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在研究唐前古小说和唐传奇的过程中,一直关注杂传这一文体,因为它和杂史一样,与小说存在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杂传常游移于史传与小说之间,成为史学史与小说史上一道特别景观。杂传的这一特殊品格是可以解释的,因为文言小说——或曰古体小说——本来就是从史书分化演进而成的。所以与其说杂史杂传与小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不如倒过来说更为准确,更能显示历史演化的逻辑关系。明人陈言曾说:"正史之流而为杂史也,杂史之流而为类书、为小说、为家传也。"(《颍水遗编·说史中》)只不过在小说蔚为大观之后,从小说反顾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人生篇     
材料1为生命画一片树叶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他说:"当树叶  相似文献   

4.
9·11小说是以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为背景或题材而创作的一种小说类型,9·11小说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和影响。随着9·11小说的问世,国内学界也相应地开始了介绍、评述等研究工作。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学界的9·11小说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出国内学界9·11小说研究的大致脉络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其小说以非常规的创作手法、表现方式深受读者的喜爱。爱伦·坡的小说经常与复仇、凶杀等名词联系在一起,是对19世纪之前传统小说的挑战。爱伦·坡也因此受到文学界的关注。基于此,对爱伦·坡的小说类型、创作风格与艺术成就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对爱伦·坡小说更深层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相似文献   

7.
一、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一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树叶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  相似文献   

8.
新战线联盟     
我承认都是小说惹的祸,里面的情节太浪漫、太令人感动,才会在一时之间只想阅它一直到尽头……的确,小说之于我,犹如火腿之于我家的贝贝(小狗),与其抬头朦胧中见黑板,不如低头清晰中品小说。  相似文献   

9.
《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小说,是其《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幅之一"。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大多对小说中老葛朗台的形象进行了详细剖析,却忽视了对小说中的女性悲剧色彩进行剖析。这是对《欧也妮·葛朗台》的一种选择性误读。在小说中,欧也妮·葛朗台也是小说的主人公,同样在小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欧也妮·葛朗台的悲剧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莆田学院学报》2018,(1):69-73
从小说创作层面和文本层面入手,探讨"蓝花诗人"诺瓦利斯诗化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夫特尔丁根》与歌德成长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内在关联,以及《海因里希·冯·奥夫特尔丁根》所呈现出的"反迈斯特"倾向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想: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小说的阅读与欣赏。欧·亨利的小说向来以构思巧妙、情节复杂、结局出人意料而著称,可以说这是欧·亨利小说的共同特点,也是欧·亨利被冠以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的重要原因。所以欣赏本篇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巧妙之处必须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欧·亨利小说的艺术特色。此外,本文在内容主题上又有它不同于欧·亨利其他小说的独特之处,《最后一片叶子》是欧·亨利人性基督小说的代表作,作者着力挖掘和赞美小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德,塑造个性鲜明的人性基督形象,展示人性世界的美…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师生认为说明文枯燥沉闷,不如小说鲜活生动,不如散文天马行空,不如诗歌凝炼优美,容易产生厌教厌学情绪。为打破这潭"宁静的死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尝试改进说明文教法,逐渐激活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法国极富才情的诗人、小说家,评论家泰奥菲尔·戈蒂埃的长篇小说《莫班小姐》虽然不如《悲惨世界》那样浩帙繁多、气势磅礴,不如《红与黑》那样在揭露黑暗社会上入木三分、淋漓尽致,不如《忆流水年华》那样为小说创作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天地,但它也曾轰动一时,  相似文献   

14.
这是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讲的一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树上的叶子在秋风中一片片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病情越来越重,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  相似文献   

15.
王红莉 《海外英语》2012,(22):222-223,229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其小说常常以复仇、凶杀、变态、精神错乱为主要内容,给人以荒诞、恐怖、血腥、离奇的五官冲击,他的小说往往使人感到诡异,但是这种诡异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引人入胜,不禁使人感叹爱伦·坡这绝妙的构思。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使爱伦·坡的文学作品在这近一个世纪里特别受大家的追捧,他在文学界也逐渐享有很高的声誉。在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是哥特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而爱伦·坡所写的小说绝大多数就是这种小说,但是他的小说因为精妙的叙事结构,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怪诞的氛围营造,独特的坡式幽默等艺术特点又有别于其他的哥特式小说。爱伦·坡的文学作品用其绝妙诡异的艺术创作成就使哥特小说的流行模式更加完善,对英美其他文学家的作品产生深刻影响,也对英美文学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章主要从叙事结构、心理刻画、渲染氛围、坡式幽默四个方面阐述爱伦·坡小说的艺术创作成就,领略爱伦·坡小说的独特的艺术风采,走进爱伦·坡式黑色幽默的恐怖世界。  相似文献   

16.
小说人物对话教学摭谈○凌永年(上海第二师范)从小说教学的实践来看,人物对话的分析往往不如肖像描写、动作行为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塑造小说人物的方法那样受到重视,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在阅读小说时不注意人物对话的表达作用甚至不能真正看懂一些人物对话,...  相似文献   

17.
快乐学数学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雍也》)意思是说: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师生认为说明文枯燥沉闷,不如小说鲜活生动,不如散文天马行空,不如诗歌凝炼优美,容易产生厌教厌学情绪.为打破这潭"宁静的死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尝试改进说明文教法,逐渐激活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  相似文献   

20.
孙优 《语文知识》2016,(21):19-22
小说教学贵在培育学生读书的兴趣。我在教学《两块面包》时,以"感受欧·亨利小说出乎意料的变化美"为线索,着意引导学生"读出小说情节应有的变化滋味"。所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读小说《两块面包》,作者是欧·亨利。大家对欧·亨利有什么了解呢?"当学生回答"欧·亨利是20世纪初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作品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时,我引导学生思考阅读欧·亨利小说后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