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刘芳 《辅导员》2014,(14):94-95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表明:可持续发展教育不等同于环境教育、资源教育,它赋予新时期学校教育两项功能:一是进一步为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二是进一步为促进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此,我校以“发挥多种教育渠道的作用,培养师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研究”为课题,旨在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创设”、“课堂主渠道的渗透”、“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教育活动的开展”向广大师生渗透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意识。  相似文献   

2.
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之一,是使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成为产业。“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改革模式、教育市场自身的缺陷性、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等要求高等教育产业必须置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我国正在建立的高等教育产业.就是要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实现高等教育资源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实现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英文缩写为EEI)是1997年由中国教育部、世界自然基金(WWF)和BP公司联合发起的一项全国性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项目旨在推动中国的环境教育及可持续发展教育进程,将环境教育及可持续发展意识融入中小学。 项目开展九年间,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大量相关经验。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环境教育及可持续发展教育进程,积极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EEI项目与教育部基教司及《基础教育课程》杂志合作,于本刊开设“绿色教育行动”专栏,力图为EEI网络及全国广大的环境教育及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经验、共享信息、展示成果的平台。EEI专栏三月一期,欢迎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并来稿。本期专栏将介绍EEI试点学校北京市长安小学在“整合不同学科资源,综合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的尝试。[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用于人口、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用于教育领域,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从“可持续发展”人才观的含义入手,探讨教育技术对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基础上的。其核心的发展应该是人的全面提高。同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理想。理想目标的实现,首先要使人的思想观念有所转变,这一切都无疑要依赖于教育。人们常说,能源、交通是现代化建设的“瓶颈”,但从长远来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最大的“瓶颈”是国民的综合素质。地理学是一门融自然和人文为一体、以人地关系为中心线索的学科.是我国近1.8亿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因此。无论是教化方面还是参与方面。地理教育都应该成为青少年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有“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生态教育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利用校本资源进行生态教育是达成课程标准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拟对如何利用校本资源实施生态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教育产业这个热点问题,从教育产业与教育事业、教育改革与经济结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扩大内需与缓解就业、现实资源与潜在资源、教育公益性与盈利性、义务教育与消费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教育发展与教育融资、教育“大众化”与教育“法制化”这十大关系入手,通过比较分析,论述了加快发展我国教育产业一些重大理论、政策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育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与我国教育产业的法治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当前的教育产业发展一方面教育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教育服务质量不高,教育法治化程度滞后,教育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当务之急,是在进行教育产业外部建设的同时,加强和改善教育法治内部环境,调动各方面力量,建立集立法、行政、司法、教育机构、社会、市场、教育消费者七大因素在内的教育法治动态制衡机制,使“依法治教”的法治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维权意识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受教育权文化,为教育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绿色学校”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国务院2001年6月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把学生初步具有环境意识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去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又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意识列为各学科的课程目标与具体内容。可见,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是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环境素养和环保行为是“绿色学校”全体学生生活和道德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绿色学校”的环境、生活、文化和有益于环境的方针和管理体系,对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有着特定的意义。因此,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环境教育“为了环境”的目标到“为了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历程。学者们在多处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有所涉及,但均未系统探讨。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作为普通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内容,可以从多个角度揭示其内涵的丰富性、复杂性,即从内容层次结构看,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包含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知识、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与体验、技能获得和过程参与;从关系维度结构看,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包括了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关系、学科关系、理论和实践关系;从学理内容结构看,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则可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目标、内容目标、方法目标、课程目标和环境;从对象层次结构看,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可包括基础教育、中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些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结构的丰富性、复杂性奠定了它的发展性、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从可持续发展三大资本的角度对内江市资源、环境、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自然力资本来看,发展农业生产的资源条件总体较优,但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从经济力资本来看,具区位优势,经济和路网稠密,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低,产业结构落后;从社会力资本来看,具一定的教育优势,但人口基数大,教育投入低,研发能力弱。内江市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尖锐、区域优势突出与区域社会经济滞后不相协调的问题。因此,内江市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城市,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强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理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时有些功利化、片面化,把高职教育等同于谋职教育、技术教育、岗前教育,把高职教育的功能也仅仅理解为服务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的发展,而忽略了教育对象本身——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文章阐述了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构建培养体系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社会持续不断发展的需要。在建立学习化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如何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学习化社会,如何构建学习化社会,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增加教育经费,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开发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长足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与保证.改进、发展教育早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和行动.教育上不去,人才、科技和经济各个方面都要受到制约.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首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及其发展.要拥有先进的生产力,必须广泛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大力开发人的体能、智能与技能.全面奔小康,教育是关键,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这一目标,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发展教育则是必需、必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公平理论视阈下我国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是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与核心理念.我国目前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上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已经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在公平理论视阈下,我国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是直接有关,紧密联系的概念,但它们有其不同的内涵、特征,终身教育是指对人的教育伴随人的生命全过程,终身学习提供公民个人终身继续学习的全程,学习社会提供学习资源、学习机会和激励社会成员人人学习、继续学习的社会愿景.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习化社会的建成,学习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陕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与环境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全方位分析陕西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现状,以及社会、人民对教育的承载能力和客观需求.提出非线性式发展和以人为本、低重心、高质量、重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同时阐述陕西高等职业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8.
民族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民族的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偏离了以人为本和发展人的宗旨的基础教育系统运作,会造成对个体智力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削弱民族创新精神和民族的适应性生存能力,影响民族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民族基础教育当从民族生活的实际出发,以每一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与可更新和再生的智力资源开发为起点,为实现民族和谐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这是一个由民族生活内部自下而上的基础构建过程,变革的动力来自底层.  相似文献   

19.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应从舆论宣传、制度建设、民主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地关系与环境伦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全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和严峻挑战。我们要反恩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这是贯彻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人类是地球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以尊重自然及其内在价值为基础来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构建新时代的文明发展模式。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在形成和社会功能上有密切的联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十分重视环境伦理的研究、教育和实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共同责任。环境伦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涉及的应用领域很广,要重视地球系统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民和决策者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