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亦高 《新闻前哨》2011,(7):106-106
恩格斯关注艺术,对音乐尤甚。据德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资料,青年恩格斯在不来梅(Bremen)和柏林(Berlin)期间就曾写过大量信件,表明他对音乐的兴趣,叙述他在德国生动的音乐生活。较为全面反映恩格斯音乐传播思想的文章当属《莱茵省的节日》,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6,(7):70-72
<正>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比另一位创始人卡尔·马克思更早地走入了社会,马克思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读书的时候,恩格斯正在当时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不来梅做商行的实习生。不来梅是德国当时的四大自由城市之一,享有较高程度的自治权,政治气氛开明,自由主义思想通过报刊和书籍得到广泛传播。恩格斯在他父亲的朋友、萨克森驻不来梅领事亨利希·洛伊波尔德(Heinrich Leupold)开办的商行工作,这是一家从事  相似文献   

3.
陈继静  周源 《新闻界》2012,(12):74-75
威廉·李卜克内西(Wilhelm Liebknecht,1826-1900)一生有许多头衔,但他的实际工作,一直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机关报主编,绰号"士兵"(图1)。他是该党和第二国际的创始人之一,德国国会议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和战友。青年李卜克内西是1848-1849年德国民主革命的积极参加者。革命失败后,他流亡伦敦12年,是马克思家的常客,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直接教诲下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9):67-68
<正>反克利盖事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党报理论形成中的最早事件。海尔曼·克利盖(Hermann Kriege,1820-1850)是德国新闻工作者,多次因参与社会主义活动而遭到迫害。1845年初,恩格斯在巴门结识了他,认为他是一个"出色的鼓动家",~([1])并把他介绍给在布鲁塞尔的马克思。同年,克利盖在赴美途径伦敦时,加入了正义者同盟。在纽约,他领导了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小组,成为这个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派别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5.
从通讯员到记者──青年恩格斯从事新闻工作的成长道路陈力丹本栏责任编辑艾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逝世100周年了,无论他身后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始终被公认为19世纪的一位智慧伟人。马克思由衷地称赞地说:“他是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不管在白天还是黑夜,不...  相似文献   

6.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目前世界上新闻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作为新闻业两大支柱之一的电台业,在战后的联邦德国得到极为迅速的发展。1945年希特勒下台后,法西斯德国成为战败国,实行了军管制度。英法美三个西方战胜国马上在其占领区内建立了广播电台。美占区的电台有慕尼黑的巴伐利亚电台、斯图加特的南德意志电台、法兰克福的黑森电台、不来梅的不来梅电台;英占区在汉堡成立了西北德意  相似文献   

7.
(1)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此书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背景与基本观点,简明扼要,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必读书。(2)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四卷第344页—360页) 此篇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是有志于文化建设者所必读。  相似文献   

8.
好歹当记者也有十来个年头了,没料到有一天会被警察监视着写稿——这警察,乃货真价实的联邦德国刑事案件侦破局的一干人马。这是我客居德国时的一段奇特有趣的“记者生涯”。 1995年8月,正在德国举办个人画展并讲学的我,受到首都柏林著名报纸《日报》的盛情邀约,为该报开辟了一个“中国周”的特约通讯专栏。《日报》的总编辑克劳斯·沃什勒博士诚恳地找到我:“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先生访问德国以来,德国读者希望了解中国的愿望愈来愈强烈。您是来自中国的记者,本报乐意为您提供一周的专栏版面。您可自由选择任何主题,只要德国读者有兴趣就行。” 我是武汉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理事,促进中德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责无旁贷。我当时正住在北部城市不来梅,于是决定“就地取材”,采写一组报道《中国人在不来梅》。 从8月6日至13日,我每天上午去编辑部“上班”,出席编务例会,然后外出采访,下午便赶写出稿件来。我在不来梅大学留学的妻子利用暑假时间替我译稿。 8月9日,我们按时走进报社,却见办公室内气氛凝重,大家均阴沉着脸忙碌着,会议室里没有举行例会。有几位着深色西服的男子正非常严肃地和总编辑谈着什么。“出啥事儿啦?”妻子不安地问我。我示意先观察。  相似文献   

9.
1982年1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艾伯特基金会”和德意志电台邀请,派出广播考察小组,对联邦德国的音乐广播进行了考察。我们先后到了科隆、波恩、西柏林、汉堡、吕贝克和不来梅等六个城市参观访问,考察了德意志电台、“德国之声”电台、西德意志电台、“自由柏林”电台、北德电台和不来梅电台的音乐广播。同时,也参观了他们的录音资料室。虽然这几家电台的录音资料室规模不尽相同,但是管理方法是差不多的。现将他们的录音资料管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6,(13):69-70
<正>1877年7月1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是一份论述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理论刊物办刊方针的重要文献,全文约700字,收入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34卷48-49页。马克思在这封信中,就新闻工作者、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内的改良主义者维德·弗兰茨(Wiede Franz)创办《新社会》杂志并邀请他和恩格斯撰稿一事,论述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私营电台成为联邦德国新闻界越来越热门的话题。1945年希特勒下台,法西斯德国成为战败国,实行了军管制度。美英法三个西方战胜国马上在其占领区内建立了广播电台。美占区的电台有慕尼黑的巴伐利亚电台、斯图加特的南德意志电台、法兰克福的黑森电台、不来梅的不来梅电台:英占区在汉堡成立了西北德意志电台,这个电台后来又分成两个电台——汉堡的北德意志电台和科隆的西德意志电台:法占区在巴登设立了西南德意志电台,在萨布吕肯设立了萨尔电台。1953年,经美英法三个占领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7,(3):107-108
<正>1848-1849年欧洲民主革命失败后,大批德国流亡者来到了英国,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在其中。伦敦的德国侨民一下子多了很多人,成立了几个德国流亡工人的团体,其中革命前成立于19世纪40年代初的伦敦德意志工人共产主义教育协会,是比较大的一个,马克思和恩格斯40年代中期在这个协会做过多次政治经济学的讲演,他们与这些德国工人的侨民团体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青年很有数学天赋,因此,导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天都多给他布置较难的数学题作为训练.正常情况下,青年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相似文献   

14.
臧璐杰 《新闻传播》2010,(6):170-171
开宗名义。何谓“道义影响”?此语出于恩格斯1891年对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和创始人之一倍倍尔的谈话。他说:“执行委员会和你本人对《新时代》以及所有出版物保持着并且应该保持着相当大的道义上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5.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相似文献   

16.
一百年前的8月5日,伟大的革命导师和思想家恩格斯与世长辞了。一百年来,世界各国的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一直怀念他,学习他的著作,研究他的思想,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 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开创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我们提到马克思主义,就想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想到他两人的著作。 目前世界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一些人兴高采烈,宣称“马克思主义破产了”。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一些人以为马克思主义“失败了”,  相似文献   

17.
<正>《人民国家报》(Der Volksstaat)是19世纪德国工人运动中的著名报纸,德国社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的中央机关报,主编威廉·李卜克内西。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该报的指导,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  相似文献   

18.
1890年在德国社会民主党重新获得合法地位之时,恩格斯在《社会民主党人报》终刊号上发表了《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在信中,他高度评价了该报在社会之中争取新闻出版自由和在工人政党之内保障言论自由的重要作用,提出在合法时期社会民主党人也不承诺放弃非法斗争的重要观点,为德国工人运动明确了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19.
尤利乌斯·莫特勒(Julius Motteler,1838—1907),是马克思恩格斯时期德国社会民主党爱森纳赫派的创始人之一,党的印刷业的组织者。1874-1878年间任德国国会社会民主党的议员。1874-1876年,他在莱比锡组织印刷工人合作社,1877年在恩格斯的故乡巴门组织同类合作社。1878年德国俾斯麦政府实施"反社会党人非常法",  相似文献   

20.
陈力丹 《新闻前哨》2012,(12):79-80
1842年1月1日,在德国莱茵省的城市科隆,出版了一家新的日报——《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Rheinische Zeitung fur Politik,Handel und Gewerbe,简称《莱茵报》。它后来被恩格斯称为“德国现代报刊的先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