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平 《生物学教学》2005,30(6):26-27
遗传学家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材料,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总结出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豌豆种子种皮颜色的灰色和白色、子叶颜色的黄色和绿色分别是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研究的两对相对性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关于豌豆种子种皮和子叶性状表现的遗传学试题对于中学生而言都有相当的难度。下面举三例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该部分涉及的主要考点有: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规律、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及关系、运用遗传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它们一直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1考点概览1.1考点一:遗传学有关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图1)1.2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2.1显性和隐性的判断1.2.1.1根据定义判断: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体  相似文献   

3.
实验材料的选取往往是决定研究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它在遗传学发展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孟德尔选用豌豆,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成了我们永远纪念的现代遗传学的鼻祖,揭开了现代遗传学的新篇章。摩尔根选用果蝇,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成了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遗传学家。现在,让我们来重温一下这些经典的实验材料吧!  相似文献   

4.
实验材料的选取往往是决定研究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它在遗传学发展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孟德尔选用豌豆,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成了我们永远纪念的现代遗传学的鼻祖,揭开了现代遗传学的新篇章。摩尔根选用果蝇,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成了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遗传学家。现在,让我们来重温一下这些经典的实验材料吧!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物教学》2017,(14):65-67
<正>人教版教材将"基因在染色体上"与"减数分裂"分开编排,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两部分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1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1)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研究对象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这样描述的: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F_1全是  相似文献   

6.
<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遗传学中结合数学、统计学和假说演绎法等的智慧结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节又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基础概念丛生、交叠。为此,笔者课前制作了3个微课视频,巧妙地将概念视觉化、过程化,并分散了难点,同时精选基础性、启发性和典型性的题目制成学案,让学生课前练习,依据学情制订复习清单,使复习更具针对性,课堂活动更加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以问题串导思引领学生沿  相似文献   

7.
孟德尔通过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表现出3:1的分离比,F1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表现出9∶3∶3∶1的分离比,F1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1∶1.  相似文献   

8.
吴晓敏 《考试周刊》2016,(5):141-142
孟德尔定律是遗传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文章结合孟德尔定律的实质,以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为实例,对教学教材进行分析,总结教学难点,并对如何进行教学过程及活动组织进行探讨,创新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教材的内容。由于教学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学生往往在无实验过程体验和实验数据支持的情况下,仅通过分析教材图片,被动接受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相关知识。为改进教学,笔者用图形化编程软件Scratch3.0虚拟再现豌豆杂交实验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用实验数据验证遗传定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0.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定律。其实质是操纵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使其产生的配子只具有成对基因的一个。无论是雌配子还是雄配子都是如此,并且它们结合的机会也相等。故当一对相对性状杂交时,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F1为显性,F1自交F2既有显性又有隐性,其比例为3∶1。这一规律的发现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孟德尔对杂交试验的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最初选用山柳菊作为实验材料,结果一无所获。后来,他改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成功统计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同一个实验者、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研究方法,由于所选择的生物材料的不同,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可见,生物材料的选择在生物学实验中是多么地重要。  相似文献   

12.
"基因的分离定律"涉及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发育、遗传的物质基础等,它以减数分裂为细胞学基础,是学习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基础。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运用演绎推理方法揭示了杂合子内等位基因的独立性、分离性和随机结合性等一系列连续的遗传行为。它是由显  相似文献   

13.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千百年来人们始终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自然现象。谁也没有注意到这其中包含有遗传学的科学规律。1857年,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选用一种普普通通的农作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开始研究植物的遗传现象,探索遗传的规律。在实验中,他发现开红花的豌豆与开白花的豌豆杂交,其后代全部是清一色的开红花的豌豆。当这些后代再相互杂交,其下一代则出现分离现象,既  相似文献   

14.
在以“果蝇杂交实验”为主题的单元整体课程中,围绕“认识经典遗传学实验材料果蝇”“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深度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3个主题设计课程内容,深度开展实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全面落实学科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现行《生物》(必修本)第154页在论及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时是这样说的:“一直到1900年,孟德尔的发现被三位植物学家在各自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分别予以证实后,才受到重视和公认”。三位植物学家都做过豌豆杂交实验吗?  相似文献   

16.
孟德尔定律是高中生物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其研究结果对遗传和基因学的发展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针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及进展,通过对该实验内容的分析和总结来为学习"孟德尔定律"的后者提供有效的文献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遗传学实验教学中整合三个果蝇杂交实验的探索.通过选取果蝇的三对相对性状进行实验设计,根据一次杂交组合实验结果分别验证了分离规律、伴性遗传和连锁交换规律三个经典遗传定律.从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到结果分析和验证遗传学定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果蝇杂交实验整合一方面精简了实验学时、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将验证性教学渗透入发现性教学,增加了学生对遗传学实验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中,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两者间在F2的性状分离比上具有着一定的关系为(3∶1)n(n为相对性状的对数)(表1)这一通式,孟德尔在此基础上,对豌豆的多对相对性状进行了统计、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这里的“双杂”是指含两对等位基因 ,且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体 ,如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见图 1 )。其自交子一代基因型的写法 ,既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也是加深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理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文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1 从配子的类型来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 ,总结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大遗传定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因此 ,我们可以结合减数分裂的过程 ,借以染色体行为的变化特点 ,来加深理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相似文献   

20.
基因分离定律是孟德尔定律之一,它以减数分裂为细胞学基础,同时又是后面要学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基础,是高中生物学难点和重点内容之一,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包括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对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的应用4个知识内容q由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是以叙述的形式介绍孟德尔的实验及相关验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