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不能护短     
上午,趁家长来接孩子的机会,我告诉冬冬妈妈,说冬冬最近几天表现不太好,经常抢夺别人的东西,还动手打人。“希望你能配合老师共同对冬冬进行说服教育……”我的话还没说完,冬冬妈就不满了,说:“冬冬在家表现可好了,从没有抢过别人的东西,怎么在幼儿园就不一样了呢?你怎么不说其他孩子抢冬冬的玩具呢?”听了她的一席话,我感慨万分:像冬冬妈这样的家长我见到的已不止一个了。 现在,有些父母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  相似文献   

2.
如今,在欧美,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已经形成,并开始瓦解旧的家庭关系。这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就是父母与孩子不再等级森严,父母和孩子是朋友,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代沟了。父母是子女的朋友这种新型的关系体现在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孩子在称呼父母时不再需要用敬语,孩子与父母讲话时,可以直接用“你”字;孩子还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而不用非得管母亲叫“妈妈”、父亲叫“爸爸”。父母与孩子有了相同的爱好,甚至是最激烈的摇滚音乐,父母也会和孩子一样喜爱。孩子可以对父母说:“嘿,这是一张新音乐专辑,你听了吗?”或是“你要和我们一起去听某某歌星…  相似文献   

3.
和孩子一道成长,就像聆听花开的声音。用真心动真情,就会听清孩子真实的声音,这个声音胜过世界上任何天籁之音。倾听孩子的诉说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窗户的“金钥匙”。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要逐渐地、更多地转向精神层面和情感层面。主动倾听孩子说话是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方式。只有亲子关系和谐了,孩子才会听你说,才会给你说。要相信,和孩子一道成长,父母的耳朵比嘴巴显得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现在许多的父母训斥孩子的口头禅是:“就知道玩,还不赶快去学习!”“这孩子玩心太重,不会有出息。”在教师的嘴里可以听到“哪都有你,就学习找不到你。”“别再玩了,跟××学学,看他多听话”……这些教师和父母都认为孩子只有从小忙着认字、学习琴棋书画才是又聪明又爱学习的好孩子,在他们眼中,这样的孩子才是班里的典范,父母的骄傲。其实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教育的误区。一、玩就是学习孩子成长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需要是学习的需要。但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几乎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玩。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孩子不仅丰富了自己…  相似文献   

5.
单志艳 《人民教育》2022,(20):33-35
<正>在替孩子做决定时,中国父母常常会说“爸爸妈妈是为你好”“你必须听爸妈的”。这看似是无私的理由,却显示出父母忽视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以爱的名义来包装自己的控制欲,剥夺孩子的自由选择权。“听话教育”一直都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基本准则。这与中国农耕文明中长者经验更加丰富,经常向年轻一代传递生存技能的文化传统有关。因此,即使到了后喻文化时代——年长者要向年轻人学习的时代,很多父母依然抱着传统观念不放,认为“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自己人生经验丰富,以父母权威自居,完全不给孩子一丝发言权,这么做无非就是认为按父母的做法孩子可以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6.
孩子有了过错,父母的批评指责是必要的。但是,一些父母不注意策略,常常大声训斥,甚至大打出手,结果收效甚微或适得其反。如果责备孩子时讲点艺术性,也许教育效果就会好多了。以低于平常的声音责备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孩子会感觉到你有重要的话要讲;较低的音调让人觉得你较冷静,加之较低的声音必须集中注意才能听到,可以感染孩子,控制激昂的情绪。比如,孩子在商店的柜台前,大哭大闹要买玩具,这时你用“低而有力”的声音喊他一声“××”,会使他的激动情绪受到遏制,而他  相似文献   

7.
五、声音游戏一、教学目的:1.感知和区分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游戏中体验声音的产生;2.了解声音与人的关系,激发幼儿对发声现象的兴趣。二、教学准备:每个幼儿一件发声玩具,录音机一架,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带一盒。三、教学过程: (一)感知、区分各种声音: 教师:“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猜一猜,这是什么?(幼儿猜出是耳朵) 耳朵有什么用呢? 幼儿:“耳朵能听见声音。”“没有耳朵,什么声音也听不见。”教师:听一听,这是些什么声音?(放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 幼儿:“弹琴声。”“唱歌声。”“朗诵声。”“闹钟声。”“说话声。”“流水声。”“鸡叫声。”“自行车铃声。”“咳嗽声。”“说话声。”教师:除了这些声音,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幼儿:“汽车嘀嘀嘀的叫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  相似文献   

8.
丁丁:冬冬,你近来学习怎么样?冬冬:马马虎虎。丁丁:马马虎虎?你就这种学习态度呀?冬冬:怎么啦?我语文在班里考第一,数学在班里考第二,还差吗?丁丁:那你怎么说“马马虎虎”呢?冬冬:我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成绩还可以。丁丁:原来是这么回事。你的同桌小刚学习怎么样?  相似文献   

9.
一场小风波     
一天早晨,明明的父母带着孩子气势汹汹地跑来幼儿园说:“老师,明明的臀部被冬冬打红了,谁是冬冬……”冬冬吓得哭了,小朋友一个个用同情的眼光盯着冬冬。我向家长道歉说:“这件事我表示很内疚,我们工作有漏洞,可是明明昨天没告诉老师,还是让我们一起调查清楚了再来处理吧!”家长见我的话语诚恳,态度不那么生硬,情绪也就稍为稳定了。  相似文献   

10.
经常听到父母们抱怨: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其实,父母这是冤枉了孩子。父母说的话孩子都在听,而且孩子是非常听话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也许是因为父母自己说的话有了问题。父母的话说得不符合科学,比如希望孩子一天到晚都对书本如醉如痴;比如希望孩子对别人很圆滑但是对父母却要诚实等等。本期的《谨慎教子》一文,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孩子小的时候在外面受了欺负,父母告诉孩子“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他”,孩子听了父母的话,采取了这种自卫方法。但是当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再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大的伤害和…  相似文献   

11.
孩子表现在一次幼儿园中班数学课上,老师一再地问冬冬:“2+5等于几啊?”见冬冬没反应,老师就启发他:“家里有2个苹果,来了客人不够吃,又买了5个苹果,家里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啊?”冬冬却只顾自己东摸摸,西看看,注意力就是不能集中。在一旁观看的妈妈也说:“这孩子,在家也是这样,我教他识字,他从来不能好好坐着听几分钟,不是环顾左右、嬉皮笑脸,忙着跟我打岔,就是干脆不理我。”  相似文献   

12.
开学后的第一个家访日,我选择了去全班最有钱的俊财家。走到离俊财家不远处,忽然听到他们家的争吵声,我心里“咯噔”一下:莫非俊财捐钱,地父母不同意?这时,只听屋里传来俊财父亲的声音: “你这孩子真不懂事,等我有空找你老师评评这个理儿。”“你就知道找老师。”这是俊财在嘟哝。“俊财,我看你爸说得在理。你爸没文  相似文献   

13.
下课了,冬冬走近我:“老师,你不应该把我的作文传到外班去读!”我怔住了:“怎么了?”他小声说:“家里只有我和奶奶,这让外人知道了不安全!”我不以为然地说:“不会有啥事情。”然后,夹起讲义回到办公室。心里直犯嘀咕:这孩子也太小心眼了,想得也太多了。难怪女生韩静开玩笑地评价他为“老谋深算”型。  相似文献   

14.
正古训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校听老师的,回家听父母的,这是中国式好孩子的标签。我们总以为大人在教给孩子各种各样的道理,然而很多时候,孩子又何尝不是在教给我们一些什么?当你俯下身去,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你就会发现:孩子不仅教给我们包容、乐观和信心,而且,他们还悄悄在指点着我们为父为母之道呢,甚至,作为教育专业的我,孩子常常是我在为教育理想匆忙奔命时,提醒  相似文献   

15.
爱心——关注孩子的心理教育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首先得有“爱心”,即全面关爱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成长等。有这样一个孩子,平时很听话,在学校表现也很好,成绩不错,突然有一天老师告诉他父母,孩子在学校和老师顶撞并大发脾气。父母这才意识到最近一段时间孩子怪怪的。其实孩子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大多是由于心理变化引起的,作为父母首先得在生活、学习上更加体贴孩子并倾心去与孩子沟通,在聆听孩子诉说中找出孩子心理发生变化的真正原因,用“爱心”感知孩子,及时了解孩子思想变化的状况,及…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个时期,一些大众传媒经常出现这样一句口号“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显然,这口号是喊给学龄前儿童父母听的。年轻父母听了,那“动静”可大了: 先是神经立刻紧张起来:“把小孩子的成长比喻成‘赛跑’,有道理。起跑要是比别人慢了,就可能一输到底。要是那样,可就惨了!”  相似文献   

17.
很多家长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来越难与家长沟通。上海最新一项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家长沟通;36.4%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对同学热情、对家长冷漠,也是今天家长们主要的困惑。有专家指出,家长教育的无力化是“权威失灵”的一种表现。那么,家长权威为什么会“失灵”了呢?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和孩子该怎么做?为此,笔者采访了一些家长、孩子和专家,希望能给广大家长们一些启示。家长:孩子越大越难管“我要走出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这是很多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发出的…  相似文献   

18.
冬冬是我班唯一父母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因此,对他,我特别关注。当他奶奶接送时,我有空总要多问问冬冬在家的情况。 一天,听说冬冬的爸爸、妈妈回来了,我便利用下班时间来到他家,想与他爸爸、妈妈交换意见,希望他们能经常给孩子打个电话什么的,让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我一进他  相似文献   

19.
记得有一次,我与孩子们玩耍嬉戏,玩得正起劲时,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迫不及待地 报告说:“老师,冬冬骂你啦!”我觉得奇怪,不相信地随口问道:“怎么骂的?”“他说知 道你的名字,喊你×××。”我笑着对他和身边的孩子说:“冬冬没有骂人,老师和你们一 样,都有名字,小朋友也可以喊老师的名字呀!”孩子们小声地重复着我的名字,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十分快乐地又追逐玩耍起来。之后不久,幼儿园来了一位新老师,班主任将她 介绍给孩子时,很具现代意识:“新老师的名字叫王丹丹,小朋友可以喊他‘丹丹老师’” 。这称呼新奇、浪漫、…  相似文献   

20.
每个孩子都不是完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每个父母都知道赏识自己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且极尽赞赏之言辞。但很少有父母去赏识自己孩子的弱点和不足。赏识孩子的弱点和不足,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钻牛角尖,有点不符合逻辑,甚至有点离经叛道,但你听了下面这个故事,就不会这样认为了。“全球第一CEO”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