敢说已经完全领会了什么叫“文化人格的二重性”,只能粗浅的谈谈读书所得,也许只是皮毛,也许皮毛也不到。古往今来,提起苏东坡,总能在人们心中荡起阵阵涟漪,产生一种巨大的文化共鸣。为什么他的文章能流传千古呢?为什么千古以来多少小人对他的诬蔑、诽谤都不能掩盖他的光辉,反而因为这些黑斑反衬出他的光辉?原因只有一个:苏东坡无论文品还是人品都太耀眼了。他的才气太逼人了。正如苏辙一针见血地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就在那妒忌心理的怂恿下,从一个人,几个人到一群人,一大帮人“群起而攻之”,形成了一股强  相似文献   

18.
你的孩子是一个反向思维者吗?他在学校让老师头痛,在家让你为难吗?他也许已经走到了辍学的边缘了,也许连你已对他失去希望了,他还没有得到过好成绩,他对学习越来越没了信心,“学习”这一只鸡蛋,他还从来没把它立起来过。那么,你也许应该听听那个并不陌生的故事了:  相似文献   

19.
乔根 《学语文》2005,(3):16-16
孔乙己死了吗?也许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孔乙己当然死了,可是在鲁迅的笔下,孔乙己的最终结局却是那样的含混不清,让人猜疑:“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从逻辑上来讲,这句话有一定的语病,与情理不合:“大约”是模棱两可的揣测语气,而“的确”又是确定无疑的肯定语气。这样的两种语气放在一起,显得十分突兀而又不协调。按照我们的生活逻辑,两者必居其一。作者为什么将它们放在一起呢?  相似文献   

20.
非常可乐     
我还没死一个年轻人昏死过去,但是当他的朋友们要掩埋他的时候却又苏醒过来。他的一个朋友问他死的感觉是怎样的。“死?”他喊道,“我并没有死,我知道我没死,因为我的脚是凉的,而我又很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