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我们的语文学习也如此,预习是学习新课文的基础,学生只有充分地预习课文,才能更好地学好一篇新的课文,从而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知识.本文从激发预习兴趣、关注预习指导、关注预习反馈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中年级语文预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正学生作业的布置与评价,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如果作业布置得恰当,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会得到很好的巩固,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下面笔者结合我校语文作业设计谈一谈具体的做法。一、预习作业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课文预习,熟悉课文内容。要搞好语文课文的预习,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要求,预习要求要详细,不能太笼统。我把预习课文的各个方面大致梳理了一下,大致有四点:读、查、思、  相似文献   

3.
其实预习不仅是学生的独立活动,它也是教师有计划教学的开始.在实践中,要让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预习做到切实有效,设计好语文预习题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一、以本为本—一关注课后习题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预习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的生字新词,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对课文总的印象,这样,就能为课堂上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做好铺垫.因此,我们必须以本为本,特别要关注课文后面的习题,因为这些习题大多就是文章的要点所在.例如,六年级《烟台的海》一文,课后有这样的习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的?请你当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某一季节烟台的海.  相似文献   

4.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预习习惯的养成对学好语文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45分钟的一堂课上,做到通读课文、理解中心思想,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掌握字词等,实在是紧张.因此,我们在课下做好预习工作,把通读课文,背诵字词的工作放在课下,这样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就会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在老师指导下来分析研究课文,提高学习效率.那么,通读课文,读什么,怎么读呢?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多地关注课堂上的教学进程,关注师生的精彩互动,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但是对于课前学生对文本的预习却不够重视,甚至完全忽略不计. 如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教师煞费苦心地设计了一个个绝妙的"导课"环节,假设学生完全不了解课文,要努力把他们引入到课文的语言环境之中.于是,教师层层剥茧,环环相扣,完美地展示了教学过程.作为公开教学,需要推介完整课的教学,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忽略学生课前的预习,不重视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是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语文学习应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自主学习过程,二是交流学习过程.这两个过程互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学习活动中,预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我们预习时,没有老师的引导,凭什么来对课文进行分析?凭的是平时学习时积累学习方法:思考的方法,思考过程,分析角度,分析手段,发现问题的方法、习惯、内容等.如果我们平时在理解课文时积极主动学习,就能掌握许多分析方法,能发现很多思考角度,思维也会敏捷许多.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指出,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在学习新课文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消化新内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三年级开始,我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引导学生全方位预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而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维技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自学,学生需要支架,需要指导,如此才能在自学中更快更好地掌握学习的工具,提高学习的能力。预习单的设计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就小学生语文预习单的设计谈几点粗浅的思考:一、课时不同,设计不同众所周知,一篇课文几课时的教学,每课时都有不同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探究性预习就是学生以所学的语文教材学习资料为切入口,在课前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以及与教师同学间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并尽可能地搜集运用与之相关的学习资源,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留下一个仍需探索的悬念,有待于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讨论解决。一、探究性预习的内容1.选择和确立探究专题中段年级语文教材,从狭义上讲,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课文、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综合练习。就一篇课文而言,预习的内容常规要求为: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部分词义,结合课后习题,初步掌握文章渗透的语言训练点以及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等。以上要求学生通过实践不难达到。而学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堂学法指导 ,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掌握其方法 ,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能力。下面 ,我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如何进行课堂学法指导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 ,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中的每篇课文 ,在课后都设有“思考练习” ,从第七册开始在课文前设有“预习提示” ,教师只要让学生按“预习提示”和“思考练习”的要求去分析理解这些习题 ,就一定能掌握预习课文的方法。1 利用“预习提示”掌握学习方法“预习提示”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前半部分…  相似文献   

1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共同组成学习的三大支柱.而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预习则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重要价值,对于学生课堂有效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前自觉进行预习,在上课时则能够集中注意力,自觉进行语言的理解与思考,能够随着教师的引导点拨进行顺畅地感知与体会,学习效率与效果自然都大幅提高.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将预习落到实处,规范学生的预习行为呢?  相似文献   

12.
刘洁  李荣芬 《江西教育》2007,(20):36-37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走近丑小鸭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我们一起预习了课文.说说把课文读得怎么样了?  相似文献   

13.
学会预习,坚持预习,对提高听课效率,培养自学能力,养成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都会大有裨益.应该怎样去预习课文呢?一般说来,要做到"明、读、划、释、分、思、记"七个字.一、明.明确预习的目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两方面人手.第一、了解老师布置的预习提纲.不少语文老师,都习惯于上新课前,依据教学目的,就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训练的内容,提出该课的预习要求.这些要求,往往就是课文学习的重点与关键,扣紧它去预习,无疑对提高听课质量有益处.如有的教师,在讲授《梁生宝买稻种》时,提出了两条学习要求:l、按词语表查释词语.2、划出课文中描写人物心理的句段和细节描写的句子,想想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品格?显然,这要求与该课的教学目的是相吻合的.从全国绕编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文课中的朗读教学,这样才能实现以读促讲,以读促学,以读促思,真正的让学生爱上语文。一、语文课课前预习时要让学生读教师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预习下一篇课文。学生在预习时就要先自己认真地读课文。读课文不是简单地将课文读出来,而是要通过读课文做到:将课文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即使做不到读得有感情,最起码也要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对所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孔丘的克己复礼,是庄周的逍遥云游。语文陪伴着代代人,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又一个脚印。正因为有了语文,我们的智慧火花才会闪现,我们创作的热情才会激昂。语文在生活中,不断地让我们体验,给我们启迪。怎样让孩子们在学习语文时乐在其中呢?我在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课外学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一、明确预习方法大多学生预习只停留于语言文字层面,只是粗略地读一遍课文而已。预习是课堂教学成功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们通过低、中学段的学习之后,已经掌握了语文学习的初步技巧,进入高年级后,就应当注重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中课前预习就显得极为必要了。通过预习环节的指导,能够让其更好地掌握学习主动权,进而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帮助小学生建立语文预习意识、开展语文预习方法的指导、积极拓宽预习的范围、运用评价巩固小学生的预习习惯等四个方面对如何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指导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预习”,《教育学辞典》是这样定义的:一般是指学生事先学习教师将要讲授的知识,它是学习的一个重组成部分。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个别学生不用预习,上课看一遍课文就可以透彻理解,但绝大多数学生做不到。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就要预习。尤其是现在,教师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语文教学法的改革,强调预习,本身就是教法改革的内容之一。那么,预习课文有哪些好处呢?一、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能力即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说到底,它是指学习者的自学能力。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感知、思考的内化过程,舍此就不能实现学…  相似文献   

18.
小学统编语文中的二类课文——阅读课文的教学,它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双重任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艺术,所以,提高二类课文教学的教学效果,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现根据自己学习的收获和教学实践,谈谈二类课文教学的三个步骤: 1、预习:预习可以在课外,也可以在课内进行,要根据年级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预习要求具体明确,而且是学生现有程度能够做到的,否则要求就会落空。要提倡学生‘三问’:‘问自己’、‘问字、词典’、  相似文献   

19.
周晓兰 《小学生》2013,(8):80-8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而课前预习正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时间,我校研究"整合课时、大量阅读"的语文教学实验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着这样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一、指导单篇课文学习的预习方法小学中年级学生基本具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所以预习中我通常要求学生读通课文:1.边读边画指导学生认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注意用不同的符  相似文献   

20.
当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如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文?以下两点是我的尝试与反思。一、从预习到自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常常会见到这样的课例:导入新课后,老师往往这样表白:“下面我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然后或板书,或小黑板出示,或多媒体显示一些词语,让学生或读或解释。完了以后,便说,“好,预习就检查到这里,下面学习课文内容……”。如此预习要求,或许我们并不陌生。从新课改的理念看,这种把预习课文简单地等同于掌握字词是有违课标的。从自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