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籼型杂交水稻60年代以来,受玉米、高梁杂种优势利用的影响,美、日、印、苏、意等国家都先后开展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我国于1964年开始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先后发现雄蕊退化不育稻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系——“野败”。利用“野败”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后又找到恢复系。1973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与高产亲本和同类常规良种比较,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等优点。1974年又突破制种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2.
籼粳交恢复系内恢182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籼粳亚种间杂交子一代能表现出很强的生物优势,但往往出现结实率偏低,生育期超长和株高超高,籽粒饱满度差等缺陷,其结果必导致这种生物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产量。如何克服籼粳远缘杂交产生的缺陷。有效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选育出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若干年来均被国内外水稻育种界列为重点突破方向。根据川渝地区气候、生态特点,80年代初,我们采用通过籼粳杂交、选育偏籼型恢复系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颜龙安院士是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研究的先行者、开拓者和主要发明者之一。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津贴。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院士在40多年科研生涯中长期从事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为我国杂交水稻科研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杂交水稻专家。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稻育种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与消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杂交稻种植面积2.2亿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左右。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也使得我国杂交稻育种研发在全球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研究如何建立高效运转的水稻育种创新体系,保持我国水稻育种创新在国际上的领先优势,对于保障我国水稻产业健康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知识产权制度是促进现代科技创新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因此,本文力图从分析我国水稻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出发,阐明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水稻育种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剖析水稻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速水稻育种创新和转化运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蒋李何 《内江科技》1995,16(1):26-28
本文针对籼粳亚远缘杂交选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条育种途径,即通过聚合控制优良生理性状的基因,进行生理育种;并阐述了生理育种在籼粳亚远缘杂交稻超高产有种中运用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颜龙安院士是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研究的先行者、开拓者和主要发明者之_.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津贴.  相似文献   

7.
《内江科技》2013,(9):12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任光俊研究员、四川省育种攻关办何希德处长、四川省农科院泸州水稻高粱所所长熊洪研究员一行,近日莅临内江农科院,考察指导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育种科研,内江市农业局罗红副局长陪同。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主任肖培村研究员重点介绍了近年开展的多抗育种材料的构建、籼粳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成  相似文献   

8.
谢华安院士长期从事杂交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研创育种新技术,育成明恢63等系列恢复系和汕优63等杂交稻组合,促成我国杂交水稻更新换代,对继续保持我国杂交水稻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促进资源节约型稻作制度的形成,推动杂交水稻的发展,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谢华安院士长期从事杂交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研创育种新技术,育成明恢63等系列恢复系和汕优63等杂交稻组合,促成我国杂交水稻更新换代,对继续保持我国杂交水稻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促进资源节约型稻作制度的形成,推动杂交水稻的发展,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罗孝和,1937年出生于湖南隆回,1962年9月毕业于湖南农业院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自1970年以来,他一直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默默耕耘,孜孜追求,为水稻育种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称为“三系杂交稻研究的功臣,两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研究的主将”,对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与不断发展及其保持的世界领先地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巨大效益与深远影响 袁隆平开创的杂交水稻研究事业,从1964年发现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到1973年“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成功,整整历时十年。1974年进行优势鉴定,1975年多点示范,1976年全面推广。在全国大推广五年后的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把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与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的成功,并列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取得的一批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一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风暴震撼世界:中国培育出杂交水稻。这场“绿色革命”的领军人物是享誉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与他并肩作战,最早育成“野败”籼型不育系,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人,则是颜龙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一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风暴震撼世界:中国培育出杂交水稻.这场"绿色革命"的领军人物是享誉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与他并肩作战,最早育成"野败"籼型不育系,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人,则是颜龙安.  相似文献   

14.
海水稻,由于比普通栽培水稻具有更高的抗洪涝、抗盐碱、抗虫害等能力,成为国内外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海水稻技术相关专利为基础,展开对海水稻技术的专利分析。结果表明,海水稻研发目前处于整体技术上升期;中国和美国专利申请量最多,是全球最受重视的技术市场;我国在海水稻领域的研究占有领先优势;对专利文献内容的进一步分析,表明通过基因工程实现海水稻育种是海水稻领域的研发热点。  相似文献   

15.
安江之谜     
安江属湘西洪江市一个建制镇,中国地图上的一个小黑点。正是在此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于60~70年代带领他的助手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成功地实现了籼型杂交水稻的优势利用,举世震撼。1998年仲秋,笔者经探访发现,原来安江是一块天然宝地,是一块世界罕见的生物物种遗传变异活跃区,它会使人变得聪慧,禾稻变得高产,水果独具奇香……  相似文献   

16.
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艰苦卓著的努力,1973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此后,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杂交水稻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配套栽培措施,实现高产高效,使之尽快推广应用。 一、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的栽培生理不同于常规水稻。它具有营养生长旺盛、根系强大、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高;叶蘖生长势强、易于形成繁茂的  相似文献   

17.
在常规的水稻栽培技术实践基础上,杂交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逐步发展。主要对于杂交稻的优势以及生物学特征,来进行科学栽培。目前福泉市的杂交水稻主要采取超稀播种、培育壮秧、适当稀植等方式,确定适宜的水稻指标,而且强调高更群体以及冠层结构,除此之外,杂交水稻栽培也不断引入新技术。因此本文从杂交水稻的优势以及栽培技术出发,探讨了福泉市杂家水稻技术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过量施用肥料导致水稻倒伏、肥料利用率低、能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等重大问题,在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2021YFYZ0005)、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等项目资助下,团队历经20余年,深入系统研究了杂交水稻氮高效育种方法及品种选育与节肥栽培规律,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一、国内科技奖励 1981年获国家发明特等奖; 杂交水稻新组合成优64的选育和应用,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199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4年获国家图书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奖; 2000年,袁隆平主持的国家“863”计划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项目通过科技部的验收。其中,他直接指导取得的“两用核不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苑》2008,(5):73
前不久,福建省老科协顾问谢华安研究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系福建省龙岩市人,植物遗传育种学家,曾任福建省农科院院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现任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主任。谢华安院士是一位有着“中国杂交水稻之母”之美誉的专家。长期从事杂交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在杂交稻选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促成了我国杂交水稻更新换代。在超级稻育种方面,育成Ⅱ优明86等4个超级新品种,创新了超级稻作再生稻栽培技术模式。为我国水稻增产作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