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是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现状的基础上,兼用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探讨我国职业教育的七种办学形式,有利于构建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充分发挥公办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以制度为分析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中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不足,制度因素是主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政策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鉴定制度的实施,必然促进企业更好地参与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对推进和加速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架构,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入和借鉴现代企业的内控制度机制,对于完善高校法人体制,推进高校管理改革,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整合办学资源,不仅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也是一种现实和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时期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正体现出办学导向市场化、办学单位实体化、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管理科学化、办学行为规范化、办学体系立体化的特点,经营化发展是通过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以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南京区域产业学院产生于国家产业升级及社会“需求侧”全面跃升的深刻背景,是南京职业教育在国家宏观政策引领下勇担使命的抉择,是有为政府有效资源配置下的制度创新产物。在产业学院办学框架下,进一步融合企业等多主体的利益,确立并落实更加科学细致的企业赋权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内生动力。产业学院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一项创新,承载着“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等诸多使命。南京区域产业学院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凝炼出五种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的多主体合作办学模式,成为领跑全省、辐射全国的可复制的经验样本。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体制与制度同步发展模式,也不同于前苏、东国家的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的“推测重来”模式,而是在明确的制度约束条件下完成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置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独特道路,决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成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磨合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阶段,目前正处在第二个阶段上。一、对磨合阶段矛盾的理性分析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自1978年启动,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  相似文献   

7.
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十四五”时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新要求,而发展模式创新是职业教育适应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对“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要针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聚焦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育人模式、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教师发展模式、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创新专业建设模式,打破原有体制机制籓篱,彰显类型特征,构建跨界融合的生态系统,整体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增值”,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赋能”。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是一种集中控制与服从的模式,存在不少弊端。中国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在现有高教行政体制框架内运行,产生了效率低下的不盘后果。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基于此,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办学主体,如何寻求一条适合中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实际的制度创新之路,实属解决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缺陷的一剂盘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的制度创新势在必行。1985年以来迭经改革,但尚未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而又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体制与机制,因而影响高等教育“生产力”的发展,有碍大学办学活力和创造力的释放。如同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创新方面有所突破。我国大学制度创新面临两个难得的契机。其一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契机。人们有理由期待北大、清华、南大、淅大等高校借助欧美发达国家研究性大学的成功经验和机制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在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方面整体设计,多校联动,以提供改革思路,产生示范效应,引领全国高等院校的制度创新。其二是众多民办高校崛起的契机。从理论上讲,民营高校没有负担,可以实施新的办学机制,形成新的办学体制,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开创新的格局。能否抓住契机?关键在于能否排除难点。重点大学的兴奋点在于“硬实力”的较量,在制度设计、机制更新方面的沟通与呼应初具共识但是尚未付诸实施,相关的“联盟”一直停留在情议阶段。而事实已经证明,只有“多校联动”,才可能突破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另一方面。中国的民营高校在获得某些办学灵活性的同时,却陷入另外的认识误区和体制困局,其趋势是成为“家族式管理”而非“现代大学制度”。其焦点在于民营高校是“办学校”还是“办产业”?校长是“办学者”还是“打工仔”?最要害的问题在于我国的民营高校大多是“投资办学”而非“损资办学”,是“商业行为”而非“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提出:科教兴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方针。科技发展的基础是教育,而教育的基础是九年义务段的基础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体制性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完成,“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已日益成为关键问题,教育改革也必将转向制度创新阶段,特别是相对滞后的基础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既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一、从现实国情出发,深刻认识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几经变化,不同时期的政策有着…  相似文献   

11.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管理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建立以服务地方为主的办学导向、校企合作完善模块化课程管理、实行“班导师”制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二级产业学院改革等方面开展职业教育管理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优秀人才留住难、体制障碍破除难、参与合作机制不全、筹款机制不够多元、缺乏办学自主权、政府支持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政府层面推进高质量职业教育管理的对策为厘清政府干预边界、创新决策议事制度、落实办学自主权、完善支持政策,学校层面推进高质量职业教育管理的对策为更新人才管理理念、完善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拓展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积极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积极鼓励支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在公办职业学校中实行“招聘校长”和“国有民办”两项改革,取得可喜成效。职业教育只有改革创新,建立新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建设和发展阶段、自发与有组织组建并举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已组建七百多个职教集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城乡职业教育和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未来要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功能,需要发挥政府主导和政策指导的作用、发挥学校主体和行业企业参与的作用、发挥试点带动和项目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办学离不开企业这一重要主体的参与。如何让企业成为重要办学主体,这是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既涉及宏观的职业教育布局和结构,又涉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事关职业教育组织形态和服务供给多元化,是完善职业教育办学和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一项制度创新。为此,《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提升企业参与  相似文献   

15.
政企关系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政企关系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政企分亨解决这个问题的目标,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败的关键。到目前为止,政企关系改革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是以放权让利为标志的政企初步分工阶段;第二是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标志的政企分离阶段;第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这个阶段工作困难很大,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建议在国家机构中设立“国经院”,使国有企业彻底从政府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粗放型为主的根本原因,是制度本身存在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制度长期缺少创新。只有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克服经济增长的粗放倾向,使经济增长转变到集约型的轨道上来。而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重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培育和组织市场,转变和规范政府行为,进一步改革投资体制。其中,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塑造集约型经济增长主体更具有实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企业“走出去”办学共同体,是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抓手。学校、企业、政府作为服务企业“走出去”协同办学主体,分别以知识链、生产链和制度链为主导形成知识协同、生产协同和制度协同,各协同机制通过功能耦合、资源融合、利益共享,形成三螺旋的非线性办学共同体。构建办学共同体的动因是创新合作模式,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的机制:职业院校通过行业在外投资现状与趋势,科学判断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并依托企业海外资源有效规避市场、人员、风险等难题;企业通过与职业院校的协同合作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与文化,并获得更多人才与技术支撑;政府带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协同办学的制度创新,为多维度之间的知识协同和生产协同提供动力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职业教育改革的可行思路,也是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大胆尝试.为此,要建立一种责、权、利分明的制度,改变由国家权力机关统揽决策的做法,并使职业教育成为一种贯穿终身的教育,增强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探讨□于青年姜国财职业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实现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为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学校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职业教育办学...  相似文献   

20.
丁虹 《教育家》2004,(1):89-91
一、推动教育产业化的思路与对策。(一)坚持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教育发展体系1.深化改革,构建多元化的办学体制。我国教育经费总量不足,其中体制性短缺是重要原因。体制性短缺的根源则是办学主体单一和投资主体的过于单一,那么改变这一现状的出路就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改革单一的公立教育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