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不同的碳氮源及不同比例的混合碳氮源对杏鲍菇进行液体发酵培养,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筛选出菌丝体生物量较高的培养基优化组合。结果表明,杏鲍菇液体发酵适宜的碳源为小米粉和蔗糖的混合碳源,豆饼粉为适宜的氮源,酵母膏为生长因子;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优的培养基配方为小米粉2%,蔗糖2%,豆饼粉2%,酵母膏1%,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  相似文献   

2.
几种栽培灵芝菌丝体生长营养条件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种栽培灵芝品种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及不同种配方的母种培养基上的生长实验,筛选出适合其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和最佳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栽培灵芝菌株菌丝体在玉米粉、可溶性淀粉、蔗糖、葡萄糖、乳糖和走牙糖这几种碳源中,以玉米粉为最适碳源;在花生饼粉、酵母膏、蛋白胨等几种氮源中,以花生饼粉为最适氮源,并表明在PDA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和大量元素对菌丝体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且其影响效果可以累加。  相似文献   

3.
碳源、氮源及其比例对香菇液体深层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摇瓶培养,研究香菇液体深层培养最适发酵培养时间、最适碳源、最适氮源及最佳碳源与氮源质量配比.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时间为168 h,所得菌丝体干重达0.399 g/50 mL菌液,最适碳源为蔗糖,菌丝体干重达到0.396 g/50 mL菌液;最适氮源为牛肉膏,菌丝干重达到0.421 g/50 mL菌液,并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碳源与氮源质量配比为:W(蔗糖):W(牛肉膏):W(麦芽糖)=2.5:1:1.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酵母培养物在有机肥生产中的作用及效果,以尿素为对照,以酵母浆代替尿素为氮源,以不同碳氮比分别进行作物秸秆堆肥实验。结果表明,以酵母浆为氮源的碳氮比为10:1、20:1、30:1、40:1的各实验处理升温发酵、主要养分及有机质含量、种子发芽率等不同程度高于以尿素为氮源的各对照处理,其中以酵母浆为氮源的碳氮比20:1、30:1的实验处理明显依次较高且前者表现出升温及高温性能更好、后者种子发芽率更高等特点。说明以酵母浆代替尿素用于秸秆堆肥等有机肥生产的效果更佳,且以碳氮比30:1~20:1为宜。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硫酸盐还原菌产亚硫酸盐还原酶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硫酸盐还原菌发酵条件:碳源、氮源、温度、起始pH、装液量及发酵周期等.实验研究表明,以尿素作为氮源,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C:N比为1:3,在初始pH7.0的条件下,接种量为5%,装液量为1:3(v/v),35℃摇床培养42h,酶活力可达到16.2U/mL.  相似文献   

6.
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通过单因子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研究蘑菇液体发酵的最佳外界条件。结果表明,蘑菇液体发酵培养的最适碳源为3%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0.3%牛肉膏;其他最佳发酵条件为:摇瓶转速130r·min-1,温度25℃,接种量为15%(V/V),最佳发酵时间为7d。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海南霉素发酵代谢过程中的碳氮比,以及溶氧、OUR、CER、RQ等代谢参数与发酵单位的关系。结果表明,发酵基础料配方中,控制碳源物质淀粉和葡萄糖含量,氮源物质利用鱼粉部分代替蛋白胨;并通过调整通风量和搅拌转速控制溶氧水平,可大幅提高海南霉素发酵单位。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巴氏梭状芽孢杆菌产1,3-丙二醇(1,3-propnaediol,简称1,3-PD)的最适发酵条件: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2%酵母膏+3.4%K2HPO4+1%(NH4)2SO4+50%甘油+0.015%FeCl2 7H2O 0.2%(v/v)微量元素溶液;接种量5%,发酵温度30℃,发酵初始pH值7.0,恒温箱培养48小时,1,3-丙二醇产量达32.45g/L。  相似文献   

9.
以碳源、氮源、温度和微量元素为单因素,液体深层发酵培养茯苓菌丝体.分别采用超声波破壁法、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菌丝体蛋白质的提取、含量测定和抑菌分析.结果表明:在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混合氮源,微量元素为硫酸锌,温度为26℃时,茯苓菌丝发酵较好;菌丝体蛋白质含量为5.9%,远高于茯苓菌核中蛋白质0.3%-0.6%的含量.抑菌分析表明蛋白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无明显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斯氏油脂酵母为研究对象,利用苏丹黑B染色和全自动酶标仪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油脂含量。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苏丹黑B染色后的OD最大吸收峰值、菌体密度、发酵液还原糖含量的变化,探讨氮源、碳氮比和接种量对斯氏油脂酵母发酵产油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产油脂的最佳氮源为硫酸铵,最佳碳氮比为66∶1,最佳接种量为10%。  相似文献   

11.
通过筛选从土壤和腐朽树木中得到了4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MF1、MF4、TF3和TF9,经初步鉴定分别是绿色木霉、青霉属、康氏木霉和黑曲霉.通过对TF3发酵产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其发酵产酶的最佳碳源是麸皮-纤维素粉复合物,最佳氮源是硫酸铵,最适发酵温度范围是30~32℃,最适初始pH范围是6~7.  相似文献   

1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民众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饮食也是一种文化。作为饮食一个组成部分的糕也是如此,它集物质、精神于一体,且以物质为载体负载着民众千百年来的精神企盼和追求,从而透视出民众的深层文化心理。这种传承久远、固成模式的糕文化是广大民众“生存”的结果,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外显形态;而这种民族文化心理,又势必会影响糕文化。  相似文献   

13.
流加培养对转TNF—α基因鱼腥藻7120的生长有利.单独流加碳源对转基因鱼腥藻7120生长与外源基因表达影响很小,单独流加氮源和同时流加碳氮源可明显促进生长,生物量达到2.964g/L和3.059g/L,分别增长9.91%和12.71%,而且能轻微促进藻细胞中的TNF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培养基对猴头菇菌丝体生长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头菇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中提取的多糖物质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理作用。本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液体培养基培养猴头菇菌丝体,并对菌丝体生长量和发酵液中的多糖物质进行测量和比较。最终得出结果,以黄豆芽汁为氮源的液体培养基菌丝体生长量最高;以马铃薯为氮源的液体发酵液中多糖物质含量最高,其次是黄豆芽汁。最终的结论为,黄豆芽汁为氮源的液体培养基对猴头菇菌丝体生长量和产生多糖物质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杏鲍菇(pleurotus eyngii)降解啤酒糟液态发酵生产木聚糖酶,运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了啤酒糟、玉米芯与麸皮的不同组分、氮源、pH值、培养时间、转速、装瓶量等对产木聚糖酶活力的影响,并对其粗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源为3%啤酒糟、1%麸皮和1%玉米芯,氮源为0.5%酵母膏,pH值为5,培养时间为8d,转速为160 r/m in,接种量为10%,装瓶量为100 mL/250mL时,酶活力最高。其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6,在pH4~6的范围内酶活性较稳定。但粗酶液的热稳定较差,当温度升至60℃时酶活力损失65%以上。  相似文献   

16.
南韩灵芝母种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韩灵芝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及不同配方的母种培养基的生长实验,筛选出适合其生长的碳源、氮源和最佳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南韩灵芝菌丝体在麸皮、酵母膏,蛋白胨3种氮源中,以麸皮为最适氮源;在葡萄糖、蔗糖和玉米粉3种碳源中,以玉米粉为最适碳源.在5种不同的培养基试验中,加富PDA培养基是最适合南韩灵芝生长的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7.
论最佳关联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中的源语(SL)和目的语(TL)之间的丈化差异往往是翻译实践中的一个难题。通过对比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法各自的利弊,在讨论翻译理论和分析实例的基础上,得出最佳关联性原则在翻译过程里的使用能够很好地把这两种翻译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Cytosine-substituted mildiomycin analogue (MIL-C) was produced effectively by supplementing cytosine into the culture of 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MIL-C, statistically-based experimental designs were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fermentation medium for S. rimofaciens ZJU 5119. Fifteen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examined for their significances on MIL-C production using Plackett-Burrnan design. The Plackett-Burman design and one-variable-at-a-time design indicated that glucose and rice meal as the complex carbon sources, and peanut cake meal and NH4NO3 as the complex nitrogen sources were beneficial for MIL-C production in S. rimofaciens ZJU 5119. The results of further central composition design (CCD)showed that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glucose, rice meal and peanut cake meal were 18.7 g/L, 64.8 g/L and 65.1 g/L,respectively. By using this optimal fermentation medium, the MIL-C concentration was increased up to 1336.5 mg/L, an approximate 3.8-fold improvement over the previous concentration (350.0 mg/L) with un-optimized medium. This work will be very helpful to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MIL-C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含琼脂的丰固体培养基来培养松乳菇菌丝,优化了半固体培养基碳源和氮源以及培养温度,并将含同样营养成分的液体培养、固体培养和半固体培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松乳菇菌丝采用半固体培养时,0.5%蔗糖与1.5%淀粉的组合碳源培养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蛋白胨是最理想的氮源物质,25℃是松乳菇菌丝的最适培养温度.3种不同培养基培养结果是半固体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其他2种培养基,且菌丝颜色可以由纯白色转变为棕黄色,同时出现部分菌丝相互靠近集中生长的现象,此现象类似子实体原基的形成.松乳菇菌丝半固体培养方法为人工栽培松乳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崔战利 《襄樊学院学报》1999,20(5):46-48,67
文章讨论了不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组成的培养基对沼泽红假单胞菌B.9菌株色素组成、相对含量、存在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氮源、无机盐均能引起光合细菌B.9菌株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积累及其组成的变化,其中,碳源和氮源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