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文开 《资源科学》1997,19(2):67-73
武夷山市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久负盛名。本文根据自然资源的质量、分布、自然旅游资源与其它地区环境的质量、分布、自然旅游资源与其它地区环境的关系等,在武夷山市划分出旅游资源保护核心区和旅游资源保护相关区,并提出以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为主要对象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梁太芹 《资源科学》1993,15(4):66-73
黄山风景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介绍了黄山风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论述了对黄山风景资源的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保护黄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哀牢山地理位置特殊,风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然而却鲜为人知。本文根据笔者实地调查资料和阅读有关文献资料,首先对哀牢山风景旅游资源特色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开发前景,最后提出了全面调查、统一规划等开发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性质,独特的区域特征,文化层面内核以及一定的功能要求的内涵,阐述风景名胜区规划过程中在保护其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创违经济利益,避免城市化影响等外延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建中 《资源科学》1997,19(4):69-76
本文运用旅游结构转换原理,分析了泰山旅游风景资源结构、行为层次结构、市场结构的特征及匹配性关系,找出21世纪泰山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文章认为,泰山旅游风景资源的主导特征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与雄伟壮丽的资源风景的有机融合,泰山旅游应以.风景资源结构、旅游行为层次、市场结构、匹配策略  相似文献   

6.
冯新灵 《资源科学》1997,19(6):67-73
本文对中国气象风景这一特殊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气象风景的概念,并在国内首次应用成因类型法对中国气象风景进行了分类。探讨了气象风景构景与吸引功能的4大特点,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7.
水利风景资源的开发会产生外部不经济性,政府试图通过对水利旅游项目的监管来规范水利风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在政府监管的背景下,对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损失、成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各利益相关者的净收益函数,确定监管有效空间和最优监管力度,根据均衡监管力度的在不同监管空间的动态变化,对各方博弈关系进行分类,并建立博弈模型,对现实存在的各方博弈进行分析,以期为水利风景资源规制提供理论依据.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水利旅游项目的均衡监管力度集与各相关方的利益博弈有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均衡监管力度决策集应趋向最优监管力度决策集;现实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下各方的利益博弈是水利旅游项目监管工作阻力重重的原因,政府很难单方面通过监管来解决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的外部性问题;加大惩罚力度、提高监管的重视程度、提高渎职惩罚力度可以降低旅游企业的违规可能性;有效的举报处理机制将会促进社会监督,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因此,调整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再分配是解决目前解决水利风景资源开发问题的关键,建议政府应从水利风景资源开发相关方的利益出发,寻求责任和利益的整合,在水利风景资源开发的利益相关方之间形成互动的规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张贞华 《科技通报》1990,6(5):262-264
自然保护包括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已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目前工业生产形成污染源,由环保部门解决;而旅游业是一种不冒烟的工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和资源也是有影响的,关于环境与旅游问题,已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 一、自然资源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浙江省自然保护事业已有一定的发展,使山、水、洞、岛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很大的潜力,浙江旅游区的开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风景名胜区(点)几乎遍及全省各地。经国家或省批准的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共22个,其中国家级的有西湖、富春江—新安江、普陀山、雁荡山、天台山、楠溪江—大若岩、嵊泗岛7个;省级的有南雁荡山、仙都山,莫  相似文献   

9.
基于Meta分析的自然资源效益转移方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玲  王尔大 《资源科学》2011,33(1):31-40
国外对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正向系统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受到时间、成本等约束条件的影响,不可能对资源价值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价,因此效益转移方法(Benefit Transfer Method)应运而生,成为目前国外自然资源价值评价领域关注的热点。通过建立效益转移数据库,应用目前国外最流行的基于Meta分析的函数效益转移方法,对我国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湖泊等在内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价。通过Meta函数效益转移的样本外有效性检验,平均效益转移误差为26.64%,转移值与"真实值"之间在统计上没有显著的差异。统计检验的结果表明,效益转移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资源价值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与项目决策的有效参考,是对我国资源环境价值评价方法的有效补充和扩展。  相似文献   

10.
多视角下我国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名胜区资源是一个资源系统,其功能既依靠于各类资源,又高于各类资源,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单一的经营主体不能有效地控制和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单纯的经营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处理相关事务,须有政府或准政府机构进行有效协调与管理。因此,纯粹意义上的经营不适用于风景名胜区。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相对低效、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财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本文尝试通过从商业特许经营、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以及他国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等,多视角阐释国家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现实适用性,用以获取规正未来风景名胜区经营与管理的有用启示:①在我国风景名胜区现行资源开发利用、资金保障的背景下,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存在很强的现实适宜性,特许经营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与法律基础建设;②我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存在较大差异,但可参考其特许经营的基本做法,特别是关于特许经营期限、合同内容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我国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国家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对我国的文献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组织,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办法、措施,以增加我国文献资源收藏、引进的种类和品种,大幅度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基本满足我国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文献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风景建筑的意象构建之角度来探寻当今风景建筑设计的新思路。笔者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角度来对风景建筑的意象构建进行探讨。笔者希望以风景建筑的意象构建为契机,为当代风景建筑设计领域拓展新空间。  相似文献   

13.
郭盛扬 《现代情报》2004,24(8):66-71
本文简述了国际互联网发展的动态及对信息革命的影响,着重阐明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应对的策略是全面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我国图书馆的数字信息源、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开展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中美知识资源差距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溢 《情报科学》2008,26(12):1886-1891
从知识、知识活动相关人员和知识保障三个方面对我国和美国的国家知识资源差距进行了比较.进一步从知识资源生产能力、知识共享管理、知识生产产业化水平和国家投入四个方面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我国发展知识资源的时策,包括增强我国科研机构的实力、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加强对知识资源的生产和引进的监管、实现国家知识共享、推动产业化科研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敏 《情报科学》1998,16(6):521-525
本文概括叙述了我国的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优势,分析了网络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以及信息资源建设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许佳荧  张化尧 《科学学研究》2016,34(12):1830-1837
"互联网+"创业是当前我国流行的现象,网上创业企业的高速成长改变了人们"创业难"的传统观念,本文从资源观的视角,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互联网对创业带来的影响。研究选取四个"互联网+"的创业案例,从创业者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对它们的资源约束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无尺度资源带来了对资源需求的巨大差异,无尺度资源对于创业企业资源的替代作用和互联网经济原理机制大大降低了创业难度。本研究的发现推进了新环境下创业企业的资源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认识到自身具有这样重要的作用,都开始纷纷加强本馆数字资源的建设,但由于受到制度、传统观念等的影响,数字资源建设经常是重复的、低效率的、难以共享的。因此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情况,对合理地建设数字资源,优化数字资源的结构,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大资源问题及其根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鸿 《软科学》2000,14(3):49-51
大资源是相对于小资源或狭义资源而言 ,是一个包含复杂结构的、由数种子资源有机构成的、具有强大整体性功能的资源体系 ,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政治资源和制度资源等六大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资源系统 ,其中后五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劳动的成果 ,又通称社会性资源。审视当代中国的大资源系统 ,我们不难发现 ,诸多的资源问题正向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能否找到有效的对策 ,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影响极大 ,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前途和命运。因此 ,我们积极寻找各种对策 ,合理开发、利用大资源 ,建立我国社会发…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现状、地下水的监测和污染状况,并详细论述了基础工程施工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了减小基础工程施工对地下水影响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亚地区森林资源贸易与流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晓昌  甄霖  魏云洁  李芬  杨莉 《资源科学》2009,31(10):1670-1676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要求使森林资源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东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开发程度不高的森林资源,其森林资源的开发及贸易状况将对全球木材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对1992年~2006年东北亚六国木材贸易和横向流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东北亚区域木材贸易量与国家间木材流动量呈增长趋势;②俄罗斯是木材贸易与流动量最大及增加最明显的国家;③木材产量、经济状况、政策对木材贸易的影响最大,经济合作状况对各国的资源流动影响最大;④木材出口潜力国为俄罗斯、蒙古、朝鲜:俄罗斯增加强势,蒙古受资源基础及自然条件影响,朝鲜受经济技术影响;木材进口潜力国为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强势增加,日韩微弱下降.我国应在保持同俄罗斯木材贸易量继续增加的基础上,加大对蒙古和朝鲜的森林资源合作开发力度,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我国森林资源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