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践行中国式现代化体育道路的重要内容。数字技术赋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可以精准识别服务需求,个性化定制服务产品,优化服务资源配置。但也存在服务需求识别的准确性一般、个性化服务定制的技术障碍、服务资源调配的数字鸿沟等困境。建议:优化公众需求数据采集流程,提高数据分析深度;开发个性化的健身服务技术,优化服务多元感知;推进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优质资源下沉,从而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公共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数字时代治理的复杂性以及学科发展的融合性共同决定了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一项具有多学科辐射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基于多学科视角,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性、全面性、创新性地回答了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学理逻辑。研究认为:从政治学视角来看,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更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体现了“赋权”逻辑;从管理学视角来看,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更加优化“需求获取—供给决策—流程管理—绩效评价”这一管理运行过程,彰显了“提质”逻辑;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持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信息机制、激励机制、效率机制、节能机制,蕴含了“增效”逻辑;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更加适应“场景社会”“缩时社会”“分众社会”“异步社会”背景下的社会治理需求,折射了“使能”逻辑。因此,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多学科系统思维在推进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这一复杂工程中...  相似文献   

3.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以及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从数字时代背景下探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逻辑、动力机制与实现通路。研究提出了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的创新路径,即创新主体协同供给模式,塑造智慧化服务场景;构筑数字化服务平台,精准定制个性化产品;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培育数字化专业人才,以期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更高质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奠定良好的理论借鉴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该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解析,分析了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并提出其实践转向。研究认为,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基础,以数据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通过数字技术与全民健身的深度融合,实现全民健身服务更加精准智能、供给更加全面均衡和治理更加科学高效的发展目标。宏观层面,数字赋能推动了全民健身“智”与“治”的高效融合;中观层面,数字赋能促进了全民健身“供”与“需”的精准匹配;微观层面,数字赋能实现了全民健身“质”与“量”的同步提升。未来,可以通过创新数字赋能全民健身治理新模式、探索数字赋能全民健身供需协同新方向、打造数字赋能全民健身服务新生态等措施,来推动我国全民健身向更高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5.
耿轩 《湖北体育科技》2023,(10):917-921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服务全民、造福全民,以需求为导向配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如何围绕群众需求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是建设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实践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厘清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的逻辑、困境和纾困策略。针对当前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出现的主体分散困境、目标偏离困境、资源有限困境、反馈渠道单一等现实问题,认为消解问题需围绕政策引领、统筹推进各项供给内容;数字赋能,借助“互联网+”的科技能力助推精准施策;运用开放包容的视野,增加多种社会群体参与多元供给;精准靶向人民需求,纾困供需矛盾,到达供需平衡等。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精准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变革是精确满足全民健身需求的技术底座。依托大数据精准赋能,体现变革实践逻辑;基于知识发展,体现制度变迁逻辑;立足需求演变,体现变革目标逻辑;思想观念转变,体现变革价值逻辑。依托服务协作与平台合作等形式,大数据精准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有委托+平台合作型、协同+平台共享型、合力+平台互助型三种供给模式。供给模式变革呈现出的发展态势为:服务合作与服务递送,供给主体多元协同化;平台构建与推广应用,供给方式集成便捷化;数据汇集与数据分析,供给内容精准个性化;数据跟踪与数据使用,供给效果标准可视化等,最终精准服务全民健身。  相似文献   

7.
在对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在全民健身空间拓展上的主要举措和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发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运营管理方式、集约复合利用资源、迎合群众健身需求、拓展空间多元功能等方式是拓展全民健身空间的重要方式。强调主题特色与精神文化的表达、遵循相关建设标准的规定与要求、重视对城市闲置资源的盘活利用、鼓励项目设施的功能性叠加设置、注重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构建,是这些国家拓展全民健身空间的重要经验。基于此,为促进新时代我国全民健身空间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强化全民健身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联系;以精准化供给为导向,树立全民健身空间“三全”理念;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全民健身空间公共服务效能;以数字化赋能为手段,增强全民健身空间智慧化体验;以场景化改造为杠杆,形成全民健身空间主题氛围;以多元化合作为基础,释放全民健身空间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以“为人民服务”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治理总目标,拟构建以多组织协同联动为治理主体、以数据协同共享为治理客体、以数字技术运用为治理方式、以科学治理保障为治理规则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治理理论框架,并深入剖析当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困囿。当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治理正面临治理主体联动不力、数据价值体现不足、技术应用悬浮、治理规则缺失的现实困境。基于此,为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治理高质量发展,应提升多元主体数字治理联动意识,打造开放共享多维触达治理模式;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据流通生态圈,深入挖掘海量数据价值;巩固技术运用意识与技术素养,落实核心技术突破与科技成果转化;细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治理规则,合理规避治理过程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9.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转型升级是培育全民健身发展新模式、推进全民健身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质升级,本研究从理念转变、技术赋能、人才支撑以及制度规范等方面,厘清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转型升级的逻辑理路及现实样态。目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转型升级存在智慧理念转变不足、技术持续创新不强、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制度规范不健全等困境。践行方略:深化价值引领,培育和提高主体智慧思维与协同参与意识;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保障健身大数据的质量与效用;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促进人才队伍结构合理与质量优化;加强制度供给,夯实智慧化服务环境规范与保障,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智慧化转型升级提供行动路向。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数字驱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化治理的理论内涵出发,依照平台化治理特征,聚焦数字平台、数据要素、协同合作和技术升级4个方面对数字驱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化治理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厘清制约数字驱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化治理的问题症结,并针对数字鸿沟差异造成数字不平等现象突出、公共属性偏离诱发数据权力与权利冲突、应用场景复杂难以明晰数据归属与责任、数据监控固化滋生安全危机与权益损害等阻滞困境,提出深入践行数字包容理念,有效破解数字化隐性焦虑;健全数据权利保护制度,加强数据安全自律管理水平;明确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效能;提升数据协同治理水平,加大数字平台技术监管力度等纾解方略。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增强数字赋能体育场馆带动体育消费、服务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能力,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分析国外智慧体育场馆的转型诉求和主要特征,总结了主要发达国家智慧体育场馆发展模式,并结合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需求提炼启示。研究认为:我国应强化顶层规划,制定智慧体育场馆发展计划;加强合作,鼓励企业参与智慧场馆建设;聚焦重点,大力改造职业体育场馆条件;因地制宜,提高场馆数字化运营能力;技术创新,提升智慧体育场馆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总结上海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上海市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重点和措施,扩大“处处可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提高“人人会健身”的个性化运动技能,提供“人人可参赛”的大众性健身场景,养成“天天想健身”的时尚型生活方式,引领我国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基石,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实现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保障供需平衡,为体育强国奠基;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体育强国助力;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为体育强国统度;激励社会力量参与,为体育强国建设加速。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充分性问题:全民健身供给需求多元化,增加体育强国建设难度;均衡性问题:全民健身资源分布范围呈聚集化,体育强国建设资源失衡;标准性问题:全民健身检验体系单一,体育强国建设动力缺失;效率性问题:全民健身功用产出隐性化,减缓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建议:促进供需双方协同联动,守好体育强国建设服务全民健身底线;构建东中西部帮扶机制,用活体育强国建设资源;构建县域—省市—国家考评体系,统一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构建个人—社会—政府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夯实体育强国建设民生底线,推动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同频共振,继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革新可赋能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范式变革,推动体育公共服务迈向整体性治理并消解碎片化问题。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剖析体育公共服务的碎片化问题,理清数字化与体育公共服务整体性治理的价值关联,从政府、社会、个体维度探明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整体性治理的运行机制,并提出实施策略。研究认为:数字赋能体育公共服务整体性治理的运行机制涵盖公民行为赋权、政府职能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平衡等内容。需要从补齐数字政务的制度缺口、挖掘平台动态性服务场景、提高关键利益主体参与度、合理规避技术系统性风险等方面发挥数字化优势,以实现体育公共服务整体性治理。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正处于补短板和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阶段,目前存在规划布局有待优化、运营管理有待提升、保障激励有待改进等共性问题。就上海市而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存在“人地矛盾”下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多样化不适配,管理运维效率不高,制度障碍限制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案例调研、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健身去哪儿”这一制约上海市体育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全民健身发展短板问题,面向体育事业未来发展,基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结合《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解析,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呼应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体育惠民,促进优质均衡发展;融合创新、拓展城市全民健身空间;开放共享、持续提升管理运维效能;法治赋能、科技赋能,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以体育治理现代化促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保障和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我国县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协同治理特点的深刻理解决定了共同富裕道路上我国县域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未来走向。运用文献资料、实证调研等研究方法探究新发展阶段我国县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协同治理的特点、难点与路径。研究认为,协同目标的共识性、协同主体的多元性、协同方式的差异性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县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协同治理的特点。难点: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协同治理难以实现有法可依;治理主体缺少合作,协同治理的体制仍未形成;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协同治理难以形成多元共治格局;评估机制不完善,协同治理的评估结果不实用。路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协同治理的制度供给;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协同治理的管理体制;深化治理主体改革,优化协同治理的服务机制;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作用,健全协同治理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7.
数字时代,运用大数据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形式。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数字时代背景,梳理数字治理的理论基础,明晰全民健身数字治理的内涵特征,由行为层面、组织层面、数据层面3个层面共同构成全民健身数字治理体系的治理框架,归纳其公共数据开放化、数字技术精准化和多元主体协同化3类基本特征,并提出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促进公共数据共建共享;整合全民健身资源,优化服务治理平台;注重数据安全保障,创新动态监管模式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学校体育数字化应用场景和模块功能设计上进行探讨。目的:推动学校体育信息化发展,探索学校体育数字化赋能体教融合的新模式和新机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法。研究结果:以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监测为基础,可以促进学校体育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合作协同化、运动数据可视化发展,满足学生多层次和个性化的体育锻炼需求。研究结论: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互联网+体育”实践,有助于实现学校数字体育赋能体教融合应用精准调控,提升数字体育的应用价值和体育信息化水平,打造体育数字化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19.
全民健身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涵,数字体育是建设数字中国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提出,同年国务院部署了新一轮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日前体育总局在最新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动全民健身智慧化的发展,这对在数字中国背景下探讨全民健身数字化发展具有时代意义。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在建设数字中国的背景下,以全民健身数字化为逻辑主线,对全民健身开展中出现的国民体质数据,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治理,公共资源与场地设施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打破传统的问题解决思路,以数字化为抓手,对建设数字中国,迈向体育强国进程中全民健身数字化发展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协商决策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采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依据协商民主理论探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协商决策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认为:吸纳—协商—决策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从需求整合到利益博弈再到供给落实的民主进路;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协商决策存在:体育服务复杂性与精英专家贤能影响议题吸纳、公共精神缺少与主体定位失准引发参与危机、政策保障不力与操作方式残缺制约协商成效、协商与决策存在张力致使决策落实陷入空转等实践困境。据此提出优化策略:引导公民理性参与和精准识别舆论意见完成议题吸纳;强化协商决策制度供给与培育公共精神助力协商参与;搭建全民健身服务协商决策平台体系推进可操作程序;政府引导与服务保障相结合实现协商与决策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