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电视军事社教类节目是我国电视军事节目中数量最多、每天播出时间最长、比重最大的一个节目种群,承担着传播国防知识、培育国民国防素质的任务。《优秀复转军人》系列节目是CCTV-7《和平年代》栏目于2008年11月20日推出的一档全新军事社教类节目。截至2009年12月3日,共播出52期,受众关注度不断升高,逐渐突破《和平年代》常规节目收视情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以《优秀复转军人》系列节目为分析样本,探索增强电视军事社教类节目传播优势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谈话类节目是指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可以通过现代通讯手段与场外受众沟通交流共同参与的节目形式。在国外通常被称为脱口秀,这种起源于西方广播谈话节目的节目形态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当今很多电视节目中的主要节目样式。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实话实说》栏目的播出可以说是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的标志。随后电视谈话类节目风起云涌,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电视谈话类节目已经超过150个,形成了当今电视收视的新风暴。  相似文献   

3.
从2004年《超级女声》开始,湖南卫视就为电视音乐类节目开辟了全新的娱乐模式,多年来一直走在娱乐创新的前列,2013年是中国电视选秀类节目的爆发元年,湖南广电打出"青春向上"的年度口号"领秀2013",陆续推出《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快乐男生》等针对不同人群的成人类歌唱节目。其中,《我是歌手》的首播夺得了收视率1.06,收视份额6.07%的好成绩,在同时段节目中排名全国第一,无  相似文献   

4.
徐雷 《传媒观察》2003,(10):19-21
电视谈话类节目崛起,是电视业近年的一道风景。作为这类节目的代表,中央电视台于1996年3月开播的《实话实说》节目,是一个值得详细和深入分析的样本,从中可以探知电视谈话类节目今后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5.
自2010年开始,各大卫视纷纷推出电视相亲交友类节目,掀起了我国电视相亲节目的第三次热潮.在这些节目中,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最为火爆.《非诚勿扰》自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迅速击败其他卫视同类的相亲节目以及其他收视冠军节目,成为新的收视率“黑马”.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海外引进节目模式在我国电视荧屏呈现"井喷"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就有近30档来自海外模式的综艺节目陆续在电视媒体亮相,其中《开门大吉》、《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基本都是对引进节目模式的本土化改造而获得收视佳绩的。海外节目模式引进为原创力不足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补血",但令人担忧的是,对"补血"一味依赖则会引起"造血"功能缺失,进而削弱原创能力。2013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对扎堆现象严重的歌唱选拔类节目下发整改通知:要求对这类引进节目实行总量控制,并要求各卫视提高原创节目比重。从某种  相似文献   

7.
国家广电总局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就《意见》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群众对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反映强烈问:最近,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  相似文献   

8.
在所有媒体中,电视提供的娱乐无疑是最直接最充足的,尤其是近年来各卫视看中了娱乐节目低投入、高收视的特点,一哄而上发展娱乐节目,以至于娱乐节目充斥荧屏,甚至出现低俗化倾向。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大众俗称为"限娱令"。该意见要求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由此看出国家对卫星综合频道节目的管理和整改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名人访谈类节目.顾名思义就是对名人进行的专访托道。这类电视节目大致存在两种形态,一种以央视的《艺才人生》为代表,访谈的人员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阳光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和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为代表,节目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的双向交济完成。而后一种形式几乎占据了电视荧屏上访谈类节目畔的一半以上。本文试结合后一类名人访谈类节目.从策划定位到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对《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从这两档优秀节目的对比中分析出我国名人访谈类节目的制作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14,(8):6-6
日前,《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4)》(广电蓝皮书)在北京发布。2013年,节目创新创优从数量规模型向品质效益型转变,人文教育类节目大量涌现.综艺类节目总量减少,总体品质明显提升;公益类、文化类节目比重有所提升。节目原创已经成为发展新主题,从节目克隆到节目引进改造,再到节目原创的三级跳已经开始,中国节目模式市场雏形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1.
读书节目生存艰难探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兰 《当代传播》2006,(6):108-109
在娱乐性节目、影视剧大量充斥电视节目市场并屡创收视新高的的状况下,今年5月,一档以时尚、趣味、新锐和实用为主要风格的电视读书类节目——《读书有用》出炉,区别以往的电视类读书节目,它不是由电视台制作播出,而是由先一传媒公司组织人员制作后卖给各地电视台播出 。  相似文献   

12.
陈立敏 《今传媒》2010,18(9):79-80
电视婚恋交友节目是2010年电视节目的收视新宠,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从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但因其产生的争议也铺天盖地,最近广电总局又下发了相应的规范通知,使得此类节目的发展出现拐点。本文欲从电视话语的角度对此类节目的命运进行解析,深入探讨此类节目是如何在三种电视话语系统——大众话语、精英话语和国家话语的相互作用下生存和发展的,并对如何发展真正健康和谐的电视文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电视调解节目进入地方电视台节目议程设置由来已久,曾经遍地开花,创造过可谓之辉煌的收视表现。而如今,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调解类节目观众黏度日益下滑,收视表现承受重压。如何不落入琐碎、低俗的收视陷阱,让电视调解节目在提升传播效果的同时,成为既践行"依法治国"方略,又兼具社会管理功能的媒体重器,就需要传统电视媒体通过地域性、差异化的转型升级,用真诚搭建调解平台、化解社会矛盾,建构媒体参与的社群管理形式创新,即通过掌握的司法调解资源以增强地面频道的地方服务性功能。本文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社会民生类节目《调解有一套》为例,通过分析其作为电视媒体的内容导向与功能担当,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地面电视频道民生节目体系提供新的思考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4.
史凯 《传媒》2016,(18):47-48
电视模式输出是英国出口贸易的重要扶持项目,体现了英国抢占全球市场的跨国传播策略,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传播手段.其电视产业不断向海外输出演员艺人和节目模式,包括综艺娱乐、真人秀、歌舞演唱、电视系列剧等多种节目类型,其中以原创节目《英国达人秀》和版权改编节目《英国之声》影响力最为广泛;而《童声》《认真来跳舞》《X元素》等电视节目也在本国、国际传播领域中表现不俗,拥有稳定的国内外受众群体,获得了优异的收视成绩.深入分析英国电视模式输出的典型案例,将有助于理解其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电视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吕萌  丁一 《视听界》2006,(1):17-18
“真人秀”是一种新的节目形态。从电视节目理念看,以前的电视节目纪实类节目与虚构类节目的区分非常明晰,而在“真人秀”节目中,这种界限已经被打破,它是纪实类节目和虚构类节目的综合体;从节目形态看,“真人秀”节目广泛吸收了电视剧、纪录片、益智类节目等多种节目样式。真,体现节目纪实特色;人,是节目的核心;秀,是手段,意味着节目需要靠虚构的规则来完成。火爆2005年整个暑期、余波未平的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使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进入了一个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特征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唐棣 《声屏世界》2000,(12):39-41
如今电视谈话类节目多如牛毛,从中央台到省级台甚至一些城市台,一哄而上,大型的,小型的,新闻的,文艺的,严肃的,娱乐的或者是搞笑的,应有尽有。当然,其中有非常优秀的,如中央台的《实话实说》,湖南卫视的《真情》等,但是,也有一些节目品位不高,形式呆板,粗制滥造,在观众中口碑并不好。如果我们对这些节目进行一些分析的话,就会发现,电视谈话类节目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7.
唐素吟 《东南传播》2024,(2):145-147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文化消费的热衷,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的服务类美食节目逐渐偃旗息鼓,能够构成兴奋且蕴含文化的多元化“美食+”电视节目成为流行。《英国家庭烘焙大赛》(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是一档英国的电视竞技美食真人秀节目,该节目所充分运用的语言、构图、色彩、包装等元素,承载一定的叙事功能和说服功能。本文基于罗兰·巴特的视觉修辞理论,以《英国家庭烘焙大赛》(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第十二季节目为主要分析对象,重点关注该节目的视觉修辞所呈现的文化意象、审美空间和情感认同,从语言修辞、图像修辞和综合修辞三个维度,阐述该节目的视觉修辞策略和方式,以期对我国的电视竞技美食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时 《新闻传播》2006,(5):58-58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国外也称talk show,在我国一般是以1996年3月开播的《实话实说》为电视谈话类节目产生的标志。此后,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引进了谈话节目这一节目形态,越来越多的节目类型采用了电视谈话的形式。在我国众多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不乏精品,比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面对面》、《超级访问》等等。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月,《非诚勿扰》度过了三周岁生日,搔出超过300期节目,凭借创新创优的设置,取得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独占鳌头.收视上继续稳居省级卫视常态节目第一位置,可谓中国电视史上少有的高收视率常态播出类节目.社会影响上,因为节目内容折射婚恋话题,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目前,《非诚勿扰》已冲出国门,影响力扩大到海外,自2011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等六个国家的相亲专场节目,受到多个国家华人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20.
李季 《视听界》2009,(4):106-107
《阿福聊斋》是无锡都市资讯频道的一档大型方言新闻杂志类节目,节目开办四年多,从最初的每周两档,每档10分钟,到现在每周七档,每档55分钟,节目内容不断充实,节目形式不断丰富,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名列无锡地区前茅,形成了节目稳定的收视群体,成为无锡一档颇具影响力的品牌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