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针对于教育事业中的"人本主义",究其根本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开发学生自我潜能和自我价值为基础,以人文教育、情感教育为核心,充分引导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人文关怀的思想培养,注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发展变化,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能,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纵观高中阶段学生课程的设置,其中最能体现也最有利于实施"人本主义"的课程就是政治,笔者以"人本主义"理论在政治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为  相似文献   

2.
刘喜兰 《孩子天地》2016,(6):215-216
人本主义化教育理念应用到俄语教育实践对其具有本体论意义,它体现了教育的逻辑起点,又体现了教育的最高目标。它要求俄语教育实践应依据人本主义的特征,遵循人本主义发展的原则,视学生为人本主义主体,弘扬他们交往互动性、人本主义体验性、知识生成性,使学生的知识、智慧和人格统一起来,成全"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3.
人本主义对人之理性、非理性乃至生命的思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潜能、身心和情感的发展,最终使学生实现"自我"。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可以有效的建构以人为本的大学德育文化,实行"回归生活世界"的"人本主义"教育模式,关注学生主体和自我教育的教育方法,实现完美人性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4.
呼吁以人为中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判断、倡导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充分释放人的潜能和培养人的创造力,是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构成内容。2009年以来我国以培养学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选择权,尊重学生个性的制度,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被倡导、重视和确立,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诉求。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我国拔尖人才培养观念的完善、改革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源自异域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的数据与某"985"高校学生的访谈显示,高校高影响力教育活动有四个特点: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任务涉及知识面广,需不同学科、不同专长的学生合作完成,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这类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通过增强学术自我效能和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教育内涵。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学生参与方面,我国"985"高校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存在显著的校际、年级和学科差异。"985"高校实施此类活动,应整合教育资源、激发教师的主动性、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6.
新西兰中小学教育突出贯彻教育平等和强调个性的理念,真正体现了教育领域的"以人为本"思想。充分贯彻教育的平等理念新西兰中小学的教育平等首先表现在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平等并不意味着所有人享受相同的教育,因为学生是多样的,给予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人本主义教育观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教育观在70年代兴起之后成为一种浪潮很快波及到了语言教育界。它的主要教育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主张重视学生的情感诉求,认为教学活动应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现、内省和自尊。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正是这种教育观的体现。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起源及其核心内容,然后阐述了这种理论在分级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以人为本,发掘潜能,自我实现"的思想,对于解决当前我国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原理指导中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人本主义教育实践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有自由选择能力的整体的人;其教育原则是创设安全的学习环境、学会学习、学生参与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情知交融。这些教育目标和教学原则所体现的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有很大的启示。人本主义指导下的两种教育模式——开放教育和促进性教学在教师关注对象、教师任务负担、师生关系和学生感受4个方面存在着显差异。我们应努力学习和掌握促进性教学模式和思想,使其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高职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于"人本主义"的高职课程改革,应指向教师与学生的个人发展.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从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职教能力培养的角度关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从注重学生自我意义建构和个性化发展的角度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策略,把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和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桑伟  宋学红 《文教资料》2015,(3):110-111,121
成为学生满意的教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体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宿迁市中小学学生为调查对象,意在了解教学水平不同学校的学生及处于不同阶段的中小学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满意度的差异,目的在于揭示宿迁市中小学学生对教师满意度的总体现状及特征,从而改善教师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并从中探讨如何造就学生满意的教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赵得龙 《教书育人》2013,(27):36-37
一人本体育思想的内涵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物在美国倡导了"人本主义教育观",其基本观点强调"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注重学生的自我需求,尊重学生的情感和自由,挖掘人的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尊重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开发学生的潜能。这一点与马克思所提倡"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学生为中心"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原理,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反映了教育学的内在规律,对于当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了实现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关键在于调整并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应当努力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启迪学生和激励学生,力求建立和谐、协调而又独特的师生关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85):152-153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与当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展学生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理念是一致的。本文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切入点,对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应用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为本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从全球范围看,人本主义已经取代“实用主义”在教育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人本主义是一种一般性的教育思想,如何做好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方向,而在传统的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仍然存在众多的问题,诸如:教育管理的模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之类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基于人本主义的教学模式成为当代教育的需求,而所谓的人本管理就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在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应当充分结合人本主义,顺应时代的发展。一、构建人本主义的教师队伍在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应当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人本主义教育是现代西方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它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相结合,阐发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自我潜能和价值为目标的人本主义教育观。自20世纪末期以来,一些坚持人本主义教育观点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经过不断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旨在澄清人们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某些误解,倡导创新教育所具有的启示性的理论内涵。 一、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的理论内涵 以人性为本位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这种理论以“完整的人”(Wbole man)的发展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主义情意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接纳,进而律已善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完善的人格。人本主义教育过程重视分析并体验情感。高职大学生自我管理学习的心理相对成熟,同时具备实施情意教学的人文学科特点。情意教学既能使高职学生提高语言与沟通表达能力,也能使学生知觉商业职场意识。  相似文献   

19.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高校多媒体普通话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今盛行的现代学习理论之一,它为普通话教学提供了特有的审视角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又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发展空间.多媒体普通话教学有利于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有利于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启动,我国将用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为中小学校"全面体检"。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