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这是人类第一伟大的事业,是人区别于兽的第一个分界,是人类的根本标志。劳动,使人双手灵巧、大脑聪慧、体魄强健、情操高尚。劳动,创造了人类丰富的物质世界和壮丽的精神世界。高尔基说:“大地上创造出来的一切——全部文化,都是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他热情地赞颂道:“尽管人间的字眼纷繁无比,有的闪光,有的灼热,有的燃烧,象黄金,象纯铜,象宝石,但是,最神圣的还是劳动。”对待劳动的态度,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最重要的因素。那么,目前中学生对待劳动的态度如何呢?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从中国猿人到山顶洞人) 甲、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发展史上告诉我们:人类是劳动创造的,人类是类人猿不断用双手劳动获取生活资料渐渐演进而来的。从猿到人主要的关键,在於手的本身由猿的手变成了人的手,能够使用和制造最简单的工具。从这时开始就到了人类发展史的时期。这个时期内人类的演进过程是现代人和类人猿之间的链索。就现在的知识可以把这个链索分成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人类在长期生产过程中,逐渐地改变着周围的自然环境。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日常生活所需用的一切东西,以维持人类的生存。劳动生产的实践经验,使人们逐渐地认识到物质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着的。这样,就产生了一种简单的、朴素的唯物论观念。人类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实践的继续,使人们逐渐地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认识了世界的本来面目,相信了物质世界本来就存在着,并不是由什么神灵创造出来的。尔后,由于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  相似文献   

4.
手的礼赞     
手的礼赞夏殿臣构思:劳动造就了双手,双手从事着劳动。手很平凡,人人都有;手也不平凡,它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在五一劳动节前后,开展这个活动,让队员们通过对手的理解,认识劳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小立志继承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用自己的双手为...  相似文献   

5.
<正>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锻炼了我们灵巧的双手,劳动丰富了我们的大脑,劳动充盈了我们有爱的心。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厨房,制作美食,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吧!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这是继2015年7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后,国家层面对"劳动教育"的一次长远规划,标志着我国劳动教育迈入了崭新的时代。——题记看到同事急匆匆地下班,给待业在家的孩子做饭;看到六年级的孩子们拿拖把像持枪;看到食堂里被偷偷倒掉的食物……我想,这是劳动教育出了问题。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一生成长和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必须。反思学校的劳动教育,可以用"肤浅、流于形式、缺少内涵"来形容。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小学历史课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好的学科,应充分发挥其功能与作用。这是因为,一、小学历史课能向学生贯输朴素的社会发展史观。如《北京人》讲了进化的观点,即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又通过劳动创造了世界。原始人为了求得生存就得不断地劳动,如采集  相似文献   

8.
一、民歌是劳动人民社会生活、情感的反映 民间歌曲起源于劳动。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伴随着劳动生产这个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用它来反映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并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民歌的内容和体裁相继发生变化,但始终和人民的生活和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歌不是个人独创的,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集体创造的。民歌不仅深刻地、真实地反映着人民的生  相似文献   

9.
四月,雅安地震牵动亿万目光.可爱的人民子弟兵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不舍昼夜地忙碌、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四月里,他们在行动…… 五月,第一天是国际劳动节.伟大的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另外,古诗有云: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个月,注定是属于劳动者的一个月.  相似文献   

10.
春的力量     
金小琳 《小读者》2012,(5):37-37
期待已久的春悄悄地来了。春是勇士。用她的双手创造春天里的一切。  相似文献   

11.
作为类存在物,人是劳动的产物,也是劳动的主体.人之所以为人,人类社会之所以形成和发展,是因为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和人类自由,创造了人类财富,缔造了世界文明.劳动锻炼了人的意志,培养了人的高尚道德.  相似文献   

12.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世界。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无论是做人还是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劳动。孩子是终究要独立面对社会,以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从小懂得劳动,学会劳动的孩子,才能独立自如地面对社会,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发展。曾经有一位社会学家对400多名儿童进行了40多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生存 ,离不开衣食住行用 ,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财富又无不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因此 ,马克思的“劳动应成为人生的第一需要”被称为永恒的真理。所以说 ,劳动教育也应是永恒的课题。劳动教育的目的旨在着力培养青少年自我服务劳动意识、劳动习惯性、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劳动毅力及劳动的责任心 ;着力使学生了解社会、回报社会 ,培养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劳动协作精神、克服困难的精神、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着力培养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把有关知识运用到劳动创造之中 ,培养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新能力 ,…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期关于生产劳动论述的研究,提出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认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关系的观点.认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生产劳动是人类劳动中对人类社会起基础性作用的劳动,非生产劳动是人类劳动中反过来失去生产劳动继续发展的那部分劳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与价值创造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异化劳动条件下,劳动产品的占有者、设计者自由自觉的"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劳动者由于人类不可能被彻底压抑和根除的创造本性从而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随着社会财富的逐渐积累和日益丰富,劳动者也会渐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由自觉的"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异化劳动和美的创造之间是交错多维的辩证关系:异化劳动既生产丑同时又创造了美;异化劳动对美的创造有消极作用;以分工形式存在的异化劳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的创造。异化劳动是一个必经的历史过程,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通过审视和批判现有异化劳动的不足,积极创造条件去降低异化的程度,从而在劳动中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的生存意义,并最终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的极大进步,实现异化的彻底消亡。  相似文献   

16.
劳动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社会是生产劳动中得以不断发展的.人类很多创造发展是在劳动中实现的,劳动对人的创造能力、高尚品德的形成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算术符号不是一个人发明的,是世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成果;它是随着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经过许多次改进和变化而逐渐形成的。算术符号,在早先是用各种文字来表  相似文献   

18.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是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看看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们的衣食住行,甚至我们自己,那一样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我们的手能进行各种工作,也是在劳动中学习和训练出来的,劳动,在新的时代,已经变成了祟高的行为,成了衡量我们良好品德的一个重要标准.经过这十年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连续大跃进,我们已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大成绩.但是我们并不满足现有的生活,还要用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要尽快地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这就要我们一代、两代……继续付出辛勤的劳动.我们要使劳动变成人民的需要.要使幼  相似文献   

19.
陈希荣 《下一代》2013,(5):27-2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到底靠什么?欢度"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笔者想到了"劳动"。劳动是什么?《辞海》中解释为:人们改变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回顾人类的文明发展历程,何尝不是在通过神圣而伟大的劳动"改变对象使之适合自己",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发展史、创造史,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类祖祖辈辈探索与大自然相处和谐的辉煌劳动史。劳动创造文明,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辉煌,劳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与现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与现实性张维达,吴宇晖三、第三产业与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创造价值的劳动,一般来说,是指凝结在使用价值对象性上的抽象劳动。马克思把使用价值差别性撇开揭示价值的时候曾说,现正,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乐西,“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