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文章从儿童的自我发展、成人与儿童的发展、环境与儿童的发展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思想,认为幼儿教师应关注对儿童的观察和分析、注重"成人思想"的反省和重视"发展环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2.
自然后果法是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提出的儿童教育方法,主要是针对"人为惩罚"和"过度溺爱"所提出的。文章基于分析,提出自然后果法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幼儿,认为成人正确利用自然后果法进行教育,能培养幼儿惜物、责任意识、反省、敢于尝试冒险的品质。同时,成人在运用自然后果法时需要注意分寸:以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前提;把握好运用的边界条件;化自然后果法为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3.
郑福明 《中国教师》2012,(11):29-31
<正>一、儿童教育意义的思考儿童教育的意义是什么?童年的价值在哪里?虽然每一个关心儿童成长的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每一个人由于视角不同,可能有很多种不同的看法。比较典型的观点有两类:其一认为,儿童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感受到快乐,让孩子能享受快乐的童年;其二认为,儿童教育的价值在于让孩子为今后的成长做好准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4.
流浪儿童教育权益发展性保障,即以流浪儿童正常发展为中心,对流浪儿童教育权益实现的协调、动态、持续保障.其实践基础是社会主动关照和流浪儿童被动回应的互动交织,理论依据在于社会发展结构理论.城市流浪儿童教育权益发展性保障的形成机制包括:发展性保障理念培植机制,流浪儿童主体重塑机制,国家、社会、民间合作机制.而政策推进预期主要有:流浪儿童教育权益发展性保障规划设置、流浪儿童教育权益"代言人"建设以及流浪儿童教育权益多方合作与灵活"处遇"保障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政策使学前教育的理论发展和观念变革在过去三十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学前教育学术界,还存在忽视、轻视甚至敌视理论研究的情况.学前教育学科应当加强理论建设,尤其是基础理论建设,努力形成"学术共同体",形成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学前教育学科应当与学前教育实践密切联系,更要对学前教育现实有所反省、有所批判、有所改造.中国儿童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理论的现代化,离不开对西方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和现代立场的学习与改造,同时又要注意,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可以接引、支援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和立场.  相似文献   

6.
何捷 《中国教师》2008,(7):12-14
<正>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应该说社会各界都应对留守儿童教育承担一定的责任,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我们教师首当其冲。令人不安的是,在处理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教育个案时,许多教师还是"凭着感觉走",以管理惩治取代教育疏导,  相似文献   

7.
近来,关于"鹰爸"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对儿童教育的关注,人们各抒己见,对于"鹰爸"的做法褒贬不一。反对者认为"鹰爸"的做法太过残忍,对年幼儿童缺乏爱心;赞同者认为适当锻炼孩子无可厚非,动物界的生存训练法则可以应用到人类儿童的身上。反思当今的儿童教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无视儿童的天  相似文献   

8.
韦成 《学周刊C版》2019,(8):73-73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所关注的一大焦点,因此,"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思考"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此,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福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呈现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关注福建农村留守儿童,构建全方位教育服务关爱体系"的意见和建议,其内涵是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条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构建关爱服务体系机制,全方位、多角度找准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人的形象"是思考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在以电子媒介交流为主导的当代,"电子媒介人"已成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人形象。电子媒介人的出现使儿童教育不得不直面如下遭遇:"合法性危机"、"童年的消逝"、"自然缺失症"。为更好地挽救儿童教育,我们要以"学习共同体"来应对"学校合法性危机",以"儿童是社会行动者"理论重估儿童教育中的"童年消逝"现象,将"身体生活"作为儿童成长的基点,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文明成果和教育智慧。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的研究仅限于若干朝代、个别专题和少数人物,既不够系统,更不够深入;对儿童教育思想的历史文化成因、发展演变规律、社会历史影响等也缺少系统研究和深刻把握。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系统梳理史料文献,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认真总结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实践,充分发掘其思想史意义;广泛运用历史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全面探讨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的社会背景、历史成因及文化品性;辨证分析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思想的本土特色和历史局限,正确审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民国时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演进过程和特点进行伦理分析,围绕流动儿童教育政策伦理困境与出路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解决教育行政决策伦理困境问题,有赖于社会各方利益诉求之间的妥协与和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有特殊责任;要建立流动儿童教育决策"伦理相关的动机观"、"伦理相关的社会成就观"和底线公平伦理观;构建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准则,对决策活动进行道德审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应成为最重要的伦理准则;应采取弱势强补、逆境决策策略,对社会发展进行伦理"底线约束",防止社会发展的断裂;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教育责任分担机制,强化国家责任,形成合理的教育利益博弈机制。  相似文献   

13.
瑞典反思“宽松式”儿童教育方法或有弊端 环球网2014年2月18日讯瑞典教育儿童的方式一直以儿童为中心。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部分瑞典人开始反省,认为这种教养方式是令人担心的,因为这可能造成“小鬼当家”的现象,使年轻人不能为成年生活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张翔升 《中国教师》2011,(11):30-32
<正>"理解儿童"是儿童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者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感悟。从时间属性看,教育者只有理解了儿童的过去,才能理解儿童的现在;只有理解了儿童的现在,才可能达到儿童未来良好发展的愿景。从  相似文献   

15.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包含目的论、课程论以及方法论三个方面,对我国当下的儿童教育很有启示,即"活教育"理论可以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活教育"理论可以为当代儿童实践教育提供借鉴;"活教育"理论能够有效丰富儿童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卢梭自然主义儿童教育观强调:儿童教育的抉择应出自慈爱明智的母亲;儿童本位教育之"情"应遵循儿童自然发展之"理";儿童的教育应在生活实践中开展。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教育观则从大学教育出发,高屋建瓴地警示了教育应当避免过度的人道主义倾向与自然主义倾向,提出了用文学滋养精神贵族的积极主张。对自然主义与新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认为教育者应当站在卢梭与白璧德之间,博采两种教育观的光辉,以照亮中国儿童教育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背景下,与"民工潮"现象相伴而生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凸显,历史上形成的"城市中心主义"的制度安排是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欲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务必打破"城市中心主义",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儿童教育环境是由教育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组成的,关于硬环境我们以古代书院为例进行研究,软环境主要由人际环境构成,这方面的内容表现为家庭教育环境中的亲子关系和兄弟关系,主要体现是"父慈子孝"和"兄友弟恭";学校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主要体现是"尊师爱生"和"以文会友";社会教育环境中的邻里关系和同伴关系,主要体现是"睦邻友好"和"以德交友"。古代儿童教育环境思想研究对于现今儿童教育的择师观、择友观和择邻观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鲁迅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儿童教育思想,在现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鲁迅主张儿童教育要改掉家长本位观念,践行"幼者本位"论;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真正做到理解、指导、解放孩子。本文通过反思当下儿童教育问题,结合实际探讨了现代儿童教育的本质,总结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创办"巴学园"那样有特色的学校,与时俱进地解决儿童教育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自身充满激情,对教育有长远的立意;需要培养普通民众对教育专业性的尊重和敬畏;更需要社会舆论对教育改革的包容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