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语言是当今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物,也是一种独具个性化的语言,具有简单便捷、凸显个性、生动形象等鲜明特点。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甚至不健康的因素,这不仅影响了现代汉语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进程,而且影响了正处于学习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青少年,对于汉语言文字的准确把握与规范使用。从网络语言的产生、特征、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对网络语言的现象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分析,以此引起人们对于规范化使用网络语言问题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张继红 《成才之路》2012,(26):30-30
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部分青少年开始用网络语言写作文,对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产生了极其有害的影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正确把握新课标的要求,积极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强对学生语言习惯的规范和引导,努力运用规范语言应对网络语言的冲击,力争把不规范的语言现象扼制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3.
陈跃 《文教资料》2011,(12):40-42
社会上对"网络语言"持有各种观点,作者认为,"网络语言"是狭义的网络语言,它的使用局限于一定的场合;它同以往的语言文字革命不可同日而语,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革命,因为它是以主流的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交流环境中的一种变体;"网络语言"的个别词语进入主流语言应该规范。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际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很多诞生于网络的语言不可避免地进入了现实生活,给规范的语言文字带来很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网络语言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带来的影响,论证了应对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标点符号及文字的变异。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奇简捷、自由轻松、生动幽默的特点,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因此很受网民尤其是学生们的欢迎,但其中出现的有意与现代汉语语言文字规范背道而弛的现象应引起重视。若长此以往,将时学生的语言文字素质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夏传刚 《文教资料》2010,(33):60-61
当前,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现象明显,其中,媒体不规范的用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语言的盛行对青少年语言规范化使用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各种流行词语的使用颠覆了词语本身的含义,给语文教学带来了难题。要解决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不仅国家要建立健全语言规范化制度.媒体也要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责任.教师则要做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表率。  相似文献   

7.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人民生活形态的关键行业。?网络语言的出现对也小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仅只是流行于网络,而且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已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改变着他们的说话和写作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的日常语言习惯,对传统规范、标准的语言教学形成了冲击。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应当怎样正确地看待网络语言,又应该如何化弊为利,学会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说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文化成果是语言文字。语言,是沟通、交际的一种方式。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有人将网络语言视为洪水猛兽,认为它的使用冲击了语言文字规范,甚至认为是一种污染;也有不少人认为网络语言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是润物春雨,给21世纪的今天带来了活力。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语言文字有其独特的应用特征,网络语言的广泛流传对汉语言文字和人们的语言生活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语言使用者和语言管理者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相应的规范措施使用和管理网络语言,从而扬其长避其短,为网络语言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浅析网络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创新性、随意性、简约性、容错性等特点的网络语言随着网络媒体的日渐发达,给高校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日常语言的交流与表达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对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进行引导和规范,是当前高校语言文字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语文教学应该认真研究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引导高校学生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关系,甄别、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的网络语言文学。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言同规范化语言一样,是我们交流信息的工具和载体。网络语言因其不规范,会造成语法或逻辑上的混乱。网络语言在语言文字的审美欣赏、口语交际、语言的应用能力、书写能力等方面,对语文教学有着负面影响。对待网络语言我们应采取科学批判与接受和创新态度,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引导,让网络语言为生活创造和谐。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根植于传统语言,建立传统语言规范是理解网络语言的基础。利用鲜活的网络语言语料组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言网语,培养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挥语言思政功能。  相似文献   

13.
王显槐 《教育学术月刊》2007,(3):120-121,123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的逐渐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网民群落逐渐创造和形成了有多种形式的中国网络语言,这种网络语言已经蔓延于一些学生的相互交往用语和作文之中,对青少年学生使用汉语言交际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网络语言中一部分词汇在经过长时间考验被人们接受后也可以进入基本词汇: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应该研究网络语言的组成、来源和发展,研究网络语言如何去规范,研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如何使我们的汉语言文字更具活力.如何使我们的语言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学校语文教育在网络语言尚未得到整治的状态下.要严格用规范化的语言文字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4.
《教育信息化》2006,(6):9-9
上海首个语言文字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叫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从3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实施办法》对教育工作者的语言文字能力、用语规范以及网络语言的使用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张瑞 《华章》2012,(18)
网络语言层出不穷,语言浪费和混乱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例如多词一义等,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已经开始受到了这些网络语言的冲击,并逐步严重影响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正常工作.为了摆脱这种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冲击,必须规范与引导网络用语.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不容忽视的是,网络语言也逐渐渗透到中学生的作文中来,尤其在日记、周记里大量充斥,对作文的规范以至于汉语言文字的规范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于网络语言中的语言污染如不加以滤除,可能就会泛滥成灾,成为语言的垃圾,玷污我国语言文化,亵渎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对青少年正规语言的学习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和语言发展而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有的语言特点。由于网络语言构成的不规范,并且其中大量混杂英语字母、单词,容易造成语言的失范性、滥用性,因此网络语言已经对正常的语言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角度阐述网络语言所带来的影响及对教学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用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网民”们说的话,这种语言通常以屏幕文字、音频及视频等形式进行相互间的传递和沟通,它是借助于电脑来进行交际的语言,与传统的交际语言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网络上许多不合语言规范的现象层出不穷,而且由一义多词造成的语言浪费和语言混乱更是屡见不鲜,网络语言正冲击着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语言现状令人担忧,网络用语的规范与引导,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用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网民”们说的话,这种语言通常以屏幕文字、音频及视频等形式进行相互间的传递和沟通,它是借助于电脑来进行交际的语言,与传统的交际语言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网络上许多不合语言规范的现象层出不穷,而且由一义多词造成的语言浪费和语言混乱更是屡见不鲜,网络语言正冲击着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网络语言现状令人担忧,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们中学生的语言文字一年不如一年规范了,有些学生在生活中的口语让人听不懂了,更严重的是写出来的文章颇似外星语。造成这种现象,有识人士认为与网络语言和社会语言文字的不规范有很大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