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虚拟企业不同于传统的企业,在应对复杂动态的市场环境中展现出其柔性和快速的应变能力,其质量管理在整个企业的发展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新的机遇出现的同时,也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本文基于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的内容,运用专家调查法,构建了虚拟企业质量管理风险指标体系,并对各风险因素进行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2.
虚拟企业既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也可能使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大.根据虚拟企业风险分析与控制的原理,将虚拟企业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任务(节点),建立虚拟企业的节点及整个联盟的风险评价模型,即用主观与客观方法相结合的模糊线性规划的赋权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集结出每个项目结点的风险度,再用传递熵的方法计算出参与评价的每个专家的权重,集结出每个结点的风险度,最后计算出整个联盟项目的综合风险度,并给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案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虚拟企业的风险远远大于传统企业,而各个风险因素的大小,界限不明,具有模糊性。通过对虚拟企业内部风险的模糊聚类分析,将各风险按照风险程度的大小进行分层,以使盟主企业及成员企业在虚拟企业的构建和经营中,有针对性地对大的风险因素加以重点防范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虚拟企业作为一种能够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关注。与传统企业相比,虚拟企业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虚拟企业的风险不存在,选取了虚拟企业内部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存在的风险并提出控制的方法,以达到降低风险,保证虚拟企业高效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虚拟企业在这种环境下也成为许多企业越来越普遍采纳的企业组织形式。与此同时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对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见。从影响虚拟企业知识共享风险的影响因素入手,用AHP模糊评价法评估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汤勇力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171-173
为解决虚拟企业的组织多态性和协同复杂性等问题,从任务导向的视角对虚拟企业的组织机制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子任务价值系数与虚拟企业组织多态性;子任务关联关系与虚拟企业组织协同复杂性;构建了任务导向的虚拟企业组织运作模型,通过多元化的组织形式既能够实现灵活性和敏捷性,又能够降低协同复杂性和合作风险,保障总体任务的完成和市场机遇的实现。本研究可以为虚拟企业的构建和运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供应链的风险及分配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供应链管理作为新的管理模式 ,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有诸多优势。但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合作企业信息的不对称性及其它随机因素的影响 ,供应链实际情况存在很大风险。本文分析了供应链的风险因素 ,对降低供应链风险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并根据团队理论提出了供应链产出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8.
窦永香  赵捧未 《情报科学》2004,22(4):400-402
虚拟企业由若干基于同一市场机遇的成员企业组成,它的正常运作必须借助于信息基础结构的支持。本文分析了虚拟企业的信息资源特点——异构性、自治性、分布性,并由此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思想,提出一种虚拟企业信息基础结构的构建方案,此信息基础结构可以通过CORBA、STEP、WWW及工作流管理的有效集成,满足虚拟企业的信息共享需求,响应其动态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面向生命周期的虚拟企业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虚拟企业组建与运作过程中既有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等外生风险,也存在道德风险、信息扭曲等内生风险,如果事先对这些风险有较多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则可达到成功组建与运作虚拟企业的目的。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虚拟企业组建与运作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虚拟企业组建与运作风险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合作创新虚拟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余平  黄瑞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0):112-114
基于合作创新虚拟企业是未来一种流行的企业合作经营模式,它因契约而成立。本文在分析基于合作创新虚拟企业特征的基础上,对其业务分包、企业共生和战略联盟模式下的知识产权归属与风险问题加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完善契约制度、构建公平分享机制、建立风险防范法律平台。  相似文献   

11.
吴晓燕 《现代情报》2007,27(8):203-205
本文概述了虚拟企业的主要特征,从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出发,详细阐述了虚拟企业的信息需求及其面临的信息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已有研究,构建了“投入-过程-产出”的风险研究框架,总结出6类企业协同创新风险,即创新要素投入风险、道德风险、资源共享风险、组织协同风险、市场风险和利益分配风险。引入协同效应为中介变量、动态能力为调节变量,运用SEM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研究企业协同创新风险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①6类风险均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不同风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②协同效应在创新要素投入风险、道德风险、资源共享风险、组织协同风险、利益分配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在市场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③动态能力显著调节创新要素投入风险、道德风险、资源共享风险、组织协同风险、市场风险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对利益分配风险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购因其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如规模经济、资源配置、组合协同等效应而为当今世界各国企业所追逐。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界定,剖析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来源,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提出了建议,以期降低并购风险,提高企业并购活动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关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关系存在两种对立观点,为此,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为切入点,利用445家深圳A股上市公司2015-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来探讨外部风险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并探究冗余资源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外部风险对企业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企业冗余资源会显著反向调节外部风险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关系,企业在面临外部风险时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提升自身创新活动水平;(3)外部风险对国有企业的影响较小,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4)外部风险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较小,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国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尽量遵循稳定性和连续性,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而企业则需要深入分析国家政策,加大创新投入、优化内部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5.
RIC环境下企业风险的识别、扩散与防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继娇  杨乃定  王良  董铁牛 《科研管理》2007,28(6):154-158,166
利用风险转移算法(RTA)改进的聚类分析法,对区域产业集群(RIC)中的企业风险进行了分类识别,给出了其风险关联图。基于RTA和Bass模型描述了RIC中企业风险的扩散机制,揭示了企业风险因子在RIC网络中的转移过程,并可处理时间上相互并行的随机网络情景,较Monte Carlo模拟法和随机网络解析法具有更好的解释性和通用性。并且,提出了应对RIC网络中企业风险扩散的防范机制,强调对企业风险管理战略、组织、方法、信息、文化和过程六要素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6.
虚拟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其在服务范围、服务效率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作为一种新事物,其与创投的合作也遇到了新问题,需要新模式来解决。以公司治理学中的外部治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虚拟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创业风险投资的合作基础即合作平台,总结了双方的三种合作模式,即基本模式、自由选择模式和信息平台模式,概括了各自的内涵、特点及运行机制,最后针对双方的特点,对合作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项目组合管理的流程,识别出不同阶段潜在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风险,即目标冲突风险、资源分配冲突风险及合作冲突风险。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项目组合的三类冲突风险进行评价。最后将评价模型应用于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得出三类冲突风险的风险评分,并且为企业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提供指引,使其可以识别评分值最高、危害最大的冲突风险。  相似文献   

18.
虚拟企业中伙伴信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贺盛瑜 《软科学》2003,17(4):85-87
在虚拟企业的管理中,为了使虚拟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必须对各伙伴关系进行整合,也即是需要多方之间的合作,而伙伴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信任关系为基础的。本文将就虚拟企业如何在伙伴关系中建立和发展信任关系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