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高考评价体系是对中国特色教育评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并能持续推进高考内容改革深化与实践.基于高考评价体系构建新高考数学试题的评价框架,以2021—2023年的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天津卷为研究对象,评析新高考试卷的考查方向与命题特点.研究发现:试题重视核心价值的渗透,彰显鲜明的数学学科特色,以考查理性思维和数学探究为主,突出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运算求解等能力,阅读理解的考查比例提升,强调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四翼考查要求,以多种方式创新试题形式,不同类型的试卷在部分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分析结果给出命题与教学启示:德育为先,发挥学科特色;深化基础,加强教考衔接;素养导向,坚持稳中求新.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改以及新高考改革均注重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生数学发展背景下,对高考命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考查水平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采用喻平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框架,对2020—2023年全国数学新高考Ⅰ卷考查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进行赋值和分析.研究发现,新高考Ⅰ卷优化了试题结构,维持了内容重点,较全面地考查了六大核心素养,但有所侧重,水平上主要是对知识理解水平和知识迁移水平的考查,2020—2023年逐年更重视对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建议教学上重视基础,发展思维;素养导向,能力为重;注重德育,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和全国乙卷理综化学试题践行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注重以学科育人价值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注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着力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注重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精选情境素材作为命题载体,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为了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中学化学教师应注重转变课堂教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晰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整体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注重生活生产实际问题解决,加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注重真实问题情境教学,加强学生信息获取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研究前提和依据,架构2020年新高考数学全国Ⅰ卷分析框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分别研究了新高考数学全国Ⅰ卷的考查内容、考查要求和考查载体.研究表明2020年新高考数学全国Ⅰ卷能够贯彻执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基本方略,突出数学学科的科学与教育价值的考核,注重函数、几何与代数的考查,数学建模能力的考查力度显著提高,但数学文化浸入数学考卷的力度还需要加强,创新性的考查还不够充分,探索创新和生活实践类问题情境上的考查相对较少.展望未来的新高考,统计与概率知识的考查应该会加大比重;数学建模能力的考查可能会持续加强;数学文化的考查将会逐步浸入到填空题与解答题之中;推陈出新的创新性题目将会层出不穷;生活实践类问题情境的创设可能会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5.
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遵循《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要求,丰富试题情境,突出育人导向;优化试卷结构,体现人文关怀;聚焦核心素养,服务人才选拔,对引导高中数学教学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Ⅰ卷生物学部分试题为例,对试题特点、情境来源、考点知识及考查关键能力进行分析,以期充分挖掘高考对教学的价值引领与导向作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基于SOLO分类理论构建“知识点—思维层次—关键能力”三维试题分析框架,对2021—2023年新高考Ⅰ卷和Ⅱ卷中“几何与代数”模块的试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试题的SOLO层次与考查的数学关键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为教师教学提出建议: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引领“四翼”考查要求;培养数学关键能力,协同“四层”育人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实现“一核”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8.
2021年高考广东省政治卷第20题的试题命制充分体现我国高考改革倡导的理念,符合高考评价体系对考查目的、考查内容、考查要求的相关规定,对知识、能力、素养、价值引领的融会贯通,展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体现命题者对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准确把握,值得一线教师学习。  相似文献   

9.
《课程.教材.教法》2021,(5):103-108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南。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英语命题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强调学科素养导向,以培养关键能力为重点,突出必备知识的基础作用。高考评价体系的推出将有力促进高考英语科内容改革的深化和命题质量的提升,高考各利益相关方应该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评价体系的学科化应用、推动高考内容改革、核心素养考查、提高测试问题情境、引导教学和课程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南。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英语命题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强调学科素养导向,以培养关键能力为重点,突出必备知识的基础作用。高考评价体系的推出将有力促进高考英语科内容改革的深化和命题质量的提升,高考各利益相关方应该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评价体系的学科化应用、推动高考内容改革、核心素养考查、提高测试问题情境、引导教学和课程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1.
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总方针,统筹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两条线,综合分析2023年高考数学新高考卷Ⅰ、Ⅱ,全国甲卷(理),全国乙卷(理)4套试卷。从素养导向、情境设置、能力考查、试卷结构、题型变化与命题趋势等视角,探索高考数学命题改革的方向,把握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数学课程教学实践所应有的转向。  相似文献   

12.
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卷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试题突出数 学核心素养导向,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能力,体现新 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以2019年数学全国卷Ⅰ理科第12题为 例谈谈核心素养的考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9年全国高考试题的例析,凸显试题紧扣评价体系,聚焦高中物理主干内容落实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物理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现试题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使教师领悟考试评价的教学导向作用,为教师改进教学、命制试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促使学生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4.
数学运算是高中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文章基于喻平教授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测评框架及水平划分,即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三水平,以2021~2023年新高考Ⅰ卷、Ⅱ卷和全国甲卷为例,对这三类高考试卷的数学运算素养考查情况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全国甲卷更关注对知识理解水平的考查,新高考Ⅰ卷更重视对知识迁移水平的考查,新高考Ⅱ卷更注重对知识创新水平的考查.进而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2)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3)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依据高考评价体系,分析2023年高考数学新高考卷Ⅰ的试题背景、考查要求、命题视角等,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刘文洁 《考试周刊》2024,(15):131-134
201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这是教育部层面首次发布关于高考的评价体系内容。新的评价体系的搭建,试题的测试价值需要重新进行评估。文章将选取2022年全国甲卷、乙卷和新高考I卷三套试卷在新的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分析其完形填空的测试价值,根据测试的教育反拨作用,在教学中以必备知识为基础,重点培养关键能力;以学科素养为导向,强化核心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7.
2023年新高考数学Ⅰ卷试题命制情境新颖,设问、表述清新、简约,是一份深受好评的数学试卷.经过对2023年新高考数学Ⅰ卷中出现的一些亮点试题的认真研究,从中看出新高考数学Ⅰ卷促进学生提高学科素养的命题导向引领高考备考.  相似文献   

18.
2021年是全面推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新高考命题贯彻了国家意志,坚持正确导向,积极渗透和贯彻核心价值,强调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的考查.新高考Ⅰ卷数学试题在关键能力方面考查了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运用表达能力等.新高考的命题告诉我们只有立足必备知识,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关键能力,才能逐步提升数学学科素养,在高考中思路清晰、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将"四层"中的关键能力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受学科特点影响,关键能力在各学科中的考查重点不一.了解地理关键能力在高考试题中的考查情况,可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文章以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为例,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相关内容,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关键能力进行分析,研究了地理关键能力在选择...  相似文献   

20.
基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2021年新高考尘埃落定.本文以语文全国卷Ⅰ信息文本阅读、文学文本阅读两大板块为例,尝试建立一个在课程目标与高考评价体系基础上,以"命题还原—评价审视"为二维视角的高考试题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