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网络教学系统中课程领域知识的有效组织是实现个性化与智能化教学的关键,文中研究了课程领域知识的知识点表示与关联,提出了用于组织课程领域知识的概念网模型,利用概念结点和概念关联将课件片断组织成相互依存关系的知识网络,为基于概念网的智能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C程序设计"课程中知识点理解困难、缺乏体系视角等问题,从知识点关联梳理入手,开展知识体系研究,分析"C程序设计"中的知识关联特点,并围绕知识体系提出教学策略。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对相关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专业知识检索服务质量、满足高等院校教学服务需求,文章提出基于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构建知识融合模型的方案;利用多源异构大数据资源,面向高等院校专业课程,采用知识图谱与语义扩展搜索等技术与方法,设计基于知识图谱关联导航的教学服务平台,为教师与学生获取精准知识点以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便。最后介绍模型实现面临的一些挑战,为专业课程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梁勇锋 《西藏教育》2024,(1):47-50+64
知识图谱为教师精准化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条件,是课程资源系统化的有效方式。高等数学课程知识图谱建设具有3个意义: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教师精准化教学需要、课程教学资源关联需要,其内涵体现在“个性化、精准化、系统化”上,建设过程遵循“建用并进、动态更新”理念,建设内容包括图谱设计、资源建设、图谱生成等3个方面,并介绍高等数学课程知识图谱的建设与应用过程,有助于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图谱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根据教学内容自动构建知识图谱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针对教育类中文知识图谱生成技术中知识点易遗漏、知识点关系准确率不高、需要人工干预等挑战性问题,文章提出了教育知识图谱的自动构建技术。该技术首先自动提取教学课本中关键知识点及关键知识点间的先后顺序,生成基于课本的知识图谱;其次,利用教学类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特有的层次关系提取知识点间先后顺序,设置知识点间权重调整影响系数,生成基于PPT演示文稿的知识图谱;最后,将上述两种途径构建的知识图谱进行融合,形成准确率更高的知识图谱。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实现教育领域知识图谱的自动生成,且准确率能够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机融入领域知识的内在信息与关联,将知识图谱引入智慧教学过程,构建了知识图谱与教育大数据协同驱动的自适应学习模式.通过对多源、异构的大数据进行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认知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为自适应学习构筑重要前提;将课程的知识体系化,构建多维度下的知识图谱,其拓扑结构蕴含领域专家经验、知识关联与学习路径,为基于课程内...  相似文献   

7.
化学学科有两个显著特点:知识点琐碎繁多,易懂难记。各知识点间联系紧密,看似并列,实为递进关系,知识的上下位之间关系明确,如高二中醇、酚、醛、酸、酯等五大有机物。因此,孤立地、机械地记忆化学知识点,记的只是散点,也会很快忘记;明确知识之间的关系,理解性地记忆才是长久的,甚至是终生的。下面就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介绍几种记忆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的网络课程中,海量知识材料的简单堆积,我们使用知识表示,给出了知识点及其属性的定义,并引用关系型模型来表示知识点的属性,定义了知识点关联的类型并依据不同的类型建立了知识点之间关联的混合结构,给出了混合结构的实现方法,构建了智能学习过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陈莹 《海外英语》2014,(16):4-6
该文针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教材中信息量增大与教学课时不足之间的矛盾,分析了学生对语篇知识点掌握的难点,提出教师在课堂上应用支架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建立语言知识与文本事实间的关联,并通过其语言输出促进新知识的构建,达到优化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ITS中可视化知识点结构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知识点结构关系的提取及可视化对提高ITS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建立知识点结构模型,将学习背景矩阵(学习者的个人认知结构)考虑进去,运用算法提取知识点间的关联信息,生成符合个性化学习的知识点结构关系,并引入可视化技术,以形象直观的图形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应该达到的学习程度等呈现给学习者,便于他们在头脑中构建学科的基本结构、形成整体概念、明确知识点的学习序列及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1.
知识点结构关系的提取及可视化对提高ITS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建立知识点结构模型,将学习背景矩阵(学习者的个人认知结构)考虑进去,运用算法提取知识点间的关联信息,生成符合个性化学习的知识点结构关系,并引入可视化技术,以形象直观的图形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应该达到的学习程度等呈现给学习者,便于他们在头脑中构建学科的基本结构、形成整体概念、明确知识点的学习序列及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2.
张辉 《文教资料》2009,(36):131-132
隐形知识点是指潜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而在高考中又常作为考点的知识,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隐性知识点的挖掘和思考。本文作者尝试提出并例举了有关目录标题、跨章节、插图、地图、注释、年表、课文内容、课标教参等方面的隐形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丰富扩展知识.有效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3.
<正>深层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和浅阅读相比,它提高了知识源的覆盖面,以知识图谱为基础,整合多种数据,解决了知识点覆盖不全面,缺少语义关联等问题。随着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传统的阅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要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扩大阅读面,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让学生在深层阅读中形成立体思维,提高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1.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的关系 中学数学中的基本知识主要是中学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科学研究的本质及规律的深刻认识.”某个数学知识不可能单独存在,必有它的来龙去脉,知识点之间是有关联的.知识点也只有在与其他知识的关联过程中,才能被理解、被应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知识点的关联在课本中并未明显叙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在复习中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应该把复习的视野投向知识的网络化、系统化。单一知识点或单元内容的教学,很难使学生建立起知识的纵横向联系,很难把握各知识点间的关联,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因而学生的基础就是再扎实,其应用能力、迁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会比较欠缺。在复习中,应有意识地将教材中琐碎的知识点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形成多个相关知识点的网络化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站在一个新角度去理解问题,从多个方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而大大提高复习效率。那么如何在复习课中构建起知识网络呢?本文以政治课为例,介绍几种较为实用的构建方式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6.
工程热力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课程概念繁多、内容抽象、工程应用广泛。可以以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回热为例,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引入不同领域的实践教学案例,对课程内容进行应用和拓展。同时结合热力学经典理论,分析和阐释回热知识点的本质和精髓——"温度对口,梯级利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能提高学生对工程热力学重要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7.
函数的单调性问题常与函数奇偶性、图象、定义域、值域、最值等知识点有高度关联,是培养学生思维组织性、发散性、深刻性、创造性、批判性的重要知识交汇点.抓住这个单元的教学,对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课程开发需要一套有效的知识表示的机制,本文通过对知识点、知识点属性的探讨,建立有助于教学过程实现的知识点模型,并着重分析了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基于知识点的网络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知识图谱问答系统以其精准、高效的问答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图谱问答方法源源不断地被提出.以知识图谱问答技术为主线,对知识图谱问答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语义解析、信息检索和知识嵌入在内的3种主要知识图谱问答方法;其次,详细阐述知识图谱...  相似文献   

20.
如何从大量文本中切分出有意义的词是人工智能研究内容之一.智能教学辅助系统主要是针对知识点的教学,而知识点也是一个个词.根据试题、课件、教材中的知识点,建立了一个知识点词典,提出了一个有词典的知识点发现算法,能够自动地从中文试题、课件和教材中找出相关知识点,帮助学习者巩固相关知识.算法分析和实验证明,针对专门的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算法降低了查询匹配时间,提高了知识点的召回率、精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