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强 《班主任》2011,(7):19
1.多食抗疲劳食物教师长时间站立讲课,下肢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产生的乳酸在下肢积聚较多,会出现双腿沉重、酸胀等症状。故教师宜多食水果、蔬菜、豆类等碱性食物,以消除疲劳。服用大枣、麦冬、桂圆、人参熬成的汤,也有消除疲劳的作用。2.多食抗粉尘食物教师在日常膳食中应适当多吃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如胡萝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生物科学、医学、等学科归纳了疲劳产生的原因,主要总结了3种学说详细论述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阐述了运动员疲劳的恢复手段,介绍了多种消除疲劳促进恢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疲劳产生可能机制及消除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清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是研究如何消除疲劳的前提条件。正确使用消除疲劳的方法是快速恢复机体机能并不断提高运动能力的保障。本文在分析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时,提出几种消除疲劳的方法,以期为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上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小读者》2012,(Z1):62
人在旅途中,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论是火车或长途汽车,都受到长时间单调的车轮声的刺激,使疲劳增加,抵抗力下降,尤其是少儿,极易疲倦嗜睡,口内清淡无味,下肢浮肿等。由于旅途中的这些特点,饮食营养也发生改变,体力消耗也比平时大,饮食习惯没有规律,食物种类受到限制,如能适当注意饮食营养,则可以消除旅途中的疲劳。  相似文献   

5.
运动性疲劳的机理及消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合性运动疲劳的理论对揭示疲劳的秘密较之前已是大大前进了一步。训练中,疲劳是必须的,但疲劳也是一种报警信号,它与过度疲劳的差别,二者咫尺天涯,迥然不同,正确区别疲劳、疾病和过度疲劳,尽快消除疲劳是一名教练员科学训练水平高低的标志。疲劳消除的方法有整理活动、充足睡眠、积极性休息、注意补充营养、物理疗法和其他手段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法,在跨栏跑教学中进行疲劳消除和恢复实验,经过教学实验表明:在课前、课中、课后使用运动按摩及时消除疲劳,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从生理生化角度,对运动性疲劳的定义、产生机制及其消除途径进行了综述,为全面系统地认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筛选出一些对消除运动性疲劳较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8.
如何消除疲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就运动生化而言,消除疲劳的实质,就是消除导致疲劳的物质,补充消耗了的能量和其它一些物质。利用中药外治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思想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药物施于皮肤、孔窃、俞穴等部位,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使推动平衡的脏腑阴阳得以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9.
如何消除疲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就运动生化而言,消除疲劳的实质,就是消除导致疲劳的物质,补充消耗了的能量和其它一些物质.利用中药外治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思想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药物施于皮肤、孔窃、俞穴等部位,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使推动平衡的脏腑阴阳得以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10.
《师道》2008,(11):63-63
产生疲劳的性质不同,消除疲劳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果一味睡觉,不仅不能消除疲劳,还可能使疲劳加重。专家还解释,脑力工作者因长时间用脑,容易引起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而使大脑出现疲劳感,这种疲劳为脑疲劳,常表现为头晕脑涨、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等。此时,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不是睡觉,而应该适当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打打球、做做操、散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有氧运动,以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使大脑的氧气供应充足,疲劳会自然消失。专家还提醒大家,活动的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再产生体力疲劳。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论述运动性疲劳的概念、表现,分析散手运动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从而提出散手运动疲劳消除的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12.
体力疲劳:消除体力疲劳的最佳方法是睡眠,临睡前洗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泡脚,这样效果则更好。脑力疲劳:消除脑力疲劳的最好方法是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打打球、做做操、散散步等。但活动的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13.
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尽快地消除疲劳,使机能尽快得到恢复,进而提高运动能力。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分类及消除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对比实验法,在跳高教学中进行“三段疲劳消除法”的对比实验,经过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三段疲劳消除法”的实验组比只进行常规教学的对照组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运动疲劳是由于运动而使身体机能暂时降低的现象,可采取补充营养,适当休息等方式来消除。  相似文献   

16.
胡强 《天中学刊》1997,12(2):112-113
疲劳时会出现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因此,在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中,教练员和体育教师正确认识和判断疲劳,对科学训练、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有着重要意义.判断疲劳的方法很多,以下介绍几种简单实用的判断疲劳的方法.1观察法运动训练后观察运动员的反应.如:运动员坐、躺在场地或器械上,不想起来.出现面色苍白,眼神无光,连打呵欠,反应迟钝,精神不集中,运动成绩下降等现象,就可以初步判断有疲劳产生.2形体变化法由于较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如足球、篮球、长距离竞走、马拉松跑等,导致下肢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液增…  相似文献   

17.
学报编辑活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但编辑主体心理疲劳时的种种心理特征会对学报编辑工作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给学报出版带来不良影响。学报编辑主体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方面。引导编辑加强自身修养、合理安排工作、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等是消除学报编辑主体心理疲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游戏活动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初、课中、课末、能起到鼓舞热情、消除疲劳,促进学习等作用,为课堂锦上添花,使学生学有收获。  相似文献   

19.
高校人力资源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保证,由于诸多方面的压力,使高校人力资源产生了疲劳现象,高校管理者应在管理工作中积极探讨消除高校人力资源疲劳现象的对策,减轻压力,缓解紧张情绪,调适疲劳感,进而消除疲劳现象,防止高校人力资源精力衰竭,保持高校人力资源优势和长期发挥作用,从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排球比赛后疲劳恢复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技性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运动性疲劳是必然的生理结果。消除疲劳是何证正常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条件,这个问题已受国内外的普遍重视。运动的特点也说明,消除运动后的疲劳是功能恢复的必要措施之一。本文在探讨和研究排球比赛后的生理和心理恢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