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师的预设 "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而把没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的学生,这是教育的最大成功."我们日常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疑来打通学生思考的"脉络"?教师是否给学生机会来表达他们头脑中存在的疑问?教师的预设主要是指课堂上教师对教学内容加以精心设疑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2.
一、教师的预设 “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而把没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的学生,这是教育的最大成功。”我们日常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疑来打通学生思考的“脉络”?教师是否给学生机会来表达他们头脑中存在的疑问?  相似文献   

3.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认为质疑是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起点.笔者尝试采用"教师设疑——学生探疑——学生解疑——学生质疑——师生释疑"的教学. 下面就这种课堂的几个教学环节作一介绍. 1教师设疑——教师设置课堂问题 "设疑"是教师根据所授内容和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以期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一环节是教师在备课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黄鹏 《中学物理》2021,(2):27-28
教学中,从教师活动(包括预设前置、问题设疑、引导合作、反思评价)和学生活动(前置学习、问题激疑、自主建构、反思小结)两条明线出发,以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条暗线的达成为目的.通过判断理解、问题激疑、建构释疑、反思调整和应用提高五个思维环节来培养初中生的物理批判性思维.从"问题引导"到"问题解决",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了培养和...  相似文献   

5.
一、设疑--教学的引入 设疑是"三疑式"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所在.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如知识、思维、技能障碍等)来设疑,其次,设疑的问题要题意明白,有一定情趣.  相似文献   

6.
“学贵有疑”。因此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疑,通过提问、析疑、解惑,引起学生思维冲突,开启学生心智。然而,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疑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设疑要简明具体,问题不宜太大、太笼统 有的教师虽然明白设疑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但是设计的问题过大、过于笼统,导致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这样的设疑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例如教学《怀疑与学问》,有的老师是这样设疑的:“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这个提法虽然没有错误,但是问题是否过于笼统呢?我想不如把这个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来解决。 1.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有哪些?  相似文献   

7.
<正>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学贵有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能悟。课堂提问又称"设疑",它是熔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炉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是学习者与知识对话的阶梯,是教师触发学生思维的引线。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应从设疑入手,在设疑上求创新、求发展。精心设问,循循善问,正是解开有效教学心结的"金钥匙"之一,也是进行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一、设疑时机精准——让预设生成在学生需求中融合  相似文献   

8.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学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会不会"设疑"是教师教学技巧的艺术表现,也是学生学有所成的终极载体.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疑很关键,哪处设疑、如何设疑,是小学语文教学效益的根本所在,也是小学语文教师长期实践的课题.而从扫描"篇眼"着手,紧拎"中心",研读"词句",啃住"顿点"的设疑,不失为一种设疑教学的创举.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贵有疑".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怎样设疑,于何处设疑,往往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品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加以解决的问题,都能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但教师在课堂提出的问题在教学中分量较多,最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疑设得好就是成功的一半,善教者必善问,一个优秀的生物教师必然是善于设疑、提问的教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学会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设疑导学艺术.要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一定要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因此,笔者就如何在课堂中运用设疑导学艺术,发表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学贵有疑,如何把一个不太会提问的学生教成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善于提问的学生是我们在教学中长期面对的问题,这也是新课标对我们全体数学教师的要求,本文,主要就"如何引导学生在变式思考中提出问题"结合一些实例谈一些做法.所谓"变式",就是指教师或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这种转化可以是变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也可以对实际问题在保留对象中的本质因素下进行情景转换.一、弱化条件,提出一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教师常常要设疑.设疑要有的放矢,要围绕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把教学推向高潮.本文主要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疑".1.准确设疑,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预设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找准所预设的问题、情境与学生思维的契合点,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真正做到精心预设,直面意外,美丽生成。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充满真实和活力。那么,教学中如何进行预设来实现有效的生成,成就精彩的课堂呢?一、在学生认知"知其然"处预设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使学生处  相似文献   

13.
课堂设疑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探求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引探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疑的效果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重要的联系.然而,在教学研究中,对此尚没提到应有的高度.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机也."又云:"学有长进,须教有疑".疑从何来?教师的课堂设疑是其主要来源.要给学生提供"觉悟"之机,就必须正确地运用课堂设疑.就此,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与做法.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今天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又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由教师提问为主导向学生提问为主的转变呢?在几年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问激趣——引思——释疑的教学模式.我认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应该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有问题,而是应该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设疑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把握设疑时机,给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设疑呢?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互动交流是师生双方根据教学内容,熔入自己的感知感悟、生活阅历、生活经验、知识视野、情感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所进行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一种交往活动,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一对孪生姊妹,一堂名副其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课,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在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历程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一个过程。教学如果“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的学生是教育的成功,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有问题的学生是教学的失败”。课堂教学活…  相似文献   

17.
兴趣、好奇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采取设疑、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等手段,能有效诱发学生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现就物理课堂教学中设疑、激趣的技巧问题谈点体会.一、设疑激趣、变"教"为"导"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质疑习惯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培养."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是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的根本.课堂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教学设计应预设质疑题材.  相似文献   

19.
学贵有疑,如何把一个不太会提问的学生教成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善于提问的学生是我们在教学中长期面对的问题,这也是新课标对我们全体数学教师的要求,本文,主要就"如何引导学生在变式思考中提出问题"结合一些实例谈一些做法.所谓"变式",就是指教师或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这种转化可以是变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也可以对实际问题在保留对象中的本质因素下进行情景转换.  相似文献   

20.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说:"教育就是教人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激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学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基石;对教师来说,课堂上不仅要"提疑",更应"激疑",这是更高层次的教学艺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三维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课堂提问。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把学生带入奇妙的问题世界,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