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合理的薪酬制度是高校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人才,调动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合理薪酬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及建立合理薪酬制度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在政策的导向和利益的驱使下,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对于教师的本职教学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教学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设置教师教学的专项职级,教师教学薪酬奖励,教师教学专项奖和恰当的绩效考核是激励高校教师投身于教学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之本,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教师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主体,对于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在高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对于教师更多的是制度加考核的硬性管理,缺乏以人为本的、内在的软激励和文化——心理方式的管理,从而造成了许多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僵化。影响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针对变量因素进行激励制度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教师培养与管理问题备受关注,其中,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更是成为理论探讨和实践改革的重点.现阶段,我国已启动高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本文在介绍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现状的基础上,阐明其存在外部竞争性和内部激励性不足、激励机制存在短视性和短期性缺陷,以及不利于激发教师团队合作等问题,并通过我国与美国、德国两个典型国家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比较分析,提出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应加大经费投入,适当提高高校教师薪酬水平;适度引入市场机制,扩大高校分配自主权;完善教师管理配套制度建设;正确把握薪酬中固定部分与浮动部分比例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在新一轮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教师薪酬制度改革成为整个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通过当前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现状,深入分析了高校教师薪酬制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讨了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方向,进而提出了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和聘任制度是高校教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够较好的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并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稳定发展,所以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和聘任制度改革作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推动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和聘任制度的科学化发展与合理化发展为出发点,在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聘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对于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教师工作满意度、薪酬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对制度本身的满意度进行研究。本文从高校教师对绩效考核制度本身的满意度视角出发,使用定量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绩效考核制度指标设置所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实际和相关理论提出完善高校绩效考核制度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等院校教师激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激励工作存在着种种问题,影响了对教师积极性的调动。高校教师激励应该针对教师工作特点,遵从科学的激励原则,创建以人为本的良好环境,全面采用聘任制,建立严格合理的考核与激励制度,并重点实施好全面薪酬战略。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是知识传递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高校教师评价问题凸显。着眼于目前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基于存在的制度设计问题和评价效果的缺陷,提出新时期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的主要对策,设计新时期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教师绩效薪酬制度改革是当前高校人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关键路径。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相继进行了岗位津贴制度的改革探索,初步形成了"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主体、以奖励为重点"的多元化的教师绩效薪酬制度,建立较为合理的激励分配机制,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薪酬结构的保障性因素减弱、薪酬的形式过于单一、量化评价易造成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等问题。通过对高校现行绩效薪酬制度的模式、特点的概括,分析了绩效薪酬制度实施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以来,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为高校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但高校聘任制实施至今还存在机制不健全、执行不彻底等问题。为此,在借鉴别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成功做法和经验基础上,对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师聘任制改革措施,是高校改革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各行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部分,深化改革也势在必行。薪酬制度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薪酬制度中存在效率与公平、对个体激励性不足、薪酬制度改革相对滞后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到高校薪酬制度设计应以职位为基础;应体现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建立科学的绩效审核体系,提高绩效薪酬在整体薪酬中所占的比重;引入延期分配制度;制定薪酬制度时充分考虑学科差异和学术工作的不同特性。并健全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教师绩效考核作为教师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一方面为薪酬管理、职位变更、教师培训等措施提供事实依据,另一方面也加深了教师对自身存在问题的了解,便于今后工作的改善和提高,激励教师成长及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绩效的内涵入手,对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进行梳理,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校教师薪酬外部竞争力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的收入水平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高校以签约体系为主要薪资制类型,这为美国高校挑选到高质量的人才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同时,在与美国中等收入家庭、中小学教师的收入比较中可以看到,美国高校教师薪酬具有很强的外部竞争性。尽管在一些高学历领域中,美国高校教师平均薪酬只相当于高校外同行的70%,但近年来,对高市场要求的学科,美国高校采取政策倾斜的方式,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招募高质量教师的外部人力资源环境。这些都能为我国高校目前的薪酬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美国高校教师薪酬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美国高校主要采取签约体系薪资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反映高校教师能力以及校级差异的因素包括学衔、科研教学比重、院校类型,它们成为教师薪酬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其必然性。同时,在美国高等教育举办体制多样化的背景下,公私立高校教师薪酬间的差距与国家整体经济状况及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教师在性别和种族上的差异性,在多元文化的美国社会中也能找到其存在的基础。近年来,由于市场的作用,学科因素对美国高校教师薪酬的影响愈来愈大,加之薪酬的集体谈判以及高等教育内职业构成比例的改变,这些都成为影响美国高校教师薪酬的重要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吴优 《时代教育》2010,(2):28-28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高校教师是决定高校教学水平的关键。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转变原有管理体制、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打造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教师,特别是新任教师的授课水平和理论能力,高校普遍设立了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本文结合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岗前培训的重要意义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该课题运用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ARMA模型预测法,以及静态的、比较静态的、动态的分析方法,对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的现状、前景与对策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应该尊重教师权益,进一步加强对提高高校教师薪酬的必要性和意义的认识,各级政府要提高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水平,重视薪酬理论在高校教师薪酬水平及制度决策中的指导作用,完善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美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市场为主导,注重工作绩效,薪资总水平较高但个体差距悬殊,法制保障有力。这些薪酬制度在保证了高校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美国高校教育薪酬制度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基于绩效评价的市场调节应有限度,高校教师薪资应保持高水平的外部竞争力,个体薪酬差距不宜太大并须健全相关的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教师激励问题,对企业知识员工的多元激励进行分析.结合高校转型,提出高校根据教师个体形式和不同类别,分别从业务成就、个人成长、工作环境、薪酬福利等方面对高校教师进行激励,提高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实现转型高校组织变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校青年教师薪酬激励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姗姗 《文教资料》2010,(11):163-164
高校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而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肩负的使命从人才培养拓展到了服务于科技.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发展等更为深远的领域,青年教师责无旁贷地成为实现这一使命的生力军。本文从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特点出发,借鉴企业管理中的整体薪酬概念,着重研究如何通过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薪酬体系来达到良好的激励效果.从而增强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开发青年教师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