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文献通借通还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多校区办学已是高校发展的趋势,这给高校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文章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探讨高校多校区图书馆文献通借通还模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校区格局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的一定困难,本文分析了多校区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配置及管理方面应该遵循的原则,提出了从合理配置文献信息资源、完备电子化、数字化文献资源、优化管理、完善馆藏文献资源目录体系、建立文献传递体系、设立参考咨询服务台等方面全面提升多校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通过合并、重建、扩建等方式不断壮大,高校多校区办学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使得图书馆开展跨校区服务的模式和内容呈多样化趋势。文章以浙江传媒学院两校区图书馆为例,从文献资源建设、通借通还流通服务体系、馆员服务水平等方面,探讨网络化、数字化、集成化环境下的高校跨校区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借通还服务是高等院校多校区图书馆实现印刷型文献资源共享的较为有效和先进的手段。分析了ALEPH500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中通借通还服务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服务质量是读者服务满意的重要保障.文章以湖南省高校图书馆服务情况:图书馆用工、服务读者比例、校区总分馆数量、通借通还、自动化管理系统、数据库采购情况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发现:图书馆用工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综合性高校图书馆与普通一般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存在差异、文献资源共享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6.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文霞 《晋图学刊》2007,(3):22-24,34
本文在介绍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现状的基础上,对通借通还应当具备的条件及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多校区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1935年并入国立四川大学成为川大农学院,1956年迁至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伴随学校114年的发展历程,图书馆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拓展和深化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和队伍建设,逐步建成以收藏生物科学文献为特色,以农业科技文献为优势的高校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由雅安校区、成都校区和都江堰校区的图书馆所组成,共有建筑面积4.48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目前多校区图书馆开展"通借通还"服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9.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灿 《图书馆学刊》2010,32(12):93-95
介绍了高校多校区图书馆如何开展通借通还服务,并以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的开发为例,介绍了开源软件组合技术,结合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满足读者跨校区借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多校区开展通借通还,能使读者不出校区便可完成对其他校区馆藏图书的借还,是图书馆以人为本、做好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文章调查了多校区图书馆不能开展完全式通借通还的原因,分析了开展完全式通借通还的关键因素,并介绍了在新老两馆开展通借通还可行的模式案例。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开展校区间通借通还服务为具体案例,介绍了利用汇文文献信息Libsys3.5服务系统实现异地委托借阅、归还文献服务的具体方法,并指出了实践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开展通借通还服务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图书馆由古北校区图书馆和松江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舍总面积2.35万平方米。古北校区图书馆始建于1960年10月。松江校区图书馆(主馆)于2019年8月开馆,建筑面积近1.9万平方米,建筑呈独特的"L"型,环抱美丽的思源湖,是一个现代化、全开架和自助式的多功能图书馆。古北校区图书馆于2020年9月完成全新改造并开放,为读者提供文献借阅、电子阅览和研讨交流等多样化服务。图书馆实行"一门式"管理模式,实现了读者中心化、空间多元化、管理人性化和服务智能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广州地区多校区图书馆的高校调查,将6所开展"通借通还"服务的高校图书馆进行了比较分析,针对目前多校区图书馆开展通借通还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使用的文献管理集成系统软件,都仅在采、编、分、流、期刊、回溯、查询、管理等图书馆的常规业务功能上下功夫,而对一些特殊要求,只能通过有特殊针对性的第三方软件来实现。本文通过一个已成功使用的工具软件“文献财产登录号(流水号)注销程序”,详解软件开发思路,如何输出一份详尽完备的财产注销明细表。  相似文献   

15.
<正>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是一座历史悠久、馆藏丰富、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大型图书馆,包括石牌校区图书馆、大学城校区图书馆和南海校区图书馆,拥有藏书310万册,目前三校区图书馆已经形成了文献资源的共知、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流程管理的视角对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现有的通借通还模式进行分析,结合山东大学图书馆的运行实践,详细介绍了再造后通借通还服务中的三个主要流程:服务流程、业务流程和支持流程,以期对具有类似馆情的高校图书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6(4):96-96
扬州大学图书馆于1998年9月由原六所院校图书馆合并组建而成。现有逸夫图书馆读者工作部、瘦西湖校区分馆、淮海路校区分馆、江阳路南校区分馆、盐阜路校区分馆,设有办公室、采访部、编目部、技术部、参考咨询部、流通阅览部、电子文献服务部。另有江苏省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苏中地区文献中心和扬州大学信息研究所挂靠图书馆。  相似文献   

18.
大学的扩张导致了一所大学有多个校区的存在。多校区的校园必然要求有相应数量的图书馆。而多分馆的存在给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配置带来了很大困难。该文结合河南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配置的具体实施方案,探讨多校区图书馆文献资源配置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浅论多校区模式下图书馆文献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平 《兰台世界》2012,(29):76-77
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多校区模式下图书馆运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对策实现各校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整合,并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图书馆对高校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VPN技术及其在高校数字资源共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校区的地理上分散的特点要求总、分馆资源共享书刊"通借通还"和期刊的分签等业务尽快实现。本文针对这些需求提出了VPN技术,并介绍了利用VPN技术在实现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