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德镇 《精武》2013,(24):9-9,1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的运动经验,简要分析了在蹦床竞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的产生,培养运动羹最佳的竞技心理状态,有利于运动员临场运动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并以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相应的训练手段,以指导冀床运动员的比赛训练。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训练及比赛中的心理障碍与消除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运用运动心理学相关知识,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消除心理障碍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训练与比赛中的心理水平,降低和消除心理障碍对运动成绩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陆荣瑞  廖俊 《体育科技》2007,28(3):54-57
当代大学生体育心理障碍,是受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因素等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的。社会和学校是主要因素,教师是直接因素。从心理障碍形成的机理分析,归根结底是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低下所致。适应能力低下易形成心理歪曲变形,在体育活动中,当遇到困难时,就会立即形成忧虑厌烦、易怒反感等心理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4.
吴月英 《体育科技》2007,28(3):51-53
从理论分析出发,运用运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简要分析在体育运动竞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并提出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运动员的竞赛水平。  相似文献   

5.
陶权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6):681-682
运用运动心理学相关知识,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张辉明 《体育科技》2003,24(2):34-36
对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治疗过程以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认知领悟与运动处方锻炼相结合对治疗大学生抑郁症和焦虑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案例从心理障碍产生的内在原因 (心理承受能力差 )看具有普遍性 ,所采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7.
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林 《贵州体育科技》2005,(2):49-50,46
运用运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了在体育运动竞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对提高竞赛水平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健美操课教学心理训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娟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195-196,199
从心理因素对运动技能的影响作用入手,分析了学生在健美操课学习中,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克服心理障碍的相应对策,旨在将心理训练引入健美操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上产生的恐惧心理、紧张情绪以及由此引起的自信心不足,害羞等。根据体育心理学分析,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如身体素质、性别、外部环境等都会对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运用献综述法,阐述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及智能训练等一起构成了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文章通过分析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所采取的心理训练手段,试图由此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方面的知识,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水平和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刘宏涛  王峰  钟晨 《体育世界》2007,(1):80-80,65
本文运用了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以篮球活动为手段的运动处方,其目的帮助大学生调适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大学生运动损伤及提高大学生运动兴趣,本文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证明,大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有44%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高校体育运动中加强对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卫生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对克服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具有积极作用。而教师如何把握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规律,准确诊断学生心理障碍的不同成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予以排除,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以及预防伤害事故等,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谈竞赛性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心理训练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运动训练实践,对竞赛性心理障碍原因的分析,采用了心理训练对策,特别是准备性竞赛心理训练对策,预防和消除了心理障碍的产生,培养了运动员最佳竞技心理状态,有利于运动员临场运动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高校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消除措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高校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认为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观因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状态焦虑水平和人格特征,教师的业务素质、动作技术难度和教学环境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客观因素;教师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课堂氛围,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5.
在器械体操教学中部分学生会表现出恐惧、紧张的心理障碍和行为表现,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甚至出现伤害事故。本文从器械体操教学训练的实际和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对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其消除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技术是比赛的基础,良好的心理基础是发挥的保障。这已成为射击界的共识。但纵现国内外重大比赛。我们不难看出:有些高水乎运动员因心理障碍导致比赛失败,也有些青少年选手因受挫折而产生心理障碍不能及时矫正、丧失信心、失去发展优势,甚至罢花一现。因此,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重视对运动员心理障碍的研究,是运动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武 《体育科技》2003,24(1):38-42
社会、家庭、就业等各方面的影响给正处于心理形成和走向成熟的高职生造成心理压力 ,长期的心理困扰使部分学生形成心理障碍 ,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得也很突出。重点阐述体育教学中高职学生心理障碍不良心境产生的原因及其调控方法 ,以便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体育运动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适应的体育运动疗法治疗大学生心理障碍,对于各种由精神因素引发的高级神经过度紧张、障碍、素乱造成大脑机能活动暂时失调,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在运动中放松身心,消除紧张心理,宣泄不良情绪,调节心理状况,维持心理平衡,促进身体的健康,恢复生理机能,获得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互促进的良性反馈。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其对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 ,培养其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旨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服务。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在速滑课心理障碍形成因素及消除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在速滑课学习过程往往会产生不良心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而影响其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如何消除大学生的不良状态和心理障碍,使速滑课进行得流畅、积极、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效果,是广大速滑教师非常关注的一个课题。在分析学生产生不同心理状态和心理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教学对策和方法,以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而达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不良心理障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