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笔者在农村初级中学担任语文教学多年,曾对几所学校的初中学生的作文心理进行调查,竞有80%以上的学生声明不喜欢写作.造成这种令人吃惊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觉得没内容写,对写作没有兴趣.如何改进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窘状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2.
贾调苹 《考试周刊》2012,(43):55-55
低年级作文教学主要以看图说话为主,高年级作文以写为主,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除多练习写以外,笔者认为还要训练学生多说。因为说是写的基础,"口头作文"是写作的桥梁,要在说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说中探索写作门径,在说中提高写作水平。因此,笔者在教学低年级口头作文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一、营造口头作文的良好氛围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口头作文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很多学生感觉写作文时,没有内容可写,或感觉有东西写却无从下笔,理不出头绪,或感觉有东西写却没有丰富的、恰当的词或句来表达。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针对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从学生进入初中开始,就贯彻“多读多记多写”的作文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很多学生感觉写作文时,没有内容可写,或感觉有东西写却无从下笔,理不出头绪,或感觉有东西写却没有丰富的、恰当的词或句来表达。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针对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从学生进入初中开始,就贯彻多读多记多写的作文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当下,中学写作教学在模式上基本仍按照写前指导、学生写作、写后讲评三大步骤进行教学;在类型上一般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大类型,初中一般以话题作文为主,高中教学紧靠高考,现在以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见多;在体裁上一般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初中多是记叙文,高中多是议论文和散文。简单地说,这三句话就可以概括中学写作教学的现状,但事实上,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下面,笔者就具体列出中学写作教学中不成比例的六对关系,并分析其原因,探求其对策。  相似文献   

6.
罗中才 《广西教育》2010,(29):29-29,64
笔者平时经常看到很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都是采用这样的做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一篇作文,教师在一周或两周后,学生几乎已经淡忘了作文之后,才能批改完毕;然后全班讲评,总结得失;最后老师再布置学生写一篇与此没有多大关联的作文。一个学期,一年下来,学生看似写了不少作文,可到最后却没能学到多少东西,考起试来,还是没能写出一篇内容充实、布局得当、观点鲜明、立意深刻的作文。我们该怎样提高作文的教学效率呢?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令师生都颇感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因为阅历尚浅,经验不足,体验不够,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没有事情可以写",无米下锅"和"如何下锅"的问题一直缠绕着小学作文教学。笔者认为,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真实的体验,也不知道写什么,也就难以表达出真情实感。因此,笔者认为体验式作文的理念与方法,值得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难,作文教学更难.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们.教师愁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作文教学是一个永远必须探讨、内容异常丰富的课题.笔者认为,让学生有话可说是作文的前提,有话会说是作文的目的,而多写多练是作文的途径.那么,如何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呢?  相似文献   

9.
从事过作文教学的教师都知道,一部分学生在初写作文时,总出现这样的问题:描写春天常常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写劳动必是满头大汗,干劲冲天;写老师多是废寝忘食,两眼布满了血丝……像上述在作文内容上大同小异的写法,我们常称之千篇一律。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学生手头空空,缺乏相应的写作素材,没有正确掌握写作技巧。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一现象,让他们的笔下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呢?我认为要从以下两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作文教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学生抱怨,作文没有东西好写,硬挤也写不出什么内容。这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是小学生作文练习的通病。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是缺乏生活体验所致。那么,开展体验式教学,拓宽学生生活视野,丰富学生生活体验积累,是解决学生作文难题的必然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作文教学并没有占据它应有的地位.具体表现为没有作文教学大纲和作文教材,连固定的作文教学时间也没有,语文教师在上作文课时随意性盲目性最大。越来越多的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说”,不注重“学生的写”,更不注重“自己的写”。指导写作的教师不会写作,这几乎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最感到头疼的是所教的学生作文成绩不高。相当部分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几乎都是出力不讨好,辛辛苦苦教了几年,学生也写了不少作文,但是却总感到水平不高,成绩总不令人如意。这其中的关键是:学生感到无从下笔,不知从何写起,不知写些什么。笔者将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写出来,与同行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由于高考、升学的客观影响,作文教学犹如大人教小孩说话,教师要学生写什么,学生就写什么,学生作文内容相似,思想雷同,甚至连语言也没有多大的差别,难怪学生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了.在此,笔者就如何把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经常听到同行说这样的话:学生的随笔或小练笔写得不错,但课堂作文写得不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笔者认为这是作文教学中的“自由”与“规矩”造成的。随笔、小练笔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没有造作的成分,文中主人公的嬉笑怒骂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使人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5.
胡大楞 《语文天地》2009,(12):47-48
许多刚毕业就参加工作的语文教师初次接触到作文教学时。或许会感到很茫然。笔者现结合自身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感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笔者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综合培训的重要平台.如果说语文课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能读会写”的话,那么作为语文“半壁江山”的“写”显得特别重要.如何让学生拿下这“半壁江山”呢?这是许多老师一直感到困惑的问题.在农村初中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学生怕上作文课,写作文时出现很多错别字,词句贫乏,言不达义.很多老师感觉写来写去学生的作文水平始终不能提高.面对如此多的问题,笔者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2003年3月,我面临一个难题———将要公开执教一堂作文课。虽然有过校级乃至地区级的作文兴趣活动课的教学经验,虽然有过一年中指导几十篇学生习作发表的经历,但我仍有很多困惑:1.应该说,一开始对现场作文指导的教学结构都是含混不清的。40分钟,要不要安排写?如果写的话,评议的环节怎么处理?2.从我以前的作文教学来看,是“玩”一段,写一段,改一段。至于说指导,更多的是点燃学生表达的欲望及对学生作文反复评改打磨。课堂上往往多见学生的活动,几乎没有技巧的指点。这是现场习作指导吗?3.如何去体现教师的指导?这里涉及到范文的使用。如果…  相似文献   

18.
张树江 《学周刊C版》2011,(11):145-145
作文历来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感到作文教学难教,学生感到作文难写。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必须走课内外相结合的道路,广泛阅读和积累,坚持课外多读多写,在讲读课中学会写作方法,在模仿中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最头疼的一项工作便是作文教学。部分学生确实不会写作文,绝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写作文。主要原因:一是学生看的课外读物太少,只是徘徊在教材的课文中。二是学生没有习惯用敏感的眼睛去观察、用细腻的心灵去体会生活,忽视了生活的许多闪光点。三是学生总是被老师规定在一个框框中,作文没有自主意识,只是一味遵从老师的要求,从而使作文成了一种负担,提不起作文的兴趣等。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书,鼓励学生多参加活动、多观察体验生活,督促学生多写随笔,组织学生自主评议作品,教师适时、适当点拨。  相似文献   

20.
梁发荣 《学语文》2011,(3):51-52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费时多、效果差,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笔者认为,改变这一状况有必要处理好下列几个问题。一、作文指导重在启发而不在“代庖”现在,有些老师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后,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学生开列作文提纲。提供作文思路,甚至先写什么、次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都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