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美数学课程目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与美国《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的"内容标准"和"过程标准"中的"目标"为基础进行比较,得出它们在目标体系、表述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而在课程目标的结构和内容等方面则有许多共同点。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在数学教育中如何发挥自己的特色、如何"博采众家,发展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与美国《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2000)》的“内容标准”和“过程标准’’中的“目标”为基础进行比较,得出它们在目标体系、表述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而在课程目标的结构和内容等方面则有许多共同点.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在数学教育中如何发挥自己的特色、如何“博采众家,发展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傅赢芳  周均华 《数学教学研究》2007,(4):F0002-F0002,3,4
英国国家数学课程(2000)(下简称《标准(2000)》)与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标准》)为样本,从课程理念层面着手进行中英数学应用的比较.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数学课程目标及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它们是从3个不同的方面,由宏观至微观,逐层深入地影响数学应用在数学课程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陈赛 《教学与管理》2012,(29):45-46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四基",即: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可见数学活动经验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丰富和发展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真正做一个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开发者、促进者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两个课例,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与美国《学校数学的原则与标准》的教学指导原则的对比研究,以期能在国际视野下建立我国数学课程新一轮改革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6.
王芳 《中学教研》2005,(4):19-21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学习数学也意味着学习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文[1]曾从我国数学课程建设策略方面提出数学思想方法大众化,如何将其贯彻到数学教学中呢?本文作出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强调“数学思想”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明显亮点。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中,更将“数学基本思想”作为“四基”之一纳入了数学课程目标之中.从而也就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数学思想”的关注。然而,我们又看到:由于《标准(2011)》“没有展开阐述‘数学的基本思想’有哪些内涵和外延,这就给研究者留下了讨论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同时还提出,学生要有足够的机会阅读数学、了解数学、欣赏数学。教师如何有效地实施数学阅读指导,发挥数学文本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  相似文献   

9.
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比较分析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小学部分)和《日本小学数学指导要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特点,它们有着明显的异同;分析中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知识技能”方面的特色,可以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现代数学内容,逐渐进入了小学数学课程。在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材里,出现了组合数学中常用的"抽屉原理"。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数学教学改革成果,值得肯定。但是,在如何呈现这类新内容的途径上,可以有更多的不同选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突出地强调"四基"教学,即注重基本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在2000年出版发行了《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与之前相比,此文件中“问题解决”这一过程标准,在坚持以前的一些基本观点的同时,进一步明确“问题解决不仅是学习数学的一个目标,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主要方式”;而且增加了新的目标——“使学生能够检验和反思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由此可见,“课程标准”的制定必然有一个继承和不断改进的过程。自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将“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目标提出以来,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变化和问题。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应根据我国的国情,继承和发展我国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成果,研究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师素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制订对高中数学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提高高中数学教师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师的教育可分为系统培训和自我完善2方面.在高中数学教师培训方面应注意:应加强师资培训;详细制定培训的课程计划;培训单位应从校内外选聘学科教育专家授课;改革高中数学教师培训的考核方法;开设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开设《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实施新教材培训。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是面向新世纪,集中体现“大众数学”思想的实践性本,《课标》需要修订与完善.就数学学习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合情推理、二次函数、学生成长记录袋、数学交流、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群等内容,提出13条具体修订建议,就评价制度、课程资源、课程弹性化、课程管理等方面提出5条宏观层面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对未来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提高本科生初等数学素养为宗旨的《初等数学研究》课程的开设面临挑战。该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高观点统帅 ,紧密联系中学实际 ,突出与加强课程的研究性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多类别的课程标准中,《学科能力表现标准》是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初中英语能力表现标准》对初中英语学科能力作了具体的界定和说明,为教与学提供了依据,为教学质量评价确立了基准。考察这个"标准",对加强和完善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建设具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日本和我国同属东方文化系统,文化背景相似,在数学教育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而日本在东西合璧方面的经验特别值得我们学习.通过对我国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日本文部省1999年颁布的《高中数学学习指导要领》的高中数学新课程目标的比较,我国应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1)应加强数学活动;(2)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3)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态度;(4)应把课程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美国统一州核心课程标准高中数学部分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3月10日<美国统一州核心课程标准>(草案)开始对外征求意见,并已于6月初正式定稿并对外公布.这是由美国包括50个州长在内全美州长协会和美国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共同研制.该标准的数学部分旨在解决美国数学不够连贯和重点的问题,解决美国数学课程宽泛而不够深入的问题,实现强调核心内容理解与建立核心内容之间的组织原则,以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8.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content disciplines to succeed, teachers and teacher educators need clear standards delineating why, how, where, and how much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y should include in their teaching.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visions offered by current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K-12 schools. Since national assessments exert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w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choose to teach and learn, the vis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use supported by national assessments is also examined.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Standards (NCTM, 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trieved April 6, 2002 from http://standards.nctm.org),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Available at http://books.nap.edu/catalog/4962.html), and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TE) 2000.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 Connecting Curriculum and Technology, ISTE, Eugene, Oregon) provide different vision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use in the classroom. In addition, the current technology use policies for national assessments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in particular the college admission tests (ACT, SAT I and SAT II subject area tests), Advanced Placement (AP) course assessments, and the Praxis Series assessments indicate that while mathematics assessments often recommend or require the u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ew science assessments permit the u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y students. Recommendations are offered for science educators regarding teacher preparation for the technology-rich classrooms of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数学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数学教师观念的认识。明确其内涵和在新课程下观念转变的重要性,在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观念的基础上,提出数学教师转变观念的必由之路——学习、反思、实践。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标准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教师要开发数学课程资源,一要合理拓宽数学教材资源,用活教材;二要积极开发软件和网络资源;三要充分挖掘数学中的人力资源;四要整合学科综合资源;五要善于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